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玩命地学!让自己牛B一次!”这句话很粗鲁,但是很管用。 我住在深圳,两个宝贝的妈妈。2013年因为想把政策外的二宝生下来,我辞去了公立学校正编教师的工作。辞职后,我一边陪伴着宝宝一边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偶然的机会让我想起,高考时除了提前批,我所有的志愿报的都是法律。但高考超常发挥60分,导致我被提前录取到师范大学,当时还哭了好久。我高兴地发现,原来我是有梦想的,只是被日常平静而舒适的生活给淹没了。我非常非常开心,我下决心参加司法考试。家人都非常支持我。我记得自己给15年的新年寄语是:点亮梦想。 其实这段啰嗦的背景是这篇攻略最最重要的部分,回头想想,我对法律的兴趣,我曾经的遗憾带给我坚定的信念,让我刚一开始就成功了一半。司法考试无他,努力而已,兴趣把努力变甜,让我度过了半年非常快乐的学习时光(考试三天除外)。以至于现在还有些回味和留恋(不要拍我,真实感受)。 14年12月,我浏览了学法网上能找到的所有14年的司考攻略,对关键内容收藏记录。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看别人的攻略让我这个门外汉一推开门,就能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窥到司法考试的全貌。定好计划,跟对老师,甚至细致到已经知道在最后做套卷时打多少分是有可能通过的。通览全局的好处是,当越往后信息越多,压力越大时,你不会慌,你知道我已经按照计划在做,你在每个环节都能用别人的水平衡量自己,别人是这样的,我这样做到最后也可以过。建议大家也不要一头钻进去,而是站在高处,看明白,想清楚再行动,并且对自己的计划有信心,一旦行动就不要轻易改变。 学法网的网友总结出一个800小时通关的说法,我想我非法本,第一年,记性又差,但不想再来一年,我耽误得起,但我的孩子耽误不起,我必须非常投入一次通过,好,那就翻一番,1600小时。我使用IHOUR APP细致地记录我的学习时间。这样很有利于树立自己的信心,也给自己每天完成计划的成就感。最后算下来,加上三月四月,我的学习时间应该是不少于2000小时的。所以我没什么经验可谈,如果你们学这么久肯定超高分通过了。不过我欣慰的是,我这种坚持不是忍受,而是接受,享受。也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下来。 ![]() 司考题库微信号(sikaotiku)司考必备! 从三月开始,我每天学习4个小时左右,逐步增加到5月每天学习8小时左右,6月开始我在集训辅导班,每天学习至少12小时,110天只有两三天没有达到12小时,学14小时的日子也不在少数。集训班有利于提供一个完全无打扰的环境,但是仅靠辅导班的课堂对我这种没基础的考生来说是不够的。因为培训班是在决定参加考试那一刻报的,那时我还没看攻略~ 这是我准备司考最大的乌龙。不过好处是我可以把司考培训课堂当成调整和补充,视野更广,季宏、乐毅、黄韦博我也非常喜欢。不过,不建议大家完全依靠培训班的课堂,因为课堂上老师的内容不能加速,不能暂停,没办法查资料和仔细思考。最好在上集训之前过上两轮。 分析自己,做了多年老师可能阅读能力还是有些基础,理解力尚可。从方法上来说,主要发挥作用的是听音频和抄写。音频:反复地不停地听,尤其是凤科和老钟。只听系统强化。最后可以加速到2倍听,节省时间。我已经没办法说出我听了多少遍。住单人宿舍。除了学习的时间以外,走路、吃饭、洗澡、睡觉时都在听。听累了就换个老师继续,凤科、老钟永远听不够,金桂、郭翔、杨帆、鄢梦瑄~听课的同时也琢磨每位老师的个性,其乐无穷。还有李晗实在不能再搞笑,内容浅显,特别适合前期学习和后期的大脑休息!(本人也是东北人,南方同学请忽略,笑点不同)唯一例外是杨雄,音频可以不听,你只需要他的表!他的表!表!每次选音频时都有一种“朕今天翻谁牌子的快感”,原谅我……不过真的很嗨。 抄写:对抗记忆力差的法宝。当你反复看讲义或书还觉得记不住时,抄抄看。我是抄了郭翔讲义两遍,杨雄128表两遍。第一遍整理了思维导图,这样方便理解和前后贯通,第二遍是照抄,一字不落,我不赞同泛泛而过,只抄重点,因为我在抄写的时候总能发现我看了多少遍都没有注意到的死角,还有许多看书时因为速度太快而造成的理解的偏差。