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18部分: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每个人在最艰难的时候,互相抱团取暖、共商对策、度过难关,一起挺过去的朋友、伙伴,都是最值得永久珍惜的。去年着手准备异地进京手续的过程中,在面试的申请流程、具体面试的准备及面试通过后的转所手续等环节,认识了不少朋友。其中,包括了此前提到的张律师,她是典型的东北女孩,做事雷厉风行、爽朗直接,和江南女孩的婉转含蓄、古典轻盈比起来,还是有明显不同。 以前在南方工作、生活,身边很少有北方的朋友。到了北京以后,恰恰相反,很难再遇到南方的朋友,基本上身边都是北方的同事。不过,真诚可以消除南北地域差异,所带来的交流阻力。我们一生中,会认识很多朋友,来自东南西北、全国甚至全球各地,多元化的人脉资源,才会让我们在事业上,获得更大程度的助力。 在准备北京律协异地进京面试考核的时候,对于面试规则、考核标准、注意事项,可谓众说纷纭,一时之间,这场即将到来的面试,充满了神秘色彩,加上此前北京律协修改了异地进京申请考核规则,如果面试考核不合格,再次申请考核的期限,从半年延长到了一年。也就是说,一次不成,二次再来,跨度至少为一年。如果失败重来,相信心气和信心都将经历巨大考验,真的还能再来吗?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年后,也许很多想法、许多事情,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于我而言,这是一次只许成功,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我和张律师反复讨论和研究,并多次模拟演练,对这次面试做好了精心准备。终于,我们先后顺利通过北京律协的面试考核,如愿成为了北京三万多律师中的一员。并商定在律所共同使用一个办公室,一起分担费用。在律所,我们都没有进入任何团队,选择做独立律师。换言之,我们都没有依靠,完全靠自己打江山。 可以预见接下来,张律师和我,都将经历艰难的一段岁月。正因为如此,我们也相互敬重。最近张律师有一个案件即将开庭,涉及到劳务款对账问题,她代理雇主,当事人不准备出庭,而对方是包工头,一旦带领其他工人到法庭示威,作为雇主方律师,人身安全必定难以得到保障,张律师本来准备单刀赴会,仔细分析以后,才发现此去,形势极为凶险。了解情况后,我决定陪同张律师出庭,至少多个伴,真的有人闹事,也不会那么吃亏。 案件审理地点,是在朝阳区法院位于东五环开往的一个派出法庭,早上九点开庭,我们提前一个小时赶到。被告方除了雇主,还有出租房屋给雇主使用的公司。这个案件其实很简单,原告是雇主找来的包工头,负责联系工人,给雇主装修房屋。原告认为雇主没有足额支付劳务款,要求补足差额部分。但是从原告提交的证据材料来看,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其主张。 审判长是一名女法官,非常年轻有气质,关键是素养极高。原告聘请的律师,是我做律师以来,遇到水平最差、最不尽职的律师,我甚至非常质疑他的律师资格是怎么考过的。当庭多次无法正面回答法官的提问,对自己的主张,没有任何有效证据加以证实。如此简单的案件,连基本的劳务款对账单,都没有去做,更别说如何证明我方要支付他们所主张的劳务款。从牌面上来看,简直惨不忍睹。面对法官的询问,支支吾吾、语无伦次,想让当事人解释,又不停打断,担心说错话,对本方不利。 法官本可以训斥原告及其代理律师,但她还是非常耐心地释明,并表示再给他们一次机会,重新搜集、整理证据,下次开庭再这样,不会再给时间。看到原告方狼狈不堪、自乱阵脚的举动,我实在是不忍心。但我只会同情原告,对于他委托的律师,我更多的是不解和鄙视。无论案件大小,律师一旦接手,都要尽心尽职,把案件做到极致,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而有的律师,为了一己私利,罔顾案件的形势,怂恿当事人草率行事,明明现有证据,所提主张很难得到法院支持,当事人在无法看清形势的情形下,贸然到法院起诉,从而面临极大困难,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遇到这类律师,不能获得当事人、对方律师、法官尊重,就再正常不过了。 做律师,不仅是为了获得财富,还要实现做律师的价值,从小的方面说,为当事人转危为安、排忧解难;从大的方面说,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社会不期望每个律师,都能成为救世主,但绝不希望看到律师给社会添乱。也许,我们在别人身上,才能看到最真实的世界。在现实中,希望多一些侠义,少一些邪恶。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