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最初决定参加法考,是因为一本书《沧浪之水》。关于这本书的故事就不说了。后来就买二手的复习参考书(新书太贵)开始了慢慢法考路。 最初我还是看的“三大本”呢。复习了一年,也看了一些知名机构老师的讲义和试题讲解。因为是在职的缘故,复习时间不是很充分,我非常好奇学法网里的那些复习大神动不动就是晚上8点到12点一整块的学习时间是怎么做到的。所以,在法考元年,我考了169分(客观题),虽然败北,但是毕竟没有复习完,还是很欣慰的。 当时经常浏览学法网APP,最喜欢看里面的经验分享,看完后心潮澎湃,心想,他们通过法考是多么幸福啊,我要是通过该多好啊,我要是通过了,那天还是那么蓝吗,我也一定要在学法网APP写个经验分享的帖子。相信看过学法网经验分享帖的都知道,一个个苦大愁深的,有的为了考试工作丢了,妻离子散,被骗的,抑郁的,总之,多惨的都有,这已经超出了考试的意义。尤其在我二战三站失败后,看着人家胜利的分享经验帖,看着那些晒分数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当时我就想,要是我能通过,我该怎么写呢,我该写成什么样呢。能写经验分享帖,是多么幸福啊。 后来,经过三战客观题,三战主观题之后,或许是感动了司法部爸爸,低分飘过。终于上岸了,一份释怀,不想想关于法考的东西,也不想去学法网写经验帖了,也不想去看别人的经验帖了。总之,就是一份平静。或许,被中间两次主观题考试打击的太大了。一战主观86分,我还以为给我少判了一个题的分,我还去当地司法局申诉,那个怀孕的工作妇女就说了句,这么多年,还没见申诉成功的,还有好多人也来申诉,都是什么客观题考了200分+,主观分很低,当然,最低还是我。复习了一年二战主观,考了91,分。纳尼?!学了一年主观,进步了5分。或许,我该好好反思自己了。第三年我就破罐子破摔了,什么是破罐子破摔,就是,还学,不那么努力了。不那么重视了。考试前一晚,还去喝酒,我跟哥们儿说第二天还要去考试,他们说,你都不打算过了,着什么急。唉,呵呵。凭借着我一个普通人的正义感,我做完了选择题。法律史,三国法,果断放弃。后来在查分那天,我还想,客观题要是没过,就休息个一两年再说,毕竟,这玩意儿,累心。结果,客观题低分飘过。我去,又给了我两次主观题机会。看来司法部爸爸,没有放弃我,但是我也没怎么学,而是不断的思考,因为我觉得我不是努力不够的原因,而是没有“悟”没有“开窍”。 讲到这里,我想说,我不想说具体的学习方法,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有的人很轻松,运气好,能气死你。比如那些客观题考180多,主观考110多,能气死那些客观题考200多,主观题考100多的人。我不是那种狠人,也没法做到每晚8点到12点沉浸式学习,我只是没有放弃而已,有时多学点,烦的时候几天不看书,所以,我才三战客观,三战主观。每个人都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学别人,未必就适合你,所以,别人的经验,都是仅供参考。 我把法考看的太重了,以为考试就是尽头,就是终点,就成功了。其实,考试仅仅是起点,所以最近有点空唠唠的,昨晚半夜醒来,想起多年前看学法网经验帖的感触。心想,还是写吧,完成这个承诺,画上句号(不晒成绩,顾及有些学友感受,过了就是过了,高低不再有意义,不炫耀)。 还有一个小插曲,前年的时候,我学习尽头特别足,特意在淘宝上买了一块可以刻字的玉,刻上“过法考”,然后分六期六个月付款,每次还款都激励自己。唉,每个人的法考故事都讲不完啊哈哈。 不说说那些法考老师,好像就不算个完整的经验帖。说说吧,首先,个人认为听课和看书同样重要,看不进书去的时候就听听课。 刑法的徐光华是我的YYDS,听得多了今年换网红罗老师了,结果刚跟了十几节课,成绩就发布了。 行政法推徐金桂,个人认为他更适合考试做题,李佳,佳哥,讲的很幽默,大家各取所需; 商经我放弃了,但是茜茜和李晗真的不分伯仲,都很好,我觉得要是她们讲行政就好了。 民法我刚想跟张翔成绩就发布了,之前听过王立军的课,枯燥但是没有废话。 刑诉左宁讲的很系统,后来我听向高甲,向哥很热情,感觉冰冷的法律有了人情味,可以刚听了十来节课成绩发布了。 呵呵,我是真心认为自己这次没有过,考完试接着就开始了新一轮听课。总之,努力是最好的方法,我的有效学习时间早就2000小时+了。买的书也一米多高了。什么三个月过法考的我只在学法网里见过。 说到这了,还有很多话,不能再说,无以言表,完成承诺,奔向新生活。学法网,或许我会常回来看看。 更多:法考攻略,让法考路上少走弯路! |
最新评论
一是三个月过法考的传说中的人,二是超自律每晚四小时沉浸式学习的人。我是普通人,差点放弃了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你认为是吗?
绝对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