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 收藏

《金牌律师》背后的故事

行业观察 不顾一切爱上2014-12-16 收藏 : 0 查看 : 2893 评论 : 0

原创作者: 段祺华

文章来源: 《上海律师》

  今年6月,被称为我国首部真正的律政大戏《金牌律师》第一季“离不离律师事务所”在东方卫视的播出,引来众多观众和网友的热烈追捧,进而引起各界的热议。很多圈内外人士都问我,作为一位律师界元老级的人物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跨界,来投资制作律政电视剧?因为当时正忙于几个跨境大案在国外开庭和起草《金牌律师》的第二季“谁是继承人”的剧本,我无暇作答,趁着这几天休假我想给关心我和《金牌律师》系列的人们讲讲这部律政剧背后的故事。

  我打小就是个文学青年,写过诗歌、小说。后来进入法学院读法律,便暂时把文学梦在心底深处埋了起来。1988年为了更好的深造,我自费去了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留学。

  当时我先在纽约大学读美式英语,等待法学院的通知。那时的中国留学生都很穷,为了贴补生活费,我只能白天读书,晚上打工。打工的地点是美国曼哈顿东部上城区的一家杂货店,我的工作是为客人提供录像带出租的服务。不久,我发现来借电影和电视剧录像带的人群基本上都是联合国的基层工作人员,他们就住在附近一带,而且是单身汉居多。因此成人影片是最受欢迎的,其次是好莱坞new release的新片子,接下来是经典片。为了更好地向顾客介绍影片的内容,我向老板娘提出能否借些带子回去让我先看一看。那老板娘是个台湾移民,很小气。她说要借可以,半价优惠,客人借一天是1.99美元,你借算0.99美元。我说这是为了工作,也要收钱?老板娘死活不肯松口,最后同意我不用付现金,每月发工资时扣。就这样打了半年多工,不仅使得我的英语口语能力突飞猛进,还为我肚子里装进了近百部的美国电影和电视剧。


  记得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当初尽管3X的成人片收视率最高,排队的租客最多,但他们似乎都寡言少语,显得有点不好意思。我问老板娘为什么会这样,美国不是性开放的社会吗?老板娘说,你不真正了解美国人,大多数美国人还保持着清教徒的传统,有着正统的价值观。看看现今的中国影视剧市场,人们更多地被收视率和票房数所绑架,狗血、低俗甚至以打擦边球式的裸露来博取观众的眼球,价值观呢,已经很少有人关心了!这大概也是高大上的有着正面价值观的律政剧或电影几乎没人去做的原因吧。

  我当时还年轻,看的最多的当然也是最刺激官能的成人片,不过两个星期后那份新鲜感就过去了,后来再也不愿看成人片了,觉得挺恶心。于是便看了大量的好莱坞新片和经典片,以至于就是到了今天看到国内一些大牌导演的大片,我还是能清楚地指出某个精彩镜头是从美国哪部老电影中抄袭或者说得客气一点,是借鉴过来的。

  现在回首去看,我想这段二十多年前的在曼哈顿打工的经历还真是我现在做《金牌律师》系列电视剧和电影最初的滥觞,正是这段珍贵的打工记,在我人生的历程中结下了与电影和电视剧最初的情缘。


赞一个

最新评论

相关阅读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签名!
  • 449文章
  • 0收听
  • 2099听众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