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在学法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间隔了几年不逛,这几天又重新在学法网浏览了很多帖子,受益匪浅。今天发这篇,主要是想通过学法网这个平台捋捋自己的思路,同时为有志加入FY队伍的同学描述一下工作简况。欢迎各位看官提出您的宝贵意见,鄙人将不胜感激。 一、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城出生,家境很一般,父母年近古稀,世代务农。家里兄弟姐妹五个,兄姐都是打工一族,我是老小。已婚,妻子某企业工作,孩子准备周岁。 2009年非211、非985、非政法学院法学专业毕业,2010年通过司法考试,2011年4月办好实习证在一个仅有几个人的小所开始无工资实习,2011年7月离开律所到FY工作至今(其中一年到乡镇挂职副镇长),历经刑庭书记员、助理审判员,执行局副局长,现为派出法庭负责人,当然也是一名小员额。单位在编180+人,员额法官60人左右,每年民刑行执案近万。近几年每年平均办案250件左右,最高峰一年办了400+,当年为单位办案最多的。 薪资待遇方面,每月到手全部工资从2011年1.3K到现在4K左右,年底绩效也从2011年4K到现在20+K,无其他收入。不合法的收入哥不伸手,对得起党和人民群众。 二、当前的彷徨 (一)工作压力大,杂役缠身,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大大上台后,相应地提高了公务猿的工资待遇,与此同时压实每个公务猿人责任,公务猿队伍慢慢地少了滥竽充数,看报纸、喝茶度日的人也逐渐少了。特别是FY队伍,立案登记制后案件数量激增,员额制改革后人心惶惶,办案的法官少了,但每个员额的工作量成倍地增加。每年办两百件案件,几乎所有的工作自己都要亲力亲为,压力可想而知。 在庭室是个小头头,庭里大小事务都要自己跟进,维修门窗、办公设备、空调等,都要自己向办公室主任及分管领导请示,在办案的同时还要兼顾当前国家的大事———扶贫,还有在乡镇ZF开各种会议。 工作几年后,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拖累。几年间疲于应付工作,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没有在工作、生活的间隙抽出时间充实自己。办案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吃力,专业水平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快速提高。 (二)向往外面的生活 在体制内待的时间长了,有种厌倦感。本来自己大学期间以及大学毕业之后是一直不想当公务猿的。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没有找到工作,回到老家裸考考了个所报职位第三名,但该职位只招两个人。两年后,因为在律所没有工资难以度日,最终以所在地市笔试第一的成绩,阴差阳错进了FY,一待就是七年。相信继续留在FY,应该在退休前能混个副职。但工作没有了激情,继续下去好像是不道德的。 工资待遇虽然在当地小县城还算是中等,但对比自己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而言,总觉得不服气,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是不是辞职出去做律师是不是能打开新的局面。 (三)想给父母、妻儿更好的生活 现在的工作、生活有现在的优势,地方小,上班的地方离家就四十多分钟的车程,双方的父母都能照顾好,下了班也可以陪伴孩子,见证他的成长。同事之间也能团结互助,工作上也没有太大的困难。 但围城里看到的都是城外的好,不甘心在这里终老,不甘心一辈子就做个法官,不甘心压力和收入不成正比。孩子出生后,想得更多的是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等他长大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妻子的工作压力也大,想着给她更好的生活。父母年迈,疾病缠身,如果真有什么不测,现在的经济条件根本负担不起他们有效的治疗。 总而言之,可能,自己最终还是离开FY,但如果您问我准备好了吗,我还真不知道如何回答。自己究竟是应该毅然决然地迈出去,还是更加慎重走好每一步。什么时候出去才是恰当的时机。 当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走出去能比现在更好吗? 请多指教,谢谢。 |
最新评论
谢谢提醒,这方面的确是自己做得不好,以后继续努力,不管最终如何抉择,都要保持随时离开的能力。
感谢鼓励
一直都有了解的
您说的我会认真思考
谢谢朋友,如何联系
一个乡镇,当家的就两个人:镇长和书记!
其他副镇长副书记人大主席武装部长等副科级,
全部都得听书记镇长的。。。
现如今,书记镇长也是鸭梨山大啊,吊事多的一笔。。。
【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消除律师后顾之忧
【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消除律师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