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日前召开的上海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全市试点法院、检察院进入员额内的法官、检察官收入,暂按高于普通公务员43%的比例安排,同时将试行基层女法官、女检察官延迟5年至60周岁领取养老金。这是司法改革针对法官(本文只探讨法官加薪问题)推出的实招,从物质上区分了法官和公务员队伍,以此提升法官队伍的粘合力和向心力,以应对当下涌出的法官辞职现象,力促司法公信和公正,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正义要求。![]()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法官薪水高于公务员这是法治国家的通例。这一次,我们从法官的薪酬待遇上向法治国家看齐,下一步,我们能否从法官的独立裁判权和职业保障上向法治国家看齐,有待于司法改革进一步深入。之前,我在一篇文章中评价到:法官薪水应当高于普通公务员。但是原文没有回应法官的薪水高于公务员群体多少才适合,或是说,法官的薪水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准才不致于让民众质疑,又可以让法官过上体面的生活。 而上海给出的薪酬标准是暂按高于普通公务员43%的比例安排,即是说,差不多高于公务员一倍工资。是否合理,暂无定论,还得通过后续效果来验证,但愿这样的加薪可以弥合法官的职业诉求,能给法官以慰藉。但给法官加薪,这一点在加强法官职业保障上并不为过。而现在,民众对司法不太信任,贸然给法官提薪,也势必会遭致世人不解,不解之余,关键还在于要让法官的薪酬标准切合民众对法官的期望和期许。而现在,司法不公、司法擅断、司法行政化、司法地方化等司法顽疾依然根深蒂固,只是单纯给法官加薪,下一步,必须让司法公正紧随其后,如此,才能让民众认为给法官加薪理所当然。现阶段,司法界涌现出了一股辞职潮,无论如何,加薪作为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至少可以稳住军心,给予想要离别的司法人员以更好的生活保障,于他们而言,还算一种暂且的抚慰。 上海在给法官加薪时,现在还没有公开提升法官薪水的理由和依据,这难免让民众产生疑惑,为何要给法官提工资?难道仅仅因为法官群体涌现了离职潮么?而要打消民众的疑惑,就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旁证和证据来印证法官为何拿这些薪水,那么,这就必须摆正法官的位置,让法官成为真法官,让司法正义成为法官的代名词,让民众有理由相信法官就应该拿这些工资,如此,才能消弭民众对法官加薪的质疑。 在上海司法改革进程中,还出现了员额制。通俗来说,员额制就是把真正的法官囊括其中,把“非法官”排除在外,让法官回归职业和专业属性,把行政人员剔除出法官队伍,并对员额制内的法官予以加薪。这样的改革注定深得法官群体赞许,但问题在于,纳入员额制的条件和依据是什么,什么样的法官才能进入员额制。学法网微信号(xuefa5)法律人必备!上海的制度试点是成立一个由法官、检察官、专家学者组成的法官遴选委员会,类似于大学里的教授委员会,让这个遴选委员会选任法官。目前,法官遴选委员会的名单已经公开,但在选任的程序以及选任的标准上,还有待于上海司法部门继续探索并详细公开,以便民众监督,以便让真正入选的法官是真法官,而把“非法官”排除在外。 另外,在法院系统内,除了法官外还有冗杂的诸多行政人员,甚至于,法院成了行政人员的集散地,而法官成了衬托,因为,法官的绩效考核、升迁评价、责任目标等等都由行政人员掌控,法官却成了行政人员的附庸。未来,建立以法官公正判案为核心的司法体系,是这一轮司法改革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现在,大一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不利于法官判案,在法院里,普通法官最累最忙,但在绩效考核以及待遇福利上,有时却不如行政人员,以至于在法院内部,法官的目标竟然是做官——可以不判案,责任小、风险小、而且薪酬或还高于法官。这样的司法现状,必须尽快革除,让真法官去公正判案,让“非法官”别再冒充法官,如此,才能力求司法公正。 现在,加薪,也只是司法改革的其中一步,下一步,从法官的职业保障和公正判案上解决问题才是正道。让入选员额制的法官真正判案,并能自主决定案件结果;让法官成为法院的主心轴,让司法正义成为法官的象征;让权力远离法官,让法官约束权力;让法官有尊严的生活,让法官成为法律职业者向往的职业;而这,才是法官加薪后应予直面的问题,如此,才更会让民众觉得给法官加薪理所应当!点击查看更多法律行业精彩文章,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法律人必备!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