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0年代西政的法科学生,参加工作近20年来,从事着与法学毫不相关的工作,由于家庭、生活、工作等种种原因,与法律实务及司考似乎越去越远,尽管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了一个法律梦想。我想,这也许是我们那一代人中许多人的共同之处。
在考试之前,我还不敢确定现在参加司考的究竟是些什么人,象我这样大叔级的考生是否只是个别、是否司考另类风景。因为我在备之时,加入了司考群及注册了学法网论坛的会员,结果发现成员都很活跃,主力基本都是在校大学生或刚参工或考研人员,似乎像我这样的稳重得像一座山一样的大叔确属少见的另类。当然,和这些年轻人在一起厮混,多少受到一些气氛的感染,也勾起我对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感觉还是挺值。嘿嘿,考试过后才知道,原来我还不算太老,因为我所见的考生中比我老的还大有人在。就我们考室,就有一位我都称大叔的59岁的考生,据监考老师私下跟我交谈得知这位大大叔是九十年代和他一起参过考,而且年年参考的司考熟人了。后来,新闻联播里也播出了一位72岁第19次参考的司考第一老人,嘿嘿,顿时感觉自己年轻了,而且是大叔中的战斗叔。拉拉杂杂讲了这么多,综上所述:在司考界,年龄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是否有一颗《勇敢的心》和持久战的毅力。其次,我想谈谈关于司考备考的几点思考。 
1、司考是一程苦旅。
扩大而言,乃至整个法律学习过程及法律执业过程都是一程苦旅,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与喧嚣,没有影视明星的耀眼光彩,而陪伴你的只有枯燥的逻辑思维与推理探索。因此,没有对它足够热情的爱和坚强意志的人,只奉劝一句,算了吧,免得耽误了你。用老钟语说,面对纷繁复杂而又博大精深的法学,唯有爱才是和解的最好方法。学法网微信号(xuefa5)司考必备!你得从内心深处爱法学,才能看出它内在的美,你得对法治事业及法律职业充满信心和信念,这才是你司考的最强大的动力。仅仅把司考当作一种职业选择,当作一种谋生手段是不够的。就像一位女子,你在选择她作妻子时,若只是看她外表是否妩媚动人,司考及法律职业不会是你第一选择。
2、对备考的时间安排。
司考之难,我个人觉得在其内容之多,不在理解之难。所以,你得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保证。当然,时间并不在特别多,但得固定和保障。根据你个人情况而定,或每天二至三小时,或四至六小时,这学习时间得雷打不动地固定下来,抛开工作中生活中的纷繁扰杂,心无旁鹜地投入到学习思考中。本人并不赞成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在效率而不仅仅在勤奋,嘿嘿,尽管从读小学以来,我还从未像这次司考这样认真过。我总得,司法考试内容虽多,但重在理解,有其内在的规律。比如,三大诉讼法,有其共通的程序设计,但由于涉及领域不同,也有区别之处。那么你能理解相通之处便减省了很多精力,同时,你得清晰地区分不同之处,强制记忆例外规定以及例外的例外以及例外的例外的例外。其实每一学科何尝不是如此。另外,从法学整个体系来看,我不惮于把它描述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法理是大脑是神经,统领着全身。公法相当于骨干,刚性而又起支撑作用(行政法、刑法、诉讼法、宪法)。私法(民法、商法等)乃其肌肤,柔和而富于弹性。经济法乃公私结合处,尤如连接骨骼和肌肉的筋络。三国法乃法律体系的外围皮肤。呵呵,这样的理解是不是有点意思?
3、关于资料课件,网上说得够多了,不赘言。
只是我选择了一至二位老师的教材为主,兼容其他老师的拓展。这样既主次分明,又相互补益。音频资料我只听听重点,说实话,没时间挨个听完,听完也不能掌握完,也没必要,我认为挨个听是针对非法科学生而言。总之,有人说,司考,后会无期,表达了对司考的难以言说的艰辛之痛。而我,这么一个大叔考生并不这么认为,却觉得是一种自我挑战,自我能力价值的验证。对法学,你应当如同对你一辈子的情人兼伴侣,虽时有芥蒂及别离,但难以改变你始志不渝的初衷。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
最新评论
。。。。。。。。。。。。一种自我挑战,自我能力价值的验证。 老师把对司考的感情发达的淋漓尽致。对司考也有 独特的 见解。学习了,谢谢。
司考,考的是心态,不是年龄。人就该活到老,学到老。老师说的好。综上所述:在司考界,年龄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是否有一颗《勇敢的心》和持久战的毅力。
同样是90年代的一个法科生支持你,你说的很是道理,认真备考司考对你来说应该不是太难通过的事,呵呵,努力点就行。我比你幸运的就是毕业后一直司法行政部门,大部分时间做的是实务,而且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已经多年了,现在陪家人朋友一同考试,我个人的感觉:这个考试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们的知识结构已重旧,很多理论知识需要及时更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时间问题,应酬多,计划再好也可能随时被打破,在整个备考过程中不确定的干扰因素太多,需要很强的自我克制等毅力才行!预祝楼主司考一定胜利!
看你这个名字 阁下是不是万州的娃儿哟
补充内容 (2014-10-9 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