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序 前几天,凌晨三点多睡不着觉,就翻开了自己的有道云笔记,一篇一篇的翻阅自己写过的东西。看到2017年司考自己做的笔记,回忆起去年司考的点点滴滴,一时有感,就在学法网上发表了一篇《无论走的快慢,坚持到底,你就是走的最快的那一个》的文章。好多法考小伙伴留言说,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笔者幸甚。一篇行文杂乱无章的随笔,对读者有所启发,而非浪费读者宝贵的学习时间,这是对笔者最大的肯定。 笔者的学法网用户名是手机号,有些眼力非常好的小伙伴联系笔者,想借阅笔者的学习笔记一观。笔者在此只能说:个人的学习笔记仅仅适合一个人,那就是笔记的作者。道理很简单,学习是一件个性化极强的事情,每个人在学习方面,薄弱点、领悟深浅、学习习惯等等方面都是有很大差异的,看别人的笔记,往往事倍功半。 很多人认为,在法考的备考中,不适合记笔记,理由是法考的学习量非常大,记笔记非常浪费时间,法考学习之道是重复,不断地重复。笔者认为,此言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过于偏颇。记笔记的过程,难道就不属于对知识重复的过程吗? 也有很多人认为,记笔记是必需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单纯看看书,简单划划某些知识点,做题还是一塌糊涂。为什么?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教材上的知识是别人的,你拥有了教材,但是你没有取得相应的才能。 学习笔记是有必要作的,但是如果找不到适合自己学习的作笔记的方式,那么做笔记会浪费你大量时间,与预期目标是背道而驰的。笔者在作笔记一道上,走过很多弯路,但终归是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方式,修成了司考的正果。笔者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为了和大家分享一下做笔记的方式,另一面也是为了对2017司考的学习之路做最终总结。 笔者在接下来的正文中将全面展现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读者可以感觉到:笔记,对整个学习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其功效妙不可言。 但请各位读者切记:笔者的记笔记的方法,仅仅适合笔者一个人(笨+充裕的学习时间+不跟辅导班的进度+DIY自己的学习之路),希望诸位能根据本篇文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笔者的学习模式 ★司考资料:每个部门法确定一本教材性资料(从系统强化用到上考场之前),辅之真题和学习笔记,其他资料(119,精粹)中需要提炼的内容补充到这本教材型资料中,最后两周,每个部分法的背诵阶段,手里只有八本书,一科一本书。 民法:《钟秀勇讲民法》+刑法:《刘凤科讲刑法》+行政法:《119》(注:三四月份开始复习,学行政法时用的是16年的119)+民诉法:笔者自己写的民诉法教材+刑诉法:《左宁讲刑诉》+商经法:《鄢梦萱讲商经》+三国法:《杨帆讲三国》+理论法:《瑞达精粹:宋光明讲理论法》+知产:《钟秀勇讲知产》 所有的辅助资料,即学习笔记+真题,围绕主教材展开。 ★学习阶段: 【系统强化阶段(第一阶段)】 哪个部门法先学,哪个部门法后学,自己定,无所谓。 八个部门法,我的学习遵循一个模式:预习教材→听课+记笔记(需要记笔记就暂停课程音频)→学习一章做一章的真题(分类真题) ☆笔记的作法 第一种笔记——框架笔记。八个部分法,八个笔记本,只列知识框架,作用有二:辅助阅读教材+合上教材回忆知识点。 ![]() ![]() 第二种笔记——知识点笔记。遇到特别难理解的知识点,特别不好记忆的知识点,将这样的知识点做成表格、框架画在一张纸上,然后裁剪成合适大小,贴在教材的相应部分。 ![]() ![]() ![]() 第三种笔记——原创教材。这个笔记很特殊,是笔者学习民诉时,自己写给自己的一本教材,一共七万多字,根据《戴鹏将民诉》,用自己喜欢的体例重新编排知识点。这本教材,拿来直接就可以背诵,而且整合了大量的民诉真题之做题技巧与陷阱。