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初次接触法考是2019年1月,当时对法考的印象是天下第一难考,但因为身边通过了这个考试也大有人在,那自己也应该可以的。对法考形成的第一印象,虽如“珠穆朗玛峰”般可望而不可及,但心存敬畏也并非坏事,始终怀有敬畏之心才能砥砺前行。 现时代的法考,主要的科目有刑法、民法、刑诉、民诉、行政法、商经知、三国法、理论法。建议复习的顺序:1.刑法、民法;2.刑诉、民诉、行政法;3.商经知、三国法;4.理论法。至于跟哪个老师,每个人有自己的风格、习惯,所以不推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至于备考的方法,多请教已过的考生是合适的,他们是有发言权的;对于没有方向、容易迷茫的考生来说,方法论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主、客观题备考的“葵花宝典”。提醒一点,千万不要盲目备考,更不要陷入自我感动式的复习当中。如果你陷入自我感动式的复习,最终你输掉的不仅是时间,还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业规划。 在备考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畏惧、沮丧、妥协,这些是常态。但要及时的将常态化为变态,控制它们的影响力和波及的范围。打比方,你在做真题时失去了信心时,不要怕,回到讲义上来,好好的把知识点再理解一遍、熟悉一遍、背记一遍;然后再回到真题上来,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权衡各科,客观题阶段刑诉相对是最难的,你可以将最其作为突破口;当你把最难的一科搞定后,自信心自然提升了。所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法考是一场马拉松,身体状态也非常重要,不要忘了对自己健康的管理。这场马拉松起点会有弃权的、中途会有退场的、终点会有累垮的,你只要能够一直保持匀速前进,胜利自然手到擒来。个人锻炼方法是,隔天3公里跑,控制在15-16分钟内跑完。基本上跑步是我备考过程中的唯一的娱乐方式,也是提高身体、思维活力的好方法。备考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交际,没有节假日,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有一个字“学”。 以下为本人备战法考时间的5个阶段,供大家参考。 第一阶段 听课 听课的阶段从1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上旬。听课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知识点的理解,即知识点背后的原理,但应注意效率,尽量在听视频课的时把原理吃透。课后的时间主要用来推敲、背诵和记忆。我的听课顺序是刑法、民法、民诉、行政法、刑诉、商经知、理论法、三国法。 第二阶段 背诵 5月中旬左右,一定要把精力转到背诵理解上来,不能在听课上再花额外的时间,除非遇到了你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法考本来就是一个需要大量记忆的考试,背诵可以说是客观题以及主观题推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有时需要硬记,尤其在你对法律知识没有任何痕迹的情况下,你不得不记靠死记。例如,对于行政法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公务员的进转出制度,不记能行吗?你只有牢牢的掌握了知识点,如此,在做题与背诵的循环中往返才能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领悟,也能驾轻就熟拨弄其背后的原理。 第三阶段 做题 客观题,前期我把战线拉的太长,除了商经知、三国法,其余部门法基本上囊括了近10年的真题。这个方法,不建议采用,耗时间且不应试;建议同学做近7年真题即可。对于经过几次修改的诉讼法,不适合追溯太久远的真题,近5年真题即可。 对于做题初始,你会发现怎么做怎么错,既有记忆的偏差,也有理解的不到位。这时,不要怕。提高你的能力水平恰恰是这个阶段,越是不懂的,越要觉得兴奋,总比留在考场好。 做真题不能仅仅停留在,我哪道做对了,哪道做错了,而应对每一个选项的陷阱以及背后的原理进行推敲,真正弄懂每一个知识点。同时,不要将真题与讲义孤立开来,做题的过程也是背诵、纠正的过程,这是离主战场最近的地方,是法考的生命线。ps:点击进入题库做题 第四阶段 巩固 如行政法讲师李佳所言,法考最大的敌人是遗忘。因此,对错题、错点,分科目归纳整理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在最后冲刺阶段,时间有限,做好归纳整理工作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第五阶段 主观题 很多考生容易将主、客观题孤立来看,但客观题和主观题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存在竞合,而且是存在99%的竞合。因此,客观题的基础打好了,主观题的应试才能如鱼得水;客观题阶段应当扎实的走好每一步,不能囫囵吞枣,我的建议是在阅读讲义的同时,不要只盯着正文部分,有时脚注也有很多黄金。主观题阶段,主要是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将司法部的《案例分析指导用书》各学科的基础案例部分,自己写一遍(输入电脑),再对照标准答案进行纠正。对于主观题遇到疑难知识点,应当引起重视。因为对于主观题而言,客观题重在选对错,主观题重在说理,疑难知识点恰恰是主观题的主要出题方向。当然,在写案例的同时,不能忘了对客观题知识的回顾和整理。 零零碎碎敲了2000来字,如有冒犯的,还请谅解。 |
最新评论
谢谢
好的好的,ps里面的内容不是我加的
我是报了周末班,大概4千块,不建议以钱论课的价值,打好基础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