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我想说的是:没有秘笈,只有忘掉结果后的认真和努力。 进入正常复习后很重要:不玩手机、不刷微信微博、学法网也不上、不应酬(除了跟孩子有关的以外)、尽量不外出。每天记录自己的复习时间,给自己一点压力。我大概总复习小时数在1500小时左右。 下面是我对2017考友的一点分享。 ![]() 一、背景: 40岁,法律小白,过往的HR,现在的全职妈妈,两个孩子分别12岁和6岁。Full-time的教育背景止步于高中,那是1993年,我的专科本科都是边工作边读书拿到文凭和学位。专科专业是英语、本科专业是历史,教育背景跟法律基本没关系。 2015年8月离开公司,9月去青藏走了一趟,此后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鉴于外企现在的就业前景并不好,想不被迫退休,就要有专业技能,11月听说非法本将来可能没有机会参加司考,于是决定参加司法考试。那是2015年11月底。 二、过程: 在学法网上逛一圈,下了淳于闻老师的法理课件听了一遍,然后听说了就在网上买了学习包,接着又报了周末班课程。2015年12月折腾先修课,差一门民诉还没结束,周末班老师就提醒不要在先修上花时间了,然后开始了刑法的征途。 2016年1月结束时才仅将刑法总则部分完成。2月份想要学完民法和行政法,适逢春节,孩子整天闹腾要玩耍,大概浪费了5天时间,虽然没有学完,但无论如何这两门课总算了开了头。 2016年3月12日,周末班开课了。我周末班从不缺课,面授时尽量将老师讲的内容消化完毕,非周末的时间复习老师讲授的内容并且按照自己的进度继续其他比如刑法民法刑诉法民诉法等的学习。 到了2016年6月份,周末班的课程第一遍基本完成了。我感觉自己依然糊里糊涂的。开始刷第一遍银色真题集,错题比对题多多了。 暑假里,我母亲从家乡来到广州支持我考试,我就每天背着一包书在图书馆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五点。 8月底9月初,9天冲刺集训。老师们出的题都特别变态的难,错题率高得一塌糊涂,以至于很多同学都想放弃考试。 朋友们可能会说,你全职当然时间比较多,事实上并非如此。我每天能挤出来的时间大概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老大生初中、老小升小学、日常照料,当妈妈的一样都不能落下。我老大的初中在6月底定下来,老小的小学在6月初定下来,心里才一块大石落地。 三、方法: 笨人就用笨办法。 刑法难,我就用Excel表格进行比对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传统理论、张教授的理论等等。总则的理论关联性理论性都很强,我完全无感,就认真用思维导图把一个个理论点用mindjet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一棵大大的理论树。 刑诉难,我就对着杨雄老师的教材把法条一条一条读,刑诉法、高法解释、高检规则,一个都不放过。 民法难,我就把老钟上课的笔记再整理一遍,然后厘清中间各种知识点。 其他行政法、民诉、法理、商法都参照以上的办法。 我喜欢读法条,只要有时间有可能,我总会翻出法条读一读。司考法典是我书包里的必备书籍。 四、老师: 民法——老钟/方志平(老钟绝对无疑的好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他都尽力做得很好。方志平把握考题方面好像很厉害),民诉——郭翔/韩心怡(郭翔段子太多,但真能帮你理解民诉,我怕记得段子记不得知识点所以后面119阶段我跟韩心怡),刑法——刘凤科/蔡雅奇(刘大帝绝非浪得虚名,我刑法入门全靠他的讲授,蔡雅奇的干货可能对法本的同学更合适),刑诉——杨雄(非常喜欢的老师,这么一团乱麻的刑诉他能整理讲授的清清楚楚),商经——嫣梦萱/李晗(两位都是美女老师,都喜欢),理论——宋光明(特别不喜欢宋老师那急迫的声音,但是我的卷一考得真的很好,116分),三国——殷敏(冷,清爽),行政——徐金桂(大脸汉子,好老师)。 以上,可能对末代司考的非法本同学更有用。希望大家一考而过!阅读更多司考攻略,请下载学法网APP或访问学法网(xuefa.com) |
最新评论
IPad下载Mindjet, 打开就直接用,不需要任何附加学习
我觉得完全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我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只追求通过考试。我跟自己说学到的每一点知识都是自己的,做HR,懂法律也不不懂强,对不对?
所以为了不要真的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考完试我差不多重修法律专业和实务的课程。在努力,自己无愧无悔就好了。
谢谢你的评论!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本人非法本零基础,考司考的原因很单纯就是旁边有人考,闲来无事和他一起看书,就这么通过了,算算就花了几百块钱买了一个学习包.
你真厉害!我考完司考再学法学课程发现其实真不容易,我学进去了之后感觉法学还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不知你感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