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如何使委托人信任自己?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了。但是最近的接触的一个案子,竟然让我对自己产生了对自己的怀疑。是我做错了什么让我如此的不值得人信赖吗? 案子倒是不复杂,但是与其家属或者说委托人接触的过程,着实让我糟心。嫌疑人是委托人的姐姐,涉嫌金融诈骗,现被羁押于看守所。委托人电话联系我,委托让我去会见一次,问清楚到底是什么回事,事情严重与否等。诈骗犯罪不是不好做,但是去会见一次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没有全程的参与,只会见一次所起的作用不大的。把我的顾虑跟委托人说了。委托人含糊其辞,大意就是想着先去看一下,打听下情况,后续委托的事项再说。好吧,也是合理要求,那么把你的证件和你的户口本拍照发我下,这个去见的时候要用到。照片传来的过程中,发现嫌疑人并未在这个户口本上,再一问,原来嫌疑人的户口在奶奶家;那还得把奶奶的户口本拍下发我。随后,传来了几张照片。但是很奇怪的是传来照片中只有自己的户籍那一页,父亲的那一页,姐姐的那一页,奶奶的那一页,其他的都没了。甚是奇怪,再问,原来是需要啥就给啥,没说的就不拍了。我的天呐!我说的是让你拍下所有的户籍页的,什么叫需要啥就给啥啊?我说的是全部的户籍页啊。难道妈妈的户籍页都不用拍下吗?而且这拍的太模糊,看不清字的都。 这样的户籍页,看守所民警查的严的话,还不让我见呢。紧接着跟他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委托人始终以一种怀疑的眼神看我,充满了不信任。满腹狐疑,不知道到底做了什么让委托人这样的不信任我?之前也有这样不是很信任的当事人,来咨询的,但是最起码的尊重是有的;可是这位,真的是让人稍微有些不快了。 还好,民警较为通情达理,直接安排了会见,算是顺利。见的过程中,提供了充分的咨询及帮助,不仅包括该罪的构成、量刑情节的规定,还包括自身的合法权利方面,不仅有笔录的核对,还有回答的问题等,算是执业以来会见时间最长、回复内容最多的一次了。后来再结合目前掌握的情况,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等。个人认为是一次比较成功的会见,不仅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 从看守所回来,跟委托人汇报下案子的情况,嫌疑人在里面的情况等。在这交流的过程中,委托人把手机微信打开,接着打开了语音通话,屏幕上显示对方是其一家属。甚是狐疑,问为何这样做呢?委托人回答道让我xx也听下怎么样?顿时心生不快。不论是委托这一次,还是后续在委托,我怎么着都是你的受托人,不从嫌疑人的角度维护其最大的合法权益,难道还要忽悠嫌疑人吗?再说了,即使骗了,日后也会穿帮的啊。你这样做,先不说案子情况不能让很多人知道外,你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对我的工作的不信任啊。面露不悦。对委托人说道,这样做的话不符合规矩的,不合适的。委托人泱泱不乐,就是听下,又不会有什么事的。再次跟委托人强调,案子的情况也强调了自身的专业和敬业态度,并承诺不会怠慢任何一个案子.......。委托人这才把通讯关掉,之后交流了案子及嫌疑人的情况。 临走时,委托人意犹未尽,还想着在交流一下,但是适时的拒绝了,当然场面话也说了日后有需要的,可以再联系等等。但以后即使在委托,也可能不会接受了。 执业以来,这是第一个让我感到生气的案子和委托人。一直在反思,是不是自身有什么做得不对的,或者态度上、专业上等让委托人觉得我在忽悠,在欺骗,在说大话、空话等,执业以来谨小慎微,从不敢有什么承诺或者保证的,从来只保证或承诺两件事:专业能力和敬业态度。但是自认对每一件案子都尽心竭力,不敢有懈怠,遇到变故,及时跟委托人沟通。何以今天的这个委托人如此待我呢?为了这次“短暂的”会见,私底下做了大量的准备,查这个公司的信息,联系承办警官打听案子情况,甚至对委托人提出的其他与本案无关的问题都一一作了解答,但是为何觉得自己的一腔热心换来的确实“冷脸”、不信任呢?让我产生了执业的一次自我怀疑。 后来,或许想明白了: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并接受你,总有觉得你不顺眼的人。其实,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论他人。你做好了自己的事,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律师要做的是案子,不是取悦,要能够以自身的专业和能力吸引到别人,同时也别让自己太“廉价”,那样别人只会更不愿意委托你。 |
最新评论
这个不是的,是嫌疑人的亲属,委托人与嫌疑人工作不在同一地点,户口本也复印了,根据案子的情况,能够认定不是同案犯的。
是的,有些是真的不能接。之前还洽谈了一个上访的当事人,真的是怎么说都说不通啊!脑袋真的感觉轴了。
谢谢,谢谢,后来反思下可能是我自己太好说话了。
对的,真的是开眼界了。
是的,但是开始的时候是想着好好服务的,可是人家不仅不领情还觉得是在骗他
我觉得是这种委托人的话,你不防把费用开高一点,比如到一审结束十万。爱请不请,没必要糟践自己
是的,及时抽身才是正确的。
嗯嗯,多种原因吧,而且确实实际接触中发现好多律师太不负责,证据不完整甚至有利于对方的证据都敢提。太能忽悠了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