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 ![]() 今天看到学法网论坛中,有学友关于《精英律师》讨论,便想聊几句。 对这部剧我一开始很感兴趣,在刚播放的时候就开始追,但后来发现剧中问题太多。 我是看完第4集弃剧的,原因主要还是基于戏剧性的平庸和体验差,至于其中的法律专业性还退居其次。 不得不说,作为一部剧《精英律师》的前三集还是很优秀的,但是从第4集开始急转直下,剧本构架及角色间的对话与行为从第四集迅速由神奇化为腐朽。 这部剧最源头版是美剧《suits》,从剧尾部的感谢列表中可知,《精英律师》剧组应该是和美国的FOX集团进行的版权合作,但剧中的很多桥段却借鉴的是韩版,特别是配角金赛这个角色的性格与作用。这种情况在版权保护上很特殊,在实际工作中值得探讨。就是在一个同内容剧本儿具有多个翻拍版本的前提下,翻拍者只和最初版本方合作版权,却使用纵向向下的其他版本的桥段,其他版本的权利人是否有权对后者主张权利。 注:《suits》除了美剧还有日版和韩版,《精英律师》的合作方看似是美版权利人,但中国版剧本中却大量采用了韩版的桥段。 另外一点,就是关于被法律界诟病及嘲笑的死记硬背问题。 其中戴曦的背诵才能,是美剧原剧的一个桥段,主人公掌握超级记忆术的特异功能,这是他的金手指。美剧演绎的非常好,第1集主人公展示超级记忆的同时,还展现出对现实案例的分析能力,虽只是几分钟的一笔带过,却非常巧妙的展示出主人公兼顾记忆才能和优秀的分析能力。 但中国版中戴曦在第一集中,编剧并没有对她的分析能力强于记忆能力有明显的展示。 另外,此剧最关键的一个内容就是,关于主人公没有资格的问题。 在应聘时,对于老板的质疑,美剧主人公选择坦诚的告知实情,在最初几集,实际上是主人公对人生道路的决择,就像金庸的《神雕侠侣》中杨过曾面临的一个阶段,选择善恶并无法回头也许就是一念之间,最终和杨过一样,《suits》的主人公也走了过来,这要感谢他的老板,这也是他们后来能一直合作下去的基石。在第1集他便得到了救赎,知道了自己未来应该走的道路。 而中国版的戴曦,对自己失去资格的原因却选择回避隐瞒,只说了一句:我不想说!很潇洒,很有中国偶像剧的范儿,但这明显违反了律师职业道德的规定。当然我明白,这是基于编剧预埋伏笔的考虑,设定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悬念,但是他却忘了法律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因此这个剧的编剧或者编剧团队,无论在戏剧表现力的能力上还是法律的专业上,都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 总体来说,这部律政剧的美剧原版是很优秀的,而且是一部大剧,印象中有十几季,对法律界的朋友来说,观看体验是很过瘾的。感兴趣的童鞋,建议去看美剧原版,也可以看一下韩版,我认为都很不错。 ![]() ![]() ![]() ![]() ![]() ![]() |
最新评论
同意,流于粗糙,急功近利惹的祸
你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尤其那个斳东一天天装腔作势不累吗。他的老同学天天作对那个叫啥忘了一天天婆婆麻麻没事干。还有背法条那个女主角,真丢人。真是导演敢拍演员敢演。
是的
是的
同意
美影视剧的起名都很简洁,和我们的习惯不一样。比如经典影片ghost,我们一定要非常复杂地翻译成《人鬼情未了》,总觉着变得小气了很多,不够大气。我理解suits的内涵意思,相当于中国的:人是衣服马是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