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评论
  • 收藏

3次法考惨败后,第4次终于找到通关方法

法考经验 法考易2020-03-09 收藏 : 4 查看 : 3357 评论 : 8

原创作者: 591过司法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贴膏药.png

一把辛酸泪,一本法考证。

我是2019年通过法考的。备考的久坐让腰椎间盘终于无法承受,重复上演“一边贴膏药,一边看法条”的场景至今难忘。

沉淀数月,再次提及,虽仍有庆幸、激动、喜悦之情,但绝无半点炫耀显摆之意,更多的是只是想一吐为快,趁着疫情封足之际,把憋在心里许久的话讲出来,聊以回味、反思这段经历,也借此了断。当然,学不能已,尤其是法。

和众多短则3个月(1个月的我不太信)、长则半年就一次通过的学霸不同,我的法考之路漫长而久远,4次参考,3次在职、1次脱产,让人意外的是通过却并非来自脱产

第一次要追溯到2011年,那个时候还是司考。当时刚工作不久,在职参考,目的只是为自己这个法学科班出身正名。6月份中下旬,在淘宝上买了一套资料开始准备。因毕业时间不长,还有一点过去的底子,加上不少同事的吹捧,对复习备考重视不够,感觉自己看看书、做做题,通过应该不在话下。于是平时该工作工作,复习也没个计划,基本上就是利用晚上时间复习,啃书本理论,考前突击做了几套题,连书都没看完。结果,完美败北

第二次是2014年,也是在职考。本打算2012年趁热打铁再考一次,但因岗位调整,热心工作的我担心参考影响工作放弃,想来很后悔。这次参考也是临时起意,眼见7月休假,9月培训,算了算时间,有整整3个月时间,似乎时间还比较充裕,又怀着碰运气的心理参考。于是在淘宝上买了7大本教材、历年真题以及法律法规汇编。然而,侥幸的我没有汲取上一次失败的教训,仍然是看书多、做题少,也没听过老师讲解,全靠自学,还总想着掌握原理,最终苦于时间紧,上考场时仍然没有看完基本教材,真题做得也远远不顾,加上精力聚焦不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看似学了,效果却不济。以至于临考前都在犹豫是否参考,结局就不言而喻,再次被打回原形。

要说前两次参考的教训,就是一句话:轻敌很难成功,侥幸就可能不幸

第三次参考是2018年,法考元年。平心而论,这次时机最好,这一年刚好与过去工作告别,属于脱产备考,考前有近7个月的时间。本以为这一年会圆梦,结果却倒在了第一关(巧合的是,两科都是86分)。

现在想想,没有通过可能有以下几个问题:

1、没有当机立断、趁早准备。

人家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确如此。本来2月份就可以开始的,但等到4月份才开始,近7个月的时间到最后缩短到5个月。可能有人说5个月应该够了。5个月的时间确实不短,但得看怎么用。法考教材是6月份才到手的,本来不打算买的,但想着还是看下权威机构的观点。4月、5月两个月都是在学法网下资料,在培训机构官方上看免费视频,但进度很慢,到6月份时才只过了一遍刑法、民法,也没怎么做题。后面发现时间不够进度加快,但临考前还是差得较多,尽管刑法、刑诉法、民法、民诉法用的时间多,但火候不够,最后还是陷入“看的时候都会、做题就是不对”的窘境,至于三国、理论、行政、商经等几个部门法,过了两遍,却都不熟悉,特别是商经,涉及的类别宽、法条多,也没做几套题。

2、没有做到专注、心无旁骛。

备考时个人想法很多,一会想着做公众号,一会想着当美食家,一会想着陪孩子,一直没下决心参考。做公众号是以前一直想完成的一个事,但3月份就开始做,效果却不太好,反而挤占了不少备考时间。做饭、陪孩子也是,多少年没和家人孩子长时间相处了,想着待业在家,难得有这时间,于是承包了不少家务活。尽管备考以后很多时候都能做到早起晚睡,争取更多学习时间,但看书、学视频时还是常常会因考虑“中午吃什么”“下午带孩子去哪玩”“是不是该做饭了”等琐事所干扰。晚饭后本来可以很好地利用,但为了及时更新公众号,又会花上一两小时。现在想想,这些心思、这些时间要是用在备考上,估计结果会不一样。

3、没有做好总结、找对方法。

总结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不管是司考还是法考,归根结底还是一次考试。过去学生时代,经历了周考、月考、季考、期中考、期末考,各种考也都是在课后题、习题、家庭作业、假期作业等各种试题的慢慢锤炼打磨后的一种验收。但我却忘了这些,忘了两次失败的教训,仍然执迷于看教材、懂原理,没有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说,题量远远不够,难以对所学作出及时的检验与补缺,加之法考改革增大了习题的难度,导致读题慢、题感差、准度低

