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7、三国法:杨帆(女) 三国法女神,不解释。 8、理论法学、宪法、法制史、白斌(竹西君),口诀和做题方法特别管用。 9、法理学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杜洪波 (1)“法理三言” (2)论述题“一阳指” (3)法理学考的不是识记,是一个法学本科生应当有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观,以及世界观。——杜洪波 (4)法理学的学习方法,“划关键词”,具体请听杜洪波法理课程。 (5)推荐教材讲义即可 (6)法理三言 第一言:这是个相对的世界:绝…”“对判断一般是错误判断“只要……就;任何……;都是……;总是…有你就没我”、“唯一”等,往往是错误表述。例外:政治判断是例外。例如“党的领导是绝对领导”;“物质生活条件对法律的根本决定作用”。 第二言:这是个对立统一的世界。考试中,如果不加限制的说A和B无关,一般是错误选项; 如果不加限制的说A和B等同,一般也是错误选项。总之,A与B是“对立统一” 第三言:这是个多维的世界。线性思维类的表述,往往是错误的。 10、卷四:任海涛,网友传说中的华东政法大学“阅卷人”任海涛三言: 忠告:卷四没有客观答案,要跳出以下三大误区,掌握一招制敌诀窍: 误区一:从社会人人角度学习知识点,离得分标准会越来越远,只能是被动挨打; 误区二:用中学生写作文的模式来备考,水平太低,华而不实,必定偏离方向; 误区三:套用固定格式的“万能模版”,千人一面,必定遭到阅卷人的反感而遭唾弃。 第三、足够的复习时间 这个因人而异。我是13年11月就开始看书,但是断断续续,我真正的复习时间进入状态是在14年6月份,准备这种考试一定要心无旁骛,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上面。如果你又要工作又要考试,那我劝你趁早放弃。因为那样的天才毕竟是少数。所以我觉得对于基础比较好的人来说,四个月的时间比较合适,至少要三个月,而且每天复习时间至少要十二个小时以上!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对于基础比较差的人来说六个月比较合适,每天至少6小时,因为还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而且基础差的人理解起来要花的时间比基础好的人要多一些。时间不用过长,比如说一年两年的,那样会把人拖垮。但是也不能太短,否则你连书也看不完。 第四、是复习时间如何安排 民法、刑法一直是司考的得分大户。每年分值最高,需要理解,每年内容变动很小。所以刑法一定要第一个复习!此外,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也是得分大户,每年每门的分值都在70分以上。所以说你只要掌握了这四门,你就得到了司考一半的分数!一定要优先复习,至少看三遍书,在学法网题库做两遍题,切记切记!接下来要复习的是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宪法、法理。宪法和法理其实是比较好复习也比较容易得分的,所以一定要抓住,但是行政法的情况就比较复杂。每年行政法的分值也很高,但是题目两极分化很严重,有的题目很简单,只是基础知识,但是有的题目非常难,别说你,就算行政法领域的专家想破脑袋也不一定想的出来,所以我的建议是行政法一定要复习,但是不要投入太多精力。接下来就是大家都比较头疼的商法和经济法。里面法律很多,考点很分散,复习难度很高,得分难度也很高,但是其实还是有规律的。我个人认为商法是比较好复习的。近年新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破产法相继颁行,司考的重点就集中到了这三门法律之中,所以一定要好好复习。经济法相对而言比较麻烦一些,没有比较集中的考点,其他每个法律每年只考一两分的,有时间就看看,没时间就放弃好了。最后是三国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我觉得国际私法非常简单,考点重复率很高,得分比较容易,所以一定要抓住。国际法相对而言难一些,但是基本理论还是比较简单的。有时间可以看看。国际经济法非常专业、考点重复率低而且题目很难,所以如果到最后时间比较紧的话干脆放弃就行了。总之,一定要抓重点! 第五、基础-法条-串讲-习题的把握 我认为司考基础还是很重要的,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司考每年350左右的一大把,主要还是基础差了那么一点,所以分配时间,基础班应该按照总学习时间的一半的。法条班可以迅速的过一遍,加深记忆。串讲班,就是考前冲刺,做到融会贯通。习题,这个异常重要,7月份就可以开始在学法网题库加紧真题+模拟练习了,比较司考题目量很大,很多人没做完题目,也就是因为平时练手少的原因。我每科基本都留了半小时时间。 司考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但战斗打响,一定要想着胜利。有些人准备做两年到三年的计划是不可取的,一定要一战而胜,否则时间长了,消耗精力。 最后我用一段话,与大家共勉,互帮互助。 年轻时候的生活注定如履薄冰,这场考试必定折磨我的神经,我必须枕戈待旦,一路孤独前行,没有人看到我眼眶中的泪水,没有人体会到我在这夏季曾有的心碎。直到有一天,我透过悠长的长廊,望尽那一飘而过的倩影。 我欲上前探寻,却发现自己走过了青春。 司考,永不再见!【点击查看更多司考过关经验】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