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2018年6月12日,我决定开始法考。 本科法学,出国读了个LLM,我的人生被家长安排的明明白白却又不清不楚,于是回国后对自己的事业规划迷茫不已,一不小心,进了银行工作,从事了3年的柜台工作,那3年,结婚生子不温不火迷迷糊