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举一个云南小城市最近30年来律师人数变化的例子,也能反映很多趋势,并从个人角度进行一些推测: 截止1990年LJ市共有律师九名; 截止2000年LJ市共有律师十九名; 截止2010年LJ市共有律师五十三名; 截止2015年底LJ市共有律师一百〇二名; 截止2016年底LJ市共有律师一百一十名; 截止2017年底LJ市应有律师一百二十九名。 LJ是一个总计人口100多万的小城市,上图是LJ1990-2017年律师人数变化一览表。 1990年至2017年底,YN省LJ市执业律师由九名增加为一百二十九名。其中2000年至2010年增加执业律师三十四名,增长率为121.42%;2011至2015年增加执业律师四十九名,增长率为92.45%;2016年至2017年的增长率则为26.47%。如果总体计算2011至2017年的增长率,则为143.39%。 以下是详细的数据分析: 根据执业开始时间对LJ市的执业律师进行划分, 则1990年之前开始执业(包括1990年在内,本文中的之前都包含本数在内,不再累述)的律师共有九名; 1991年——2000年(包括2000年在内)期间开始执业的律师共有十名; 2001年——2010年(包括2010年在内)期间开始执业的律师共有三十四名; 2011年——2015年期间开始执业的律师共有四十九名 2016年开始执业的律师共有十四名; 2017年开始执业的律师共有十九名 考虑到一名律师执业的时间可以很久(并且律师行业缺乏退出机制),由是观之,则有以下几个推测: 第一,中小城市基础法律服务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新执业的律师处于一个不断的比之前激烈的竞争更激烈的环境之中; 第二,由于2011年至2017年新增律师的增长率为143.39%(也就是从五十三名到一百二十九名,增长了一倍多),量变引起质变,如果基础法律市场的规模没有同样速度的增长,传统的老带新、顺其自然律师成长模式也许正面临挑战,因为新律师后续2010年之前顺其自然过来的案源未必会在2015年之后那么顺其自然了,特别是中端法律服务市场案源的增长往往会被2010年之前执业的五十三名律师所占据,所以相比老律师成长的事半功倍,2015年之后新律师的成长往往会事倍功半; 第三,律师行业的二八法则会是长久的趋势,而支撑这一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2011年至2017年的七年间律师人数倍增,而律师职业自古便不是一个对新人“友好”的职业,所以有很大可能大量的新执业律师在日益充分竞争的法律服务市场中日益难以摆脱八成人数二成收入的尴尬地位。由于本文主要是对中小城市执业律师人数和律所律师人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故而提出的推测都比较不乐观。但直面现实不代表消极和悲观,所以要向诸君说明,对于新执业律师的机会和优势,笔者会在中小城市法律市场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中小城市律师发展趋势这两方面文章的写作中进行分析。 |
最新评论
认识的几个学长,执业三年多,年收入税后都在30万以上了。三线城市,一个大成分所,另外的本地所。
他们说现在律所都是中青年律师的天下了,创收绝对主力,一个中年律师带三五个年轻律师,一个团队年创收能达到200万很普遍。
三线城市这么高了啊
嗯,同感。危与机并存。
加强学习
律师更需要学习
提升自我
律师要提升自己
是的 作为特殊的商事服务业 其实就是这样 律师办案 从营销 接案 办案 结案 ;其实非常模糊,小城市往往是综合的混在一起,并不进行强调(也适合案源市场和之前的竞争形势),但其实营销 接案 和办案 结案 所强调的 所需求的侧重点是由差异的,但又是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 ,所以这方面其实是现在大争之世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