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行政法:徐金桂+李佳。2014年复习行政法我听的是大名鼎鼎的林鸿潮,听了之后没啥太大的感觉,还是不会做题,于是2015年选了徐金桂,感觉真是选对了。徐金桂就像个大叔,讲课时有板有眼,下面都笑成一团了他还是正襟危坐,课程结构非常清晰,重点知识全覆盖,还能帮你解析题目为什么会做错,确实厉害。李佳的正课我没听过,不过在听了他的真题解析(行政法部分)后,确实喜欢上了这个老师,知识点解析的极其到位,口诀也很实用,有机会想下载他的正课听听。 法理、宪法、法制史:李红勃。这是一门打基础的课程,也是需要日常积累、潜移默化的。李红勃的课我放在手机里,从1月份开始到考试我听了不下10遍,每次听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听李红勃讲课不像是在传授知识,而是站在很高的角度娓娓道来法律存在的价值,他像是一个布道者,有学者的温文儒雅和士人雷霆之怒,感觉很有风骨。 三国法:李曰龙+杨帆。这是一门我自认为学的最好的学科,没想到2015年分数大幅削减,不然我卷一分数会更高。我这个人是个怀旧派,从前喜欢的很难改变。由于2014年听的就是李曰龙的课,2015年果断继续,而且还是东北人,讲课口音很适合我的口味,严厉又不失幽默,国际贸易术语听他讲就没错了。由于后期时间不够,我没有做杨帆的题,直接把题打印出来,跟着杨帆的题目解析听了一遍,感觉收获不小,尤其是国际海峡这个知识点,以前都没有接触过,非常感谢这位老师。 卷四+主观:这个没什么太喜欢的,宋光明、陈璐琼等老师都听过,没有太大的感觉,大家自行选择吧。 (三)6—7月 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最关键的,我能通过考试这段时间的复习居功至伟。每天早上起来先过一遍笔记,把口诀、图表、易错知识点全朗诵一遍,然后到单位一有时间就开始做真题。我选择的真题是《2015年法律版历年试题汇编及详解》,毕竟是官方的,心里有谱。不停的做、反复的做,不夸张的说2009—2014年的真题我最少做了5遍以上,到最后很多题目我都能背下来了。晚上回到家吃完饭就开始重点攻击错题,必须要感谢学法网,学法网题库的真题解析真是帮了大忙了,而且搜索非常方便,做错哪个就搜哪个,直到确定知道了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正确答案应该是什么这3个问题之后我才罢手。所有的真题做了5、6遍之后,我开始精简笔记。把反复出错的知识点全部整理出来,再把各门课程的口诀又重新写了一遍,后期我的复习重点就是这本笔记了。 (四)8—9月 这时我已经身心俱疲,加上单位的事情也越积越多,每天只是靠着惯性在学习,只要没事的时候就插着耳机,然后看精简后的笔记。8月末开始又有激情了,把各个老师出的模拟题都搜集来了,雄心壮志的要都做一遍,结果只做了几个部门法的,确实时间不够了。卷四我也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复习的,每天都要把历年的卷四题拿来,反复的朗读,目的不是背下来,而是熟悉答题思路并且培养使用法言法语。 三、关于卷四 答题技巧方面,前三卷就不谈了,记得答一题、涂一题,不要涂串行就好。由于今年卷四的分数争议很大,我就谈谈答卷四的感受。司考题库微信号(sikaotiku)司考必备! (一)关于论述题模板。各个培训机构模板的课程我都大概听了一遍,不过最终我都没有使用。将心比心的大家想一想,培训机构的课程在网上到处都有,如果大家都用模板答题的话,答案肯定会千篇一律,阅卷老师看到就会反感,怎么可能给你高分呢?这方面还要靠自己日常的文字积累,多写多练,当然不限于法律方面的写作。由于我以前从事过秘书工作,给领导写过工作报告之类的大材料,所以两道论述题答得很有感觉,答题的时候还引用了墨子、老子、孔子的一些话,虽然不是法律谚语,但却显得很有文化底蕴,卷四分数比较高可能有这方面原因。 (二)关于案例题。千万不要长篇大套的论述,一是老师没时间看,二是会显得你思路不够清晰。记得曾经看过袁腾飞老师的高考历史复习视频,他谈到答案例题要用词,而不是整句话,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多用词语和短句,每答一问标注一个数字符号,会显得条理清晰很多。大家都知道司法考试主观题阅卷是要求效率的,很可能是看一眼就给分,如果你长篇大套的论述,阅卷老师抓不住重点,想得高分就很难了。 (三)卷面。字迹必须要清晰,好看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字迹要清楚,要知道你的答案是让阅卷老师看的,老师都看不懂怎么给你分。 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么多,一是想为自己的努力做个见证,毕竟今年我已经32岁了,青春岁月已经逐渐远去,通过了司法考试也算对自己有个交代;更重要的是想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告诉各位战友,希望大家少走弯路,尽快通过司法考试,我们法律职业人的终极梦想。 最后感谢学法网,感谢一起战斗了1年的兄弟们,我虽然一直潜水但心始终是与你们同在的,更要感谢各个培训机构的老师,不仅要感谢、更要道歉,因为我没花1分钱就利用了老师们的知识成果,希望在将来的法律职业道路上我能用我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算是对各位老师们的回报吧!祝学法网上所有没有通过的战友都能在2016年通过司法考试,向青春致敬!点击查看更多相关精彩,若法网微信号(ruofawang)法律人必备!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