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你有一份考前指南,请签收~ 法考一共8科,所以时间的安排格外重要。 01 模拟考试状态,调整生物钟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上午下午各3小时。 上午:8:30—11:30 下午:2:00—5:00 首先,现阶段我们需要根据考试的时间,调整自己的生物钟。 因为只有保持在考试那3小时内,我们的头脑是最清醒、最活跃的,才能以最好的状态发挥! 特别是法考、高考记忆量都很大、很要求头脑的清醒度,这点就尤为重要了。所以我放在第一点! 请小伙伴们务必重视起来,作息时间和考试时间不符的,要赶紧调整适应了。 02 全面复习,每科都要天天见面 法考8科,高考6科左右,科目其实都非常多了,知识点也多。 如果整体复习完一科,再去复习另一科的话——亲身试验过,当时是感觉记忆非常成体系、非常熟练,但学完另一科的时候,我就发现前面几科已经很生疏了...... 所以,每天必须保证8科都见面!车轮战术,做到天天见面,每天都过一部分8科的知识点。 (下文会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参考的,不要着急,认真看完) 03 真题为主,以题带点 这个阶段,各个机构的模拟题、课程都是铺天盖地而来,这就要求我们有选择适合我们的课程的能力了——选好的课程、制定好方法,是高效安排时间的必要前提。 这个阶段应该以研究真题为主:一方面熟悉出题的套路,最重要的——以题带点、以点带面,从真题出发,最高效地全面复习知识点。 然后这个阶段是把书读薄的过程了。厚的、基础的精讲基础教材就不要作为主要的复习资料去看了。但,注意!我不是说不看基础,是说,这个阶段,一定要抓重点掌握了,不能停留在基础阶段,要捞干货记忆了。 所以,我是自己先做真题(因为5—7月份其实已经看过两遍真题了,所以这遍会很快,大家根据自己掌握程度而定),然后听老师讲解(我听的厚大老师讲真题,因为每科一共8节课,个人感觉精炼又全面。大家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机构就好。)。一天8科,每科听1节课。 最重要的是:听完真题之后,一定要自己对照教材查漏补缺。(我看的119,就是选择比较精炼的教材就好啦。) 比如,听《国际公法》的时候,有一道关于“缔结加入条约”的题,我感到陌生。那就一定要停下来,去翻书(或者看自己的笔记,随意啦),把相关知识点都再次记忆一遍。 总之,刷题不是目的,真题模拟题都那么多,永远刷不完的...目的是用真题来查漏补缺,查找复习自己不熟练的知识点,然后复习这个知识点所在的二级标题所有知识点(二级标题,就是我制作的提纲里,知识点所在的章节,就是指书里知识点的相关体系啦)。 刷1题顶10题!这样自己不会的才越来越少,心里越来越有底! 04 不忘大框架,才能添砖加瓦 万丈高楼平地起,知识点还是要放在知识框架中去记忆的。 上面说了,每天听真题,8科过一遍,查漏补缺。 但注意,不要零散记忆知识点,因为那样特别容易忘。放在体系里记忆,把握法律的逻辑,理解了才不会忘。 所以,做完真题,就翻翻书,看看每章的标题,捋一遍知识体系。 然后想想做真题的时候,那些不熟练,重点记忆一遍。这个过程应该是很快的,因为前期都精读过几遍了。 05 对比记忆,重点把握不同点 因为法律很多都比较相似,对比记忆能够重点突出,避免混淆。 比如民诉VS刑诉VS行政,相似的地方还是大部分,熟悉一个其他的也就大部分熟悉了——但是,考试嘛,考的就是容易混淆的不同点。 这就要求我们有对比分析的能力了。通过做真题、看精讲教材,把握考点——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多对比。要不然看了半天都记混了,等于没看。 因为这篇文章讲得主要是方法,篇幅有限,我就先不写易混点分析了(有需要的以后整理吧)。 06 把握法律逻辑,切忌死记硬背 最后一点,但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要死记硬背。 知识点这么多,当然需要刻意记忆(就是还是要有记的意识)——但应该是在把握法律逻辑的基础上,理解记忆。 不然就算光靠背诵,把考试过了,实务中应用还是没法把握,又要从零开始。还是就是,现在考试越来越注重案例化的考察,很少考单纯记忆的东西,所以光背书、背知识点,肯定是不能适应考试了。 之前刑诉思维那篇文章里,我讲了“代入感”思维。看真题、查漏补缺记忆的时候,同样要有“代入感”,题干中的案例,其实就是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多思考法条背后的原理(真题课的时候,大部分原理老师都讲了,所以跟着老师就好,课后记忆的时候再自己思考思考,加深一下印象)。 特别是民法、商法这些,和生活联系特别紧密,法律本来就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呀。 =时间安排表(参考)= 好啦,你们心心念念的时间安排表来了。这是我复习的时候用的,仅供参考。还是要按照我上面说的5条注意事项,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去高效地安排好时间呢~复习安排上,注意科目的穿插。 原则:记忆性的、自己最不熟练的科目,放在早上记性最好的时候。 自己熟练的科目,复习就快一点;不熟练的,安排付出时间多一些。(表里是按我的熟练程度安排的,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就好) 总体安排:实体法和程序法穿插、记忆性和理解性的科目穿插。 流程:看真题——查漏补缺+总结——再看下一科真题——再查漏补缺....——睡前过一遍错题、梳理一遍知识体系 好了,放上时间表,仅供参考: 2018年法考 8月11—8月26每日时间安排表(参考) 6:00—7:00 民法真题+听课 (因为我民法最不熟练,所以放在早上。我用1.8倍听,一小时看一节课) 7:10—7:35 过一下不熟的知识+吃饭 8:30—9:30 三国真题+听课 (或者你早上记性好看三国这些记忆类的,都可以) 9:40 过一下不熟的知识点 10:10 看刑法真题+听课 11:00 查漏补缺 11:30 理论法真题+听课 12::30 查漏补缺+午休 14:00 民诉法真题+听课 15:10 查漏补缺 15:40 行政法真题+听课 17:00 查漏补缺 17::30 刑诉法真题+听课 18:50 查漏补缺 19:30 商经法真题+听课 20:40 查漏补缺 21:30 总体整理一遍今天的错题 22:30 看书,睡前过一遍各科知识体系大纲 原则 :熟练的科目复习快一些,不熟练的就安排时间多一些 —END— 祝大家高效复习,一考而过~ |
最新评论
谢谢小伙伴!有用就好呢!
现阶段一定要好好做真题呢,多做几遍。至于是不是必须听课,看你自己习惯呗。我个人觉得真题课,里老师边讲题边带着系统复习,特别好。
看个人情况了,我从小是这个作息习惯
这个具体时间我说了是仅供参考呢,重要是把握原则。我从小就是这个作息,不熬夜,早上5:40左右起,晚上22:30睡觉这样子。
这个作息倒是没问题,只是所有的时间除了吃饭都在学习,这个还是挺有难度的。能做到的,估计也就都过了
谢谢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