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我大学的时候读的师范类学院的法学专业,并不是热门。所以刚过二本线就考取了。没有名师,不是名校,更不是热门专业。学习也不算努力。 大三的时候可以参加司法考试了。那时候学校里也有一些机构组织培训。大约也就是1000多块钱。听一些类似于盗版的音频。感觉自己努力了,第1次考了298分。别人问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说是300分。 上大学的时候,老师总是向我们灌输一个思想。学法学一定要到检法。或者当律师。千万不要到司法局混日子。但总有一个前提,通过司法考试。我还记得老师说考过了,回去找她,她请吃饭。这顿饭好多年都没吃。 360分万岁的年份。身边有同学一次考过了。也没觉得有压力。直到大四毕业后。面临就业,才发现但没有证书的时候。连每个月200块钱的实习生岗位都是难得的。我清楚的记得自己投了很多份简历。跑了很多家律所。被很多律师婉言拒绝。那一年,我离通过司法考试还差11分。 当年我考试的时候,没有琳琅满目的书籍和培训机构,报班儿不到1万块钱,而且培训班的面试课程,录音和录像都是收费的。不像现在,很多机构APP全程都免费学。我记得那时候拿个MP3。每天听课件觉得自己很酷。然后毕业那年也报了一次面授课程。结果也没过。特别沮丧。 后来,我考了公务员,一边上班,一边坚持考司法考试,又考了三年,成绩忽上忽下,总是差十几分。(题外话:我觉得公务员考试比司法考试简单一些。复习范围小很多。成功录取有努力和幸运的成分。)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厌倦了这种周而复始的考试复习,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家人的催促下,我决定最后一次参加考试,无论结果如何,认了,不后悔。 破釜沉舟没有退路,坚持每天早起晚睡,听课即使有不懂的地方也继续听,真题以往总是做的断断续续,这次我认真的做了一套厚厚的历年真题分学科版,只做了一遍,根本没有时间做三遍以上。跟着机构的课程每天背书做题,吃饭睡觉反而是每天无关紧要的事情了,那时我只想要看看自己之前没考过是智商记忆力啥的真不行了还是方法不行努力不够。我不觉得这次自己多刻苦,但我考了402分。也许是之前的积累,也许是幸运,也许是努力够了。我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证书,证明了自己不是很笨。(这世界上真的有很多聪明人,但如果你够努力,司法考试可不是聪明人的专利。) 证书到手我就“收兵”了。日子和以前好像一模一样。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坚持,没有雄心壮志,也没有去找老师吃饭,没有去检法系统,也没想辞职做律师,戏剧性的,我真的在司法局工作。 但,日子一点也不一样,至于有什么不一样,只要经历过司法考试失败后又成功的洗礼后你就明白了。坚持考证一开始是不甘心不服输,后来就越来越像是想给故事一个好点的结局。即使最后没有成功,我尽力了才不留遗憾。当然,皆大欢喜的结局虽然没什么深刻内涵,利好也很直观,但确实是我这种普通人最朴素的心愿了。 |
最新评论
看来你听得不多
并不轻松。
当年的厚大,现在的瑞达。
下一步何去何从,应该会在体制内待着吧
司法局工作很忙的,党建 扶贫一样不能少,业务工作还得正常开展,人民调解还得给调解员发钱,人民陪审员还得帮法院选,人民监督员啊 都要弄,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现在又多了合法性审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事真多,还要面对各种汇报材料、工作总结之类的
同道中人!
嗯整合以后司法局的法律特征更明显了。
律师这块我还真不太懂呢
我也是这样想的,和我同一年入职的同学只剩下我没动,我是对司法局前景很看好的。
你是没上干社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