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 收藏

从“律师”到身价百亿的“财神爷”

行业观察 xuefa2014-09-29 收藏 : 0 查看 : 11583 评论 : 9

原创作者: 不顾一切爱上

  i黑马:在高成长企业中,有几种人才难以在团队中培养——懂资本的人才,财务、法律人才。因为这几种人才不仅要懂专业,而且需要经验。一般的公司多半是在上市前引进这样的人才,但蔡崇信在阿里创业的当年加入,极大地加强了阿里巴巴驾驭高额资金,以及多次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在成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前,蔡崇信担任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超过十年,堪称阿里巴巴的“财神爷“。

  “像蔡崇信这样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内部培养出来,只能从公司外部找,但多半公司找的时候已经是快要上市了,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准备上市。而前期创业者把该犯的错误已全部犯过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有些投资上的错误根本不可逆。”马云曾这样说。

  还有一些公司很幸运的是夫妻中有一人谙熟资本市场,这样的公司运作上市的能力也很强,如SOHO中国的张欣来自高盛,当当网的俞渝来自华尔街。

蔡.png


  1、上帝给马云送来了蔡崇信

  蔡崇信在一个显赫的律师家庭出生, 1990年从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在纽约的苏利文&克伦威尔律师事务所担任税务律师。三年以后,他转到了私募股权行业,开始寻求一个做决定的角色,而非顾问咨询。他开始在一个小型的私募公司中任职,随后搬到香港,为总部在瑞典的AB投资公司工作。

  1999年3月10日推出的阿里巴巴英文网站,一度得到《福布斯》《新闻周刊》等国际权威媒体的报道。当年5月,蔡崇信从香港飞到杭州,代表公司到中国内地寻找投资项目。很自然的,他见到了马云。

  那次,马云主要向蔡崇信谈了自己“芝麻开门”的梦想,谈自己要做全球最佳B2B,要做80年企业的远大理想。之后,蔡崇信参观阿里巴巴公司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里头黑压压坐着20多个人,地上满是床单,一群“疯子”在那里喊叫着、欢笑着,仿佛一个吃大锅饭的大家庭。

  那年晚些时候,蔡崇信再次来到杭州,带来了他怀孕的妻子克拉拉以说服她同意,那将是他们三个孩子中第一个。也是那次旅行中,马云和蔡崇信泛舟西湖,在那里商讨了阿里巴巴未来的远大计划。

  35岁的他向马云毛遂自荐愿意辞职跟随,而且还带着太太同行,以示决心。

  当时的阿里巴巴前途茫茫,马云只付得起人民币500元月薪,哪请得起“年薪300万港币”的蔡崇信但蔡崇信心意已决。他脱下名牌西服,卷起袖子成为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

  当时蔡崇信的收入,用马云开玩笑的话就是“可以买下几十个当时的阿里巴巴“。至于蔡崇信当时为什么执意要加入阿里巴巴,我们已不得而知。但相信,1999年,他一定看到了未来互联网世界的前景,一定看到了马云这样一个团队实现这个前景的能力。

  2、最重要的合伙人

  蔡崇信毫无疑问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人之一。在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中,有两个人是永久合伙人,一个是马云,另一个是蔡崇信。

  蔡崇信在加入的时候就任CFO,并开始着手注册公司。他为18个创始人准备了一个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合同,上面明确了每个人的股权和义务,合同做的滴水不漏。在早期,是他帮助阿里巴巴明确了自己的员工持股制度。早年有报道写过蔡崇信是如何在小黑板上给阿里巴巴的同事们解释股权、期权和财务制度。

  蔡崇信的到来,使得阿里巴巴开始真正规范化运作。另外,既精通法律又精通财务,且熟知国际惯例的蔡崇信为阿里巴巴与国际化大公司的合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增强了风险投资对阿里巴巴的信任感。

  阿里巴巴的幸运在于,在事业开始发展的最早期就有了一个解决一切财务,法律疑问的守护神。马云应该心里会非常感谢,在自己事业腾飞之前就拥有蔡崇信。

  接下来,是他帮助马云进行每一轮的融资,操刀阿里巴巴的两次上市——2007年阿里巴巴B2B上市和这一次的集团整体上市。

  3、给阿里巴巴带来第一笔投资

  1999年正是互联网泡沫最高潮时,也就是说是最容易找到投资人的时候。此时马云和蔡崇信来到旧金山硅谷融资,一周时间与几十位投资人见面却最终一无所获。这也就是马云最近在阿里巴巴美国路演时的吐槽“当年我们想要200万美金,却没有人给我们“。马云在前三次创业中,并没有与国际投资者打交道的经验,此时的阿里巴巴一是不知道怎么赚钱,二是获取用户的难度极大,此时的蔡崇信就更显得重要。

