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笔者211法本学渣,大三之前因为外校交流和学生组织工作,对学业的重视程度不高,虽然考试成绩不错,但是确实感觉自己基础不牢。笔者大三下顿然醒悟,为了更好看的成绩和自我提升,重修及旁听了很多法学专业课,留给司法考试的时间不多,大三下勉强跟着老钟的音频把民法过了一遍。 6月份因为准备期末考以及7月初参加了一两个小比赛,一个多月没有碰司考,真正复习司考是从7月16开始,比起每天专注10个小时以上的学霸们,我的努力也不算感天动地。每天大概9点到自习教室,10点半回宿舍,期间也会看个几集老友记,去操场转一转,走走神,刷刷新闻,良心平均下来每天有8个小时的专注。到了9月份,笔者因为准备保研,小半个月荒废掉了,尤其因为后期艰难挣扎放弃了保研名额,心情和复习状态都不能将那段时间归为备战司考。综上所述,复习时间7月16至9月16,每天8小时。 一、资料准备 119+其他讲义。 由于知道自己准备时间不多,直接119上手,备战方法是:听强化阶段的音频,在119上补充笔记。其实明眼人也能发现,强化阶段的书就是厚些,精华都在119上。事实也证明,至少对2016司考来说,119是足够帮你过司考的。 民法:钟秀勇跟到底,但是老钟不沾题的话太多,强化阶段的书多有重复,我听老钟的音频2倍速走,把觉得有用的东西都抄下来(因为书实在太厚,很多东西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没什么用),后期根据这个笔记复习就够用了。 刑法:前期刘凤科打基础,后期用方鹏的资料开背。不建议看大帝的119,后期可以看方鹏的讲义,用大帝的119补充。 行政法和行诉:跟徐金桂老师走,直接上119,听他强化阶段的音频补充。 刑诉:左宁小绿皮,虽然感觉不够用,当然自己也没背的多熟,最后卷二80多捂脸。 民诉:跟戴鹏,后期也看了韩心怡的,韩心怡的很细但是也很偏,基本上没怎么考到。 三国:殷敏。虽然跟着别人的推荐也看了杨帆的,但是我两个老师对比了一下,内容大同小异,没什么差,我个人比较喜欢殷敏老师。 理论法:宋光明和白斌。白斌老师的音频无关的话比较多,但是材料还是不错的。两位老师风格不同,他们的资料我结合着看,后期有些混乱,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早做选择。 商经:不多说,请认准鄢梦萱老师。 卷四:指南针的卷四。我是后期才知道的,只翻看了几页,但是感觉确实不错,大家可以提早练习。 二、复习顺序 第一轮:(最长也最重要) 听强化阶段的音频(快速但是要保证自己能够理解),在119或者老师的精缩版讲义上补充。做笔记,不是精细版的笔记,只是把不懂和易于混淆的要点记录下来。 第二轮: 听完一门,做一门的真题(铅笔做,每一道解析一定要耐心看完并作标注)。背诵补充版的讲义,看各位老师的新增预测。 第三轮: 分卷复习,做学法网题库内历年的组合真题,背理论。 三、每天作息 每天上午到教室后1个半小时、午睡醒后1个小时,晚饭后1个小时背书,其余看书、做题。 四、一些TIPS 1、注意锻炼和休息。 司考是拉锯战,长坐会导致效率下降,因此要适时放松,跑跑步、看看电影、休息一下。效率下降的时候就该去放松一下了。 2、三大诉讼法分开学否? 诉讼法易于混同,有人说诉讼法一定要分开背,我觉得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一些记忆点不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过一段时间就会混淆。可以抽1天的时间过一下三大诉讼法的对比图,了解一下。 3、调整好心态。 长期备考以及大量付出不意味着必然会过,只复习15天也不代表一定不会过。身边有复习一年,后三个月每天13小时司考的学霸落败的案例,也有发奋半个月飘过的小伙伴,运气这东西谁也说不准。还有不管怎样一定要上考场,一定要坚持考完。笔者卷一考完感觉绝望了,但是后来卷一还是过百,总分也算是飘过了,所以不管感觉多差,请试一试。 4、考前是否要看书? 考试前一晚大部分人都感觉没看完,压力很大,有人选择放松,有人选择能看一点是一点。我个人属于能看一点是一点的哪一类,事实证明,卷四之前看看是确实有用的,其他三卷看了相当于没看。结论:放松or学习因人而异,但一定要保持充足睡眠。 5、各科复习方法。 民法刑法重于理解,背诵的东西相对较少。诉讼法尤其刑事诉讼法比较磨人,需要反复背。经济法和法制史性价比比较低,如果时间有限,放弃也不过丢掉十分。理论放在后期,背不下来也无妨,会用自己的话表述即可。 最后,司考没有那么难,但对它要有足够的重视,静下心来,功到自然成,祝大家成功!点击查看更多司考通关攻略 |
最新评论
淘宝搜一下你就知道了,其实就是教材的精华本,内容比较精简,适合背诵。
我是非法本,今天刚开始,我想试试你的方法,但愿有你的好运
我也是今天刚开始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