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三战败北,错在哪?方法不对?不够努力?还是被录入系统给规避?我想都不是。战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没有通过率的考试中,你只需研究试题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行?司法考试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试?当你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是不是只是冲着360就能过去的?那么你错了,360是死的,通过率定下也是死的,你的成绩改完后也是死的。如何保证360的杠,和通过率的卡,那么唯一能动的就是你的分数。这就成了一个数学问题。![]() 所谓通过的不要去叽笑未通过的不努力,方法不对。因为大家不是在同一考区或考点,也许人家的真实成绩过360只是所在的考区、考点通过的人太多,成绩太高,而被减下来。我想司法部规避在职的或社会考生的通过是不可能。以往大家都是按职业、年龄去采样统计,当然看不出什么门道。大家是否想过按考区、考点的方式去统计,也许会别有天地。 法律人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为宗旨。以上内容纯属个人假设,不定真实,切勿转载。至于各位未过的考友,对成绩不要在意。其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总成绩大于等于360为过,小于那么只有再努力。或进行司考移民,也不可为一种方法。至于2015年出妖蛾子的事,我想到了。但不好妄加假设。以免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盯上,“你丫,知道太多了”从而被成为“司考钉子户”。 高分才是王道,别再盯着360了,往上看还有486、505、586。司考成绩就全国来说是不公平的,但对于同考区乃至同一考点的考生来说是公平的,名额就那么多,你是在与你同考点、同考区的人争而不是和全国的考生争。公平正义不但有历史性,同时也具有地域性。小范围的公平正义,放在大框架下就不一定公平或正义。 也算是我对和我一样总分在300分以后的考友,指明一个方向。也为学法网上的新人提个醒,少走弯路。不一定要知道你为什么参加司考,但你一定要知道你是如何过的,或为何老考不过的症结。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不努力肯定没有收获,向2016年9月出发!!! |
最新评论
户籍属于放宽学历条件地方,报名学历为法律专科或本科及以上,成绩达到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合格分数线可以申请授予C类证书;C类证书的属于另一个数据库,报名的时候就你是申请“A ” OR “C”已经分开了。剩下的就是成绩出来后录入完,数据库的管理问题了。数据库的管理不是本次加减分模型分析的问题。那需要有专门知识的人去说明。
还是那句话“各科的成绩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总分也只是能看出你“过”或者“不过”。要探讨今年为何会出现这类情,那就涉及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的问题。你想,近50万考生的数据库,会是一个人在管理么?有的四张卷都加分,有的四张卷都减分。有的前三减分,有的前三加分,有的仅卷四加分,明显的就不是一个人管理。最后。本次出妖蛾子纯属管理人员操作失误。把本该,平均到四张的减去的分数,如果没有平均后去减,而是每卷都减,低分的出也就很正常了。单卷高分的出现是因为本该平均分配的四张卷中去的结果,全加到一张卷中去了,仅此而已。就目前出现的四种不反应,我推断至少是三到四个人在维护此次考试的数据库。有前三减的,有卷减的,有卷四加的,还有四卷不加不减的或前三加的。[你可以用Excel 自己建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管理模型,建10个人的A、B、C、D四卷分数及E(总分求和),采用四卷都加同样的分数或同减同样的分数,或另采用四卷减被减分数的四分之一,或单卷加被减分数。或单卷加被减分数,总分求和的结果你就会明白此次出妖的原由。]至于读卡器不会出错,推断也有可能正确,但读出的分数是要人去管理的。(我不能说的太明白了,余下的自己推理吧,用你的本心去推理就会有阴谋或阳谋的结论)以上纯属个人假设,仅供参考。如果错解纯属正常,切勿执意。
买文失败的概率比过司考大。买文首先要人一笔出版费。想通过做法律人来挣。科幻也许会成为未来的现实,现在的现实是过去的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