这本笔记上的虽然是根据名师戴鹏的教材写成的,但是有很多笔者原创的法律思维导图(再审的主动启动与被动启动,案外人执行异议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对比),这些思维图对于掌握民诉法中的难点,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俗话说,有图有真相。 ![]() ![]() ![]() ![]() ![]() ![]() ![]() ☆真题 这个阶段,只用分类真题,学完一章节的知识,做完一章节的笔记,以该章节的真题巩固。 ☆该阶段学习时间 因为需要做很多笔记,学习进度是比辅导班进度慢很多的。辅导班上完了系统强化和真题精讲,我的系统强化阶段才刚刚完事。但是笔者敢说一点,此阶段的学习效果,比相当一部分单纯跟辅导班学习的同学,效果要好得多。 【查缺补漏(第二阶段)】 系统强化阶段完成之时,司考大纲以及各大辅导机构的冲刺书籍(119、精粹、小绿皮这样的知识表格汇总类的书)就出版了,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司考大纲和当年三月份全国人大开会修改的法律,结合辅导机构的冲刺书籍,将修改的和新增的内容补充到每个部门法的教材中。 例如,2017刑诉,新增了一个电子证据的司法解释,我把小绿皮相关的知识表格裁剪下来贴到刑诉法教材相应的部位。 ![]() 【历年真题摸底(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相对简单。就是拿着历年真题,根据司考考试时间,两天自我模拟考试。用一天——一天半的时间,批改试卷,将做题的心得补充到每个部门法的教材中。 我只做了四套历年真题,均考到了420分以上(卷四根据标准答案严格打分)。这个分数有很大的水分,因为很多真题在前两个阶段已经反复做过了。但是也只考了420左右,而不是500以上,就说明自己的学习远远达不到所谓的炉火纯青的地步,不值得骄傲。 【背诵:厚积薄发(第四阶段)】 这个阶段,毫不夸张的说,“精神上极度亢奋,心理上极度害怕,生理上极度疲惫,学习上特别轻”。 所谓“精神上极度亢奋”,就是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准备,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心态非常乐观,知道自己不出意外必过2017司考。 所谓“心理上极度害怕”,也许就是期望越大,就会越害怕失望,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万一出现意外没有通过,到时候我可能都不会哭,直接爬到泰山顶上跳下去。 所谓“生理上极度疲惫”,最后两周时间,白天不喝水,喝什么?只喝咖啡。晚上过了24点,直到凌晨两三点,一点困意都没有,但是生理上已经感觉到自己真的很疲惫了,如果没有极度亢奋的精神吊着这口气,可能早就撑不下去了。考试前一天晚上,第一次吃了安眠药,结果,睁着眼睛到天亮。 所谓“学习上特别轻松”,可以想象一下,每一门部门法,所有的知识、所有的做题技巧、所有的记忆窍门全部浓缩在一本书上,眼前没有书山题海,只有一本书,一杯咖啡,一盏台灯,一个消瘦却不孤独身影陪伴着你。书山题海的压力,在前三个阶段,你已经经历过了,甚至比很多人经历的更多,此时,正是“厚积薄发”的时候。 二、坚持到底就是胜,此言诚不欺我也 2017司考,392。 笔者对自己说了一句话:兄弟,幸不辱命! ![]() 本来又想写一些鸡汤文,考虑到我在学法网的上一篇文章《无论走的快慢,坚持到底,你就是走的最快的那一个》已经写了大量的鸡汤,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其实,反思自己的成功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所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笔记,而是:我,坚持下来了,在周围全都是“做笔记浪费时间不会学习“的质疑声中,坚持下来了,在最寒冷的冬夜,在最酷热的夏日,坚持下来了。 学习方法?学习笔记?学习效果?没有”坚持“这个前提,其他的利好因素都是白搭! 三、学习笔记的作用 我在学法网写这篇文章时,我觉得笔记的作用就是:将别人的知识转换成自己的才华。但是随着回忆的展开,我去掉了这句话。因为,如果你不会记笔记,你的笔记会从框架一直写道抄书,你会觉的什么都不会,什么都需要记在笔记本上。 这是我2016司考时,写的民法笔记。 ![]() ![]() ![]() 当我从第一阶段回忆到第四阶段,2017年的整体的心态变化是这样的:信心十足的开始复习→犹豫不决(总是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否正确,毕竟笔者的第一阶段进度很慢)→有点底气了(历年真题检测自己,效果还可以)→很开心,异常自信,越学越轻松 就像之前说的,所有的知识和记忆法门都集中在一本书上,避免了书山题海的心理压力,而我自己创作的法律思维图、记忆窍门,都是根绝我自己学习的习惯而创作的,别人背诵五遍的知识点,我背三遍就记熟了,而且不怕遗忘(自己创作的东西,遗忘还是很困难的)。 一点一滴的积累,自然第四阶段,厚积薄发。 因为上传图片数量有限,我书上贴的知识点笔记,数不胜数,无法全部展现出来。 脑海中,灵光一现:学习笔记,对你复习考试的作用,就是——画龙点睛! 第一类笔记,是框架类笔记。在第一次拿起教材时,繁杂的知识体系(民法、刑法犹甚),让自己无所适从,学一章忘一章,前后知识联系不起来。这种框架笔记,很轻松的将本部门法的框架引入脑海,学习后边的知识,脑中就会调动起前面知识来相互联系。 第二类笔记,知识点笔记。很多知识点,分支甚多。比如,三国法中的”法律适用“,各种情形横出不穷(有时甚至想骂一句,外国人哪那么多事事,讨厌),稍微一整理,辅助记忆的效果特别棒!有人说杨帆老师的三国法内部讲义也有这些表格,但是别人的知识体系不适合我自己阅读,所以我转换成自己喜欢的体例,更容易记得住知识点。 学习笔记,最基础的作用,就是辅助你阅读教材,辅助你将别人的知识点进行消化,以期转化成自己的才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笔记犹如画龙点睛,一点,你的学习视野将如腾龙翔空般的开阔! 这,就是学习笔记的妙用。 第三类笔记,大家看看即可。设置了一个百度网盘分享链接,大家随意取之。毕竟,大量的知识体系都是名师戴鹏的东西,虽然有我自己的原创法律思维图,但如果能帮到大家,笔者很开心。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Glnuli7YDiWX57NdslMHQ 密码:h4xu (百度网盘链接分享有效期限只有七天) =纠结了很久,要不要分享,毕竟七万多字,一个字一个字打,一个表格一个表格的画,为了写出三撤之诉和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思维图,花了我两天时间,反复改图,反复查看教材进行校对,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正如“科学本身是没有国界的”这句话一样,法律规定本身也没有版权归属。所以,我决定,分享出来。 四、结语 2017司考,结束后,一直想对自己这一年的学习做个总结,只是懒,所以拖到了现在。 有人问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吗? 我说,不是,我最大收获,是通过司考的磨练,让我懂得“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是比真金白银还真的真理,让我改掉了很多不良习惯,让我从只会玩游戏的宅男状态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让我养成了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才是我司考最大的收获。至于那本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那是付出十分努力的必然收获。 最后,谨愿学法网上参加2018法考的小伙伴们,都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结果! 对了,还有一句话忘说了:笔者字不好,大家可不要笑话我啊(*^_^*) |
最新评论
谬赞了,互相学习!
其他的笔记。。。。。。要么是写在笔记本上的知识框架,要么是贴在书上的知识记忆窍门,没办法停供啊。。。。只有民诉是我正儿八经电脑打出来的文档
谢谢!
我这手臭字,怎么可能是萌妹子呢
《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中,贾宝玉和甄宝玉对话中说:“世兄谬赞,实不敢当。弟是至浊至愚,只不过一块顽石耳, 何敢比世兄品望高清,实称此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