  在融资方面高不成低不就的时候,蔡崇信与高盛一位旧相识的偶遇促成了阿里巴巴第一次500万美元的融资。1999年8月的一天,也许这一天应该被阿里巴巴所铭记。蔡崇信真正酒店里与一家投资商谈判,在中途休息的时候,他在酒店大厅遇到了当时任职高盛公司的一位老朋友,这位老朋友在高盛公司的职务是香港区投资经理。二人叙旧闲聊中,蔡崇信从朋友口中得知,由于全球互联网经济的热潮,高盛也开始关注互联网行业,有意向中国进行一次尝试性的投资。听到这个消息后,蔡崇信立刻意识到这对阿里巴巴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经过这位朋友的引荐,高盛公司在了解了阿里巴巴的基本情况后,决定派人到中国对其进行考察。学法网微信号(xuefa5)法律人必备!经过考察,高盛认为阿里巴巴很有发展前景,便开始与阿里巴巴谈判投资事项。

  经过谈判,高盛偕同富达投资(FidelityCapital)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Investor AB等向阿里巴巴注资500万美元,给这个创始资金仅50万元的新创公司注入了新血。高盛当时的500万美元可谓帮助阿里巴巴度过了创业初期的寒冬。据媒体报道,此轮投资人共获得阿里巴巴40%的股权。阿里巴巴获得了历史上第一笔“天使基金“。

  蔡崇信作为阿里巴巴的“财神爷“,第一次为阿里巴巴在最需要钱的时候,融到了第一笔投资。除了促成了高盛的投资外,我们看到了投资机构中还有蔡崇信原来的老东家瑞典Investor AB,可以想象蔡崇信的背书起了多大的作用。

  4、两次对孙正义说NO

  在阿里巴巴第一次融资成功之后,资金对阿里巴巴来说短期内已不再是问题。但这时候另外一个着名的投资人找上门来:软银创始人孙正义。

  据之前的媒体报道,在第一次孙正义听了马云仅仅6分钟的演讲,完全没有对阿里巴巴进行实地考察的情况下,孙正义就决定向阿里巴巴注资4000万美元,但是他要求占有公司49%的股份。

  自从见过孙正义后,马云与CFO蔡崇信赴日本与孙正义面对面做了一轮谈判,孙正义再次坚持4000万美元。马云听完出价后心潮澎湃,觉得应该是这样了,但蔡崇信说no,吓了孙正义一跳,最后调整为3000万美元。回来后马云进一步反悔只要2000万美元,不难想象这个调整中蔡崇信的意见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那个时候要来4000万美元的话,阿里巴巴的股份会被稀释更多。不仅如此,蔡崇信调整融资额度对阿里巴巴的格局是有利的,这一点,作为创业者马云的经验肯定是不如资本市场有运作经验的蔡崇信的。

  马云曾经在《赢在中国》节目中夸赞过他的CFO,“像蔡崇信这样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内部培养出来,只能从公司外部找,但多半公司找的时候已经是快要上市了,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准备上市。而前期创业者把该犯的错误已全部犯过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有些投资上的错误根本不可逆。“

  1999年刚开始创业不久的马云就有了在国际投资机构工作过得蔡崇信,让马云从创业的开始就少走了很多弯路。马云之幸也!

  2004年和2005年,蔡崇信再度替阿里巴巴筹资8200万美元,并合并雅虎中国,这两次重要的翻身,不仅让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资源建构淘宝网,也因此合并雅虎中国。尽管这笔丰厚的投资,也让阿里巴巴犯下了一系列诸如盲目进入搜索领域和并购雅虎中国后文化融合失败等问题,但因此而再没有财政之忧的阿里巴巴坐稳今天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的宝座。

  其中,蔡崇信2004年四处奔走找钱,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就是他从小长大的台湾。经他牵线,中信辜家、富邦蔡家等好几家台湾企业家族,都私人掏钱参与增资。
12下一页
2

赞一个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已有9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iusage 2014-9-29 23:59
最近很时髦的新概念,民商事律师的终极形态,总裁型律师。。。成长轨迹,发展模式真是让人费解阿
引用 nj666 2014-9-30 00:15
感谢


楼主


引用 啊啊呀啊呀啊了 2014-9-30 08:55
因为他没有去过山东,所有人品好。
引用 传说中的小胖 2014-9-30 09:08
跟山东人何关系?费解,请详解!!
引用 lfl5901 2014-9-30 09:41
好贴!顶一下
引用 lin2004211124 2014-9-30 09:57
从里面不仅读到了才能,更重要的是有度,才能走得更远。
引用 cfx004008 2014-9-30 20:26
引用 公一律生 2014-10-2 08:57
厚薄积发 律师参与实体经济 实际上是处于军师的职位 虽做幕后 但也不很精彩
引用 wql365 2014-10-8 09:34
为名,为利,为职业!!!

相关阅读

家园、论坛相册已恢复
  • 5726文章
  • 4收听
  • 93听众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