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法治搬运工
近日,江苏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法院、检察院多个助理岗位无人报考一事被多个媒体纷纷报道,并据此得出“法院、检察院失去吸引力”的结论。不可否认,法检两院因工作量大,薪酬与工作强度不成比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生的选择。但我觉得,这并不代表法院、检察院已失去吸引力。 相关阅读:江苏84个法检助理无人报考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真正影响了两院报考率的原因,并谈谈青年法官、检察官如何稳定地走好自己的精英化之路。鄙陋只见,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一、无人报考的法检职位 首先,我们一起看看网传的无人报考的法检职位到底有哪些? ![]() 二、无人报考的原因分析 如果简单地看上表,大家几乎都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法院、检察院不吃香了,大家不愿报考,更深入一点的可能认为法院、检察院的助理工作被考生们所抛弃,无人问津。 但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真实的情况: ![]() 这里我们就不一一枚举了,想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同一个法院、检察院,其他岗位并不是没有人报考。 接下来,我们仔细查看了几个无人报考的岗位: ![]()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问题所在,核心就在于报考条件不一样,在助理的岗位中取得司法考试A证是基本条件,而且在专业中又限定了“法律类”,两个条件排除了广大的考生,从实际上提高了法院、检察院的报考门槛。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法院、检察院所设定的报考门槛本身就是精英化之路。 三、精英化之路有多远 如果本文到上面一部分就戛然而止,我想所谈的仅仅是很肤浅的现象,并没有太大意义。今天,我们真正想说的是,法检两院只是个平台,有没有人报考不是我们需要去关心的,因为我们相信没人报考的原因不是这个平台有问题,而是起点太高。但我们忧虑的是,高起点的青年法官、检察官如何继续走好未来的“精英化之路”。 为什么我会有这个忧虑,实在与公务员系统的一些弊病有很大关系。 我记得“罗辑思维”里的罗胖曾经说过:“体制内的人命运其实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你再努力,还得遇到个看你顺眼的领导。遇到一个好的领导,你一顺百顺,遇到一个跟你不对付的领导,就算你有逆天的本事,你也得低眉顺眼的夹着尾巴做孙子。” 正因为此,我见过一些体制内的朋友,包括法检两院的朋友本身很有才华,仅仅因为领导的喜好,不得舒展报抱负,郁郁不得志,及至年老,完全没有当年进入法院两院时的风华绝代、才华横溢,实在是非常可惜。 我印象中有一篇文章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姑娘顺利地考进了法院系统,但她却很郁闷,不习惯单位皮笑肉不笑的环境,不屑于发短信向领导表达不走心的祝福,慢慢地走进了一个自我封闭的怪圈。直到有一天,她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就是在下班时间将自己工作、生活的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后来,她也有一万多人关注了。后来,她又利用下班的时间自学了主持人资格证、会计师资格证等等,因为能力的提升,她一直给自己保留了一条精英化之路,直到现在,虽然还在体制内,但她走得很好、很平稳。 有时候,我看到法检两院的一些朋友经常迷茫,甚至一些人为了升职沦落成人格上的奴隶,实在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这些人,都是法检两院精挑细选的高素质人才,何以“泯然众人矣”,无非是在职业道路上失去了自我。 其实如何继续走好精英化之路,罗振宇先生在三年前创立逻辑思维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不要去当什么硬盘,因为它被装在了主机里,要当U盘,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是啊,这就是问题的解决思路,当你有了足够的能力和技能,自己能够成为一个随时插拔的U盘的时候,还会在乎工作环境对你的影响吗,你还会从一个精英沦为庸碌之辈吗? 法、检两院只是一个平台,是一个建立在精英化起点基础上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存的权力,但平台也有优胜劣汰的机制。你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只U盘,你就保持了随时离开的勇气,永远不放弃精英化之路的能力。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不是一个自由的U盘,建议你从以下途径寻找: 1、找到自己的一项爱好,是真正的爱好,而且不需要法检系统平台支持的爱好,比如书法、比如音律、比如写作、比如阅读,甚至是一个网络游戏。 2、精益求精,将上述爱好持续强化,工作之余不断提升自己爱好的可容度,直至成为小小的专家。 3、这时候,你就拥有了一个自带系统的小小U盘。获取更多法律行业精彩文章,请下载学法网APP或访问学法网(xuefa.com) |
最新评论
律师算个卵,就一做生意的,大多不咋样,做不下去的多的是
律师做不下去的人,的确蛮多的,但是有些人就是不喜欢一眼看到头的日子
律师做得好的也大有人在,而且自由,不像法院检察院的总在领导面前装孙子
江苏会有经济不行的县么?这几个县有大半是百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