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受到今天学法网微信推送的文章《司考让我们牺牲很多的同时也收获很多》敲醒消沉已久的我,写下此文,记叙下我的司考之路,这不是考试检验,但是一段真切的人生体验,人只能活一次,一种活法,想要体验一种陌生的生活轨迹,极其重要的方式便是在别人的生活体会中,认识一些事吸取教训,收获一些自己欠缺的。我在准备司考之前是在学法网学习这些有关司考的种种信息,今天,为感恩学法网,为其添上一笔。-------题记 首先,为什么说这是我的“洗礼”?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强烈的从事法律职业的愿望,我有着自己向往的职业人生,我参加司考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和考验自己;为什么说期许已久?因为它是我四年人生的起点,司考在我大学的最后一年考验我,但它却是我的起点,从一开始,我选择法学专业就不是因为兴趣,只是因为我当时瞄上了注册会计和司法考试这两门各自被喻为“中国第一考”的执业考试,忘了是何种媒介给我灌输了这样的概念,总之,结果是我为了能参加这两门考试,排除自己的对数学的厌恶,为了司法考试,选择了法学。 现在,我的司考已经告终,不知道已经过了多少天,我的数字概念一向愧对数学老师。现在坐在电脑前,问自己考完那一刻的心情,我想应该不是感叹糟糕,而是庆幸我终于坚持下来了。当它在我生活中暂时离去时,日子过得并不如我当初选择它时那么轻松。坦白说,我很消沉,这些天的具体状态难以启齿,不再描述。不是因为我知道我绝对过不了,我没有对答案,没有估分,所以结果是模凌两可的,而是因为正式考试带给我的那与平时复习、模拟测试时状态上的巨大差距。 一、2014年司考真题总结 卷一,顺风顺水,不是因为我都会,而是因为我对它足够重视,那些我不会的我认为自己理所应当的不会做,面对庞杂的卷一,记忆力一向是我短板,但我考前冲刺时在卷一的看重也使我无比坚定该拿到的分我不会失去,那些我会做的题,知识点都在头脑无比清晰; 卷二,我抱着看看今年刑法题题干会有几个搞笑情节的心态上场,却以被刑诉狂虐的疲惫下场,考前大神们说今年刑诉换回了原来的出题人,此人出题以不出偏题但爱出细节题见长,但没人告诉我此人出题还情有独钟,选择了一个知识点考察,便轮番轰炸,一次上几道题考同一个知识点,不凑巧那偏偏是我记忆混乱的一个点,连锁反应便是,我对一系列的题失去信心,卷二其他科目,刑法中规中矩,但不地道,破坏了学术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搞成了唯我独尊,我想对出题人说,虽然我为了考试记住了你的观点,也会做你的题,但你也得考虑下其他大师们的不同观点嘛,揣测这次刑法应该会有好些异议题,行政模块,吓我一跳,想说您就算要寿终(行政法大修中,新法即将出世),又或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本届政府力主法治,尤其是依法行政),也没必要打破这么多年来的试卷结构,取代刑法跑到卷首来标榜自己吧; 卷三,老钟说的没错,民法你花再多心思,七十分是顶,果然总有知识盲点出现,甚至知道知识点都不会做题,民诉果然是深入贯彻了“新法必考,重点恒重”,唉,不多回忆,不管刑诉还是民诉都是我这次的痛苦根源; 卷四,每道题都是情理之中,每道题都被某某号称“说多了就要进去了···今年最后一次押题”的大神压中了,两道写作题,自我感谢良好,一气呵成,不枉自己考前一月每天坚持一小时在它俩上,其他,刑法题,隐隐约约觉得有一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但却觉得太扯了,没敢写,岂知刑法就是既能搞笑也能扯的,这是没看法条的恶果,刑诉,考前猜测一定考的如约出现,民诉,开放性思维,死得太惨,写得出的都写上了,整个卷四时间不等人,后面一切都是一阵风写完,知道考的是什么,却没底。今年在没出什么重量级新法的情况下,题型就有了这么多创新,司考改革或许真不再仅仅是学法网上的一个段子了,可以一笑而过了。总的来说,这次考试,自己有太多没把握,考前的志在必得,考后难以言述。让一切回到刚开始吧······ |
最新评论
祝楼主今年马到成功
你今年的卷二应该是高分,我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