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关于案源,新律师估计是最难受的,熟悉你的人知道你是新手,不会冒险做你的试验品,不熟悉你的人是根本找不到理由找你代理。毕竟我们还是人情社会,找一个熟悉有经验的律师,总比找一个专业的“愣头青”要靠谱。相信这是进入律师行业每个人必须要面对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我昨天在学法网提了一下想从体制内辞职的想法《我想辞职做律师》,得到了很多人的回应,给予支持与反对的都有,其中提及的工资引起了一些争论,散发出有种秀优越感的意味。其实不是的,这个真的要看比较,我认识的大多数律师,收入要好过我。 讲一个小例子,去年接到小学同学的叔叔电话,他兴奋告诉我现在他做律师了。这个同学的叔叔已经接近50岁了,之前是在中学做政治老师,很早就取得了律师资格证。他的心也没在教学上,估计和校领导关系也不错,隔三差五以公民代理方式给别人做案件,我在法院的时候与他接触比较多。他在电话里说,现在学校管理严,不容易批假,法院对公民代理也卡得严,所以决定出来做律师。不出来不知道,很后悔没有早些出来,留恋体制内的三瓜两枣。问及现在的收入情况,他坦言一年扣除生活开销,能买一俩套房,生活惬意得很。他根本没有愁过案源,现在基本都是老客户介绍的,在县城什么案件都接,一年到头干不过来。我知道他说的是事实,律师是个需要积累的行业,真的越老越吃香,七八十万一年对他而言,真的很容易。 但我自己的情况不同,由于执业限制我无法回到县城办案了,案源只能从外面去发展。而现实是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律师案源市场越是红海,所以,我经常与一些年轻律师说,有机会尽快回老家,那里根本不愁没案办,熬几年就很舒服了。 有点跑题了,说回案源问题,怎么去解决。我自己通过观察还有与律师朋友交流,初入律师职场案源基本是几个途径: 一是同律师的其他律师打好关系,偶尔挣个他们顾不了的案件; 二是发展自己的亲友圈资源,让他们知道你是律师,争取让他们有案件找你,不过熟人有时也有很大风险,这里不表; 三是服务好当事人,争取他们的好感,继而获得案件推荐; 四是多参加同学会、同乡会、商会、车友会、兴趣群之类,拓展自己的人脉,将他们的法律需求转化成自己的案源。 我之前尝试运作公众号、今日头条,发现时间所限,无法定期更新,效果比较一般。现在发现短视频是流量的入口,计划通过做抖音去积累,不过这个也是需要很大精力。 此外,还是希望利用一下家里人的资源,看能否拿到老家的几个村居法律顾问,以便稳住基本盘。 几个同学群也想运作起来,定期发个红包给大家抢一抢,转发一两个自己制作的普法的文字或小视频,增加一点人气。 还想与几个堂哥增加走动,他们既有做五金行业,也有做餐饮行业,想打入他们的行业群,免费做一下行业劳动纠纷方面的报告给他们。 继续与做律师的师兄和同学交流,看能否让他们推荐一些有案源的律所,准备上门去拜访了解一下情况。 太多问题要解决,还是要一步一步来,先卖掉县城房子先,可恨现在这个不死不活的房产市场,放了一段时间了,居然无人问津。休息啦。 |
最新评论
不是说收费是收入的二倍吗?那不得140万?
县城案源有限,执业环境也相对较差,收入不多,你现在一年20个,很多律师都未必能混到这个数,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