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今天是全国各地省考的日子,我也报了名,买了书,但没踏入考场,真的不想考公务员了。今天早上醒来我想到的是,我该学什么?要学习的太多,办案的思维和技巧,写作和演讲,太多的事情做不过来,没时间复习公务员考试,也没有时间去考试。到这一刻,内心关于选择公务员还是律师的纠结终于了结。这种纠结就像沙漏,越漏越少,漏下去之后就变成决心,越来越厚实。 2013年从沈阳某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考入广西民族大学(地点在南宁)法律硕士(非法本)研究生,家却在贵州遵义。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5年之后的学校课程非常少。于是2014年底寒假,怀着考毕业后如果考不上公务员,在律所实习有助于找工作的心态,我就开始在广东华誉律师事务所实习。但2015至2016年第一学度还有少量课就返校了,实习半途而废,对律师工作一知半解。 回校后,关于毕业后工作的选择我考虑了很久,也就纠结了很久。第一种想法是,先考法院、检察院或者有关司法机构,在司法系统工作几年之后,如果想做律师再转行,那时有了一些社会经验,或许也能积累一些人脉。第二种想法是直接做律师,因为公务员的待遇现在并不高,工作量大,工作压力也大,律师相对更加自由,不受太多的约束。和很多人相比,这已经是非常简单的选择题了,但是依然很难选。学校课程结束后,因为离公务员考试时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就首先考虑先去律师事务所实习。 在选择实习地点时,广州和贵阳两个城市的选择也让我纠结了很久。在广州能有更好的平台,更多的机会,更公平的执业环境,成长肯定也会更快。在家乡贵阳,实习期间的经济压力会小一些,考公务员比较方便,亲戚朋友也较多,生活比较有意思。后来经过打听,从老乡师兄处得知贵阳可以申请实习证,我向贵阳市律师协会咨询后确认二年级以上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实习律师,但广州必须在毕业之后才可以申请实习律师。就因为这一点优势,我选择了贵阳。在什么地方就业,回家乡还是留在一线城市打拼,这是大学毕业生都会面临的选择难题。若不是贵阳可以申请实习律师,我的选择会非常纠结,但结果肯定选择广州。因为同样面临较大的压力,何不选择希望更大的舞台,有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趁年轻在大城市打拼几年,以后不管混的好不好,还有一次选择留或去的机会。但是一开始就选择回到家乡,那就没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了。不过,做这样的选择前,尽可能搜集和对比两地之间同种工作或行业的异同,也许能发现一些可以帮助你做决定的信息。 决定到贵阳实习之后,我便开始搜集贵阳办理实习律师需要哪些手续,并与贵阳市律师协会联系确认信息的准确性。把需要准备的材料中需要在学校准备,比如无犯罪记录证明、学校存档证明等都准备好。这让我不会因为办手续在贵阳和学校之间来回折腾。准备好这些之后,然后收拾行囊,带上一份简历,直奔贵阳。 刚开始,我通过网络搜索各种招聘信息,但是信息实在不多,能投的我都投了,但是回信的很少。一周过去了,没有任何进展。然后我开始大量搜集律所的信息,开始向每家律所打电话,问是否招聘实习律师或律师助理,这样收到面试邀请的就多了起来。但不少律所考虑到我还是在校生,担心我工作时间不会太久,委婉拒绝了,毕业生应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半个月过去了,有的律所实习律师太多,我担心没有律师有闲暇指导我;有的律所让我去长期驻扎在乡县,我觉得不方便;有的律所要求签约三四年,提前解除合同得赔偿培训费等等三四万;另外,选择个人所、传统合伙所和公司所,心中十分迷茫,不知所措。一些好多的要求比较高,自己的条件也达不到标准。总之,半个多月没有能成功应聘。这时候心里开始着急,心想只要能应聘成功,没有任何要求了,只要快点挂实习证就好。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进了一家个人律所,自己处理的咨询代书的收入能提成百分之五十,自己的案源给百分之三十的提成,最低工资一千元。主任有六十多岁,但特别精神,我想跟着他能学些东西,就这么简单地确定了实习律所。确定之后,我师兄提醒我实习一个月再考虑签合同,要好好体验一下再决定,后来主任也答应了。实习期间主要就是处理一些简单民事案件的咨询,交通事故、离婚、继承还有其他侵权的案件。在一个月里,没有完整参与一个案件,做的就是咨询和代书,因为律所在法院旁边有个招待处,有时候我就在招待处独立坐班。这样的实习让我非常担忧,第一,接触的案件类型非常有限,都是简单民事纠纷,面对的客户都是普通群众,了解的案件类型和学习的知识非常有限。第二,开庭的机会少,无法完整熟悉整个诉讼程序。于是我果断放弃签约,开始另谋出路,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现在的律师事务所。 寻找律所曲折的过程让有以下几点感悟:第一,了解当地实习律师行业状况,工作模式和工资待遇等等。第二,搜集当地律所的情况相关信息,比如哪些律所是知名律所,哪些是知名律师,哪些是公司制,传统律所,个人所?哪些是专业律所?有了整体的了解,然后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爱好情况分析。第三,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面试中很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实习律师特别在意的应该是律所如何培养实习律师?但是很遗憾,就目前我所见识到所谓的个人所、传统合伙所和公司所而言,中小型律所在实习律师的培养上区别不大,几乎还都停留在靠师傅“传帮带”的指导模式。大型律所有专门的入职培训或者另行培训的制度。所以,在应聘前,在面试中都要去了解所应聘的律所的实习律师培养模式和相关情况。如果有可能最好通过律所年轻律师或实习律师了解,这样得到的信息比较接近真实。 实习律师会遇到各种困难,也总会让人想放弃的时候,但是我想做什么工作都会一样会存在各种困难,唯有坚持不断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办法,才能看见希望。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若要法律咨询,关注若法网微信号(ruofawang) |
最新评论
贵州清雅律师事务所
我也是贵阳的,有空可以多交流交流。
以后多多互相关照
我已经执业了,有机会可以多交流交流
怎么联系?邮箱或者微信
好的,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