商法经济法三国法讲义各抄了一遍。法理重理解,没怎么抄,法制史,宪法都抄了。尤其是宪法,之前非常抵触觉得无迹可寻,只是抄过一遍,就接受大半了。行政法没有全抄,后期就明显感觉心里没底。抄写是心无旁骛思考、记忆的过程。绝对是性价比超高的学习方法。抄写也要工整地抄写,一来积攒起来厚厚一叠是对自己的鼓励,二来是个练字的过程。字迹对卷四相当重要。作为语文老师,我想跟大家说,字是完全可以短期练习出来的,如果想通过,那就所有的分数都要抓住。打完美的一仗。 关于题。真题民法刑法刷了三遍,其他两遍,卷一一遍。其中一遍是在学法网题库上刷的。真题是学习内容的引子,是路线图。但不用死抠某一题,我们的知识是螺旋向上的,这一轮也许你不明白,下一轮学习时就懂了,不要慌,坚持刷。我看有建议说不要太早,我不是很认同,我觉得每科过完第一遍音频就应该做做,平时零碎时间也应该刷刷,否则后期会压力大,好多同学7月想到自己真题还没做过一遍就有些慌了。当然如果自己计划周全是没问题的。 模拟题:我做了模拟题库,小黑皮那套,主要是上面提到的老师,只有宋光明那本买了没做完,理论法宪法学科可选择的老师非常多,我都有听,感觉比不出高低,那就互做补充。题库的准确率是60%左右。感觉挺惨的,因为那时刷二三卷的真题可以达到120左右了。黄金80题出来的时候,背诵卷一的压力就比较大了,所以只做了四五科,但是没有时间听讲解的音频了,这个80题有点遗憾,如果早出来半个月会好很多。 最后半个月,我还做了凤科的168,老钟的,杨帆的,听了所有的最后两小时。最后半个月感觉同学们最为心慌,根本不知道该看什么,那就跟着听听音频,思路跟着走,不浪费时间去忐忑。写到这,觉得自己像广告贴了,不是的,这是我的经历,大家也可以选择别的押题音频。我也买了其他培训班的最后押题,听了杨帆,左宁等几位老师,其实只要最后几天坚持高效学习就好。最后几天我还在学法网做了四年卷一的历年真题套卷,最低110,最高125,那时就比较有信心了。 卷四,大力推荐《卷四突破120分》,我是从书出来拿到手就有每天翻看,抄写,这本书真的特别好,有各科的要点,我后期还用他里面列出的各科重点,作为背诵的一个指南。当然后期就是不停地背背背,换着各种有趣的方式背,这只是一个。得学会给自己找乐子。 卷一背诵的书,我买了三本,对比后选择了《突破卷一120》,这本比《119》内容多一些,比《卷一突破一百分》内容少一点。后来背得差不多,觉得不好玩时就把《卷一突破一百分》又看了两遍。119也撕成小本,翻了殷敏的部分看了。看的过程都有抄写的,没办法记性差。 我是计划所有的科目都不放弃的,就算是法制史我也看了三四遍,背了宋光明的口诀,但惟独没料到的是今年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大考特考。虽然也背诵了,但对比我三国法放在第一位,只打算损失五六分的复习程度还是差距巨大的。这是我司法考试的第二个乌龙。这导致了我第一卷考完心情低落,也导致我卷一只得了97分,没有破百。所以要打完美之仗,就不能有太多疏漏,否则分数白白流走。 考试时,前三卷看好时间,留5分钟抽查自己的答题卡是否涂错。为的是考试结束对完答案等分数的时候不会担心自己是不是答题卡涂错了。提前几分钟交卷避免浪费收卷时间。卷四先做第一题和最后一题,计算好每一题的时间。字要写到最好,尽量多写,我是写到手抽筋了。 估分:我前三卷严格估分280分,最后实得288,卷四实得130分,我也觉得夸张了,感觉110几分是差不多的。 整个备考的过程中,老公总是鼓励我说,“我们注重过程,过程最重要。”很开心有个好结果给这段完美的过程做注解。我在学法网给自己取的名字叫“转弯处”,我很欣慰自己顺利地转了这个弯,可以开始体验新的职业生涯了。但司法考试带给我的远远不止这些,它让我明白时间的价值,让我更明白家人是多么爱我支持我,甚至让我四岁的大女儿明白了学习是快乐的。真好。祝福大家。点击查看更多司考经验,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法律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
最新评论
难道你之前看的是我的总结?带思维导图PDF和ihour,800小时过关一说,很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