说完3次惨败,最后必须讲讲让我兴奋得难以忘怀的第4次参考,即2019年入新职的在职考。这里,我不能再光讲问题了,毕竟这次如愿通过了,先讲几点体会。

1、时间就是分数,付出才有收获。

3次参考经历,让我深深懂得:对大多数人来讲,哪有“奋战一个月就能顺利当过儿”的神话,唯有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会看到胜利的曙光。从5月某日(具体记不清了)开始,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平时每天坚持学习8-10小时:平时早上6点到8点,中午12点半到14点,晚上18点半到24点(中间去除路途等其他后大概有4个半小时),周末基本上在10-12小时。客观考完到成绩出来中间休息了7天,备战主观那一个多月,仍然在岗在位,但学习时间比客观更紧张,当时就想,一定要一鼓作气,宁肯掉皮掉肉一个月,也不能再熬下一年的苦。备战主观那一个月,在客观题准备周期上再加码,平均多学1-2小时,可以说付诸心血,连晚上做梦都在背记理论。我想,没有这么多时间的付出,肯定是难以企及的。

2、坚持不懈,不怕反复。

“过儿”绝不是随随便便、敲锣打鼓就能成的。备战法考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多少部门法、多少法条、多少题库,过来人都懂。如此繁杂琐碎的内容,记忆力再好,估计要想记住用好也不没那么简单,更何况我们大多数人的记忆力都是普通的。人都有一个记忆、遗忘、再记忆、再遗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又是极度痛苦的。老钟讲民法时常说,他的方法就是“repeat、repeat、repeat”,细细想来,确实很有道理,熟才能生巧。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我看了瑞达精讲、精粹、主观题、主观突破、主观冲刺的每一个免费视频,并与之配套地从学法网下载了相关的文字课件,做了真金题、168等题,也在学法网的题库上做历年真题。但导学、法律法规两个阶段,因为时间原因没有看。同时,对老师微博上的知识点及时学习,特别是主观题阶段,看凤科大帝微博更新的案例分析,很有收获。可以说,重点知识都来回了好几遍。我跟的几位老师讲的不错,考点、重点讲的很细、很透。

3、一鼓作气,善作善成。

关于这一点,我想有两层意思:一方面,个人觉得,不论功劳大小、多少,这次的顺利通过离不开第3次参考的铺垫。尽管离上次考试相隔8个月,但大体教材相同、授课老师相同,跟着也比较适应,过去忘记的知识捡起来也较快,对备考而言是有利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准备时间较晚的影响,趁热打铁、再接再厉也很重要。另一方面,法考改革后,只有通过客观才能考主观,尽管客观能保留一年成绩,但这种再次备考,无论对心理还是生理来说,压力都是巨大的。身边一位朋友,法考元年比我幸运,过了客观题,但来年再战主观却仍然失败,与他通话时能切身感受那份还得重新来过的痛苦与辛酸。行百里者半九十。特别提醒,客观通过只是持续奋战、加紧再战的新起点,必须咬紧牙关、一鼓作气、坚持到底

当然,通过了不能说就没有问题了,有些问题至今还让我有些后怕:一是下定决心参考的时间还是晚了点,导致复习备考时间过紧,不少知识点有漏洞,特别是商经法;二是态度还不够坚决,主客观冲刺时还是应该请点假,全身心脱产投入;三是练题数量还是不够,特别是主观题,上阵显得仓促;四是劳逸结合不够,锻炼不够,付出了腰椎间盘,但好在没到很严重的程度,也没影响思维,反倒因为早早的被痛醒而增加了学习时间,但不得不说,备考是一场拉锯战,身体是本钱,考场的竞技状态直接关系此前数千小时的得失。

最后,我想奉劝那些心怀侥幸的后来人,法考靠的是硬本事,靠运气、奢求老天眷顾,终究难以圆梦,要知道,每年都有几十万考生,老天哪能顾得过来

如愿正名,尽管来得晚了些,但终归来了,感谢培训机构,感谢老师,感谢学法网。

不再赘言,但求这只言片语能为你带来些许帮助。
1

赞一个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已有8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cool 2020-3-9 18:35
法考做题,真的很重要
引用 asabrina28 2020-3-9 21:02
过了就好
引用 suzhaoqian 2020-3-9 21:20
一句话,动心忍性!
引用 qhd7880236 2020-3-10 00:26
过了就好
引用 任瑞利利 2020-3-10 07:03
不错
引用 200小时过法考 2020-3-10 14:38
可是我真的非法本,三大本没看过,某培训机构教材看了了一遍大约二分之一,视频看了一遍,不到三分之二。考试容易,赚钱呢,哎!
引用 woshihh791830 2020-3-11 11:04
做律师才是真正的考验

相关阅读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签名!
  • 2368文章
  • 0收听
  • 3121听众
关闭

学法网【今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法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