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之前看过一句话,“没人在乎你怎样在深夜痛哭,也没人在乎你辗转反侧要熬几个秋。外人只看结果,自己独撑过程。”在历经司考、公职考试、考研等一系列的失败后,总觉得这句话与自己多少有几分相似。今年卷一121分,卷二91分,卷三86分,卷四108分,总分406分顺利过关。今天将自己三年司考的心路历程写出来,并不是炫耀自己今年的成功,我只是希望学法网上的更多人能从我的失败中总结教训,少走弯路。
2013年07月我毕业于一所理工类的211大学,本科主修法学,在旁人看来,在理工类学校学习文科总显得不伦不类。确实,大学四年学到的东西少之又少,很大一部分知识还是在复习司考的时候掌握的。
一、2012年第1次司考失败教训
2012年9月份第一次参加司考。因为当时还在学校,所以时间也是大把大把的。我从2013年10月开始看的民刑先修,当时在检察院实习,工作很忙,所以到春节才把民刑看完,但是也是稀里糊涂的,摸不清其中的框架。转眼寒假结束,回到学校,真正的复习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按照先实体后程序,先大法后小法的顺序。身边好多同学都报了司考的视频班,总觉得自己学也照样可以通过。或许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我今年会失败:
1、缺少对真题的重视
从三月份开始便开始了自己下载音频,打印讲义,听音频,背讲义的生活。直至考前这样的生活一直在持续,我很少去问及真题,总觉得背会讲义就一切都妥了,事实证明,这是大错特错的,不能将理论转化成做题的能力这是司考的大忌。
2、资料太多太杂
清楚的记得那时候每一科至少要听三个人的音频,有的老师对同一问题持不同的观点让我一时间郁闷到了极致。比如刑法,我前期听过韩友谊、乐毅、刘校逢,到最后还听了刘凤科的168题(好像当时还不是168道题,已经记不清了)。这也必然会导致到考前有的科目已经过了三四遍,有的科目甚至连一遍都没看完。我的建议是每科认准一至两个老师就可以,把讲义反反复复的看远远胜过听四五个老师的课每本讲义翻一遍。 
3、调整心态,认真仔细检查所有的物品和试卷
下面我要谈的这个话题你一定会觉得非常诧异,但是犯过这种错误的人也不在少数。第一场卷一发卷,填答题卡,贴条形码一气呵成。可是偏就在填答题卡的时候出现了问题。13位的准考证号填完后空了两个,也就是说实际上我填了11个数。坦白的说,我自认为一切都没问题,因为我里里外外对照着准考证检查了不下五遍,可是卷一结束后我只是觉得奇怪但是我并没觉得自己填图的有什么不妥。下午卷二填完答题卡最后空了一个,大脑短路一般,或许是太紧张了,已经记不清上午后面是空了一个还是空了两个。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觉得自己可能把准考证号填错了。真正发现问题的时候是考卷三,答题卡上准考证号全部填满了。一下子脑袋全蒙了,也就是说我可能前两卷没分。我加快速度做题,想快些逃离这场考试,最后提前半个小时交卷。回到宾馆,我开始发疯一般的问我认识的人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学法网上的老师,考过的学长学姐,在检察院的同事,我一一询问,所有人都告诉我没事的,肯定有成绩,鼓励我把下午的考试答完。本来想着弃考了,但是想想已经交了报名费,就算今年不过我也得去练练手,所以,我坚持到了最后一场。考完两天,整个人虚脱了,走出考场,同学拉着我让我去找监考的老师。在所有人鄙夷的目光中我写了准考证号修改的申请。没错,你或许觉得这很荒唐,就在考完那天晚上我隔壁寝室的同学来找我说她的准考证号也写错了,她去写申请还是照着我的抄的。我真的不知道当时自己脑子到底怎么了,明明查了很多遍,真的是撞鬼了似的。那么问题来了,考过的同学可以看看你的准考证号,中间是不是有几个数字的一样的?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我今年中间的四个数字是9999,2012年的时候是0000,后来想来我肯定是把这四个相同的数字给漏填了一个或者两个。我所有亲爱的同学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太紧张,进考场前把自己的用品仔仔细细检查一遍,到了考场上沉着一点,准考证号看好了认真的填。话说回来,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请你一定不要慌张,调整呼吸,认真答题。事实证明,不会没成绩的,我最后前两卷一样有分数。若是因为这样的一些失误弃考那更是不可饶恕的,请一定要坚持到底,或许奇迹在下一秒就会出现。
2012年11月26日出的成绩,那天恰逢我生日,330+(具体多少记不清了),第一年的司考以失败结束。
二、2013年第2次司考失败教训
2013年上半年,大四的毕业季,忙着毕业论文,忙着聚餐,忙着伤感,根本无暇顾及司考,身边去年没过的同学有的去北京报了面授,我还是坚持认为自己可以学好,没必要去花冤枉钱。在结束了大学生活后,2014年7月15日回到家才开始正式的复习,先是民刑,这两科看完就已经八月份了,在别人都已经进入三轮四轮的冲刺的时候我还在苦苦挣扎在民刑的苦海里。2013年失败的原因总结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起步太晚,时间不够用
八月初才把民刑看完,这期间既要听音频,又要在学法网题库做题,一个星期一门课确实很紧张。在最后考前勉勉强强一轮结束,有些科目分值少还是已经放弃的。常在学法网上看到类似非法本,零基础,2个月过司考的过关经验,至少在我看来不具有普遍性。我觉得复习时间至少控制在三个月以上,这当然是对有法律基础的朋友来说的,零基础的朋友要求的时间还要更长。
2、环境太舒适反而不适合学习
毕业后回家我没有选择去学校复习,总觉得在家里吃得好睡得香家人照顾的也好。每天早上妈妈准备好早饭去上班,家里就我一个人,按理说安安静静的挺适合学习,但事实上的状态就是,上午昏昏沉沉,中午午睡到三点才能醒,晚上特别兴奋。中间还要补充很多零食,什么雪糕,蜜豆,酸奶,瓜果。中间还参加了侄子的满月典礼,本来时间就少,再浪费很多,能真真正正安心学习的时间也就45天。个人建议,如果没有很好的自制力,还是找个学校的图书馆或者报个辅导报吧。
3、对大纲新增知识点重视不够
2013年民诉大修,刑诉司法解释增加很多,国私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一等等新增知识点增加很多,对复习的压力还是很大的。直至考前有很多新增的知识我还知识粗粗的看了一遍,根本没有用心的去记。要懂得一条规律:新增考点必考,相比解一道民刑的案例题而言,这些分数还是很好拿的。
2013年成绩出来后353分,我怪自己再努力一点就过了,擦干眼泪开始了2014年的旅程。
三、2014年第3次司考成功经验
华丽丽的分割线,下面是2014年的过关经验,当然还有观察身边同学的未过关的经验总结。啰嗦了这么多,如果没有时间可以自动略过了,还是那句话我希望我走过的弯路,后面的朋友不要重蹈覆辙。
|
最新评论
谢谢,祝福你!
谢谢,祝你成功
谢谢支持!
今年没考过的话还会坚持考,直到考过为止
谢谢 这毕业来的迟了些
是的,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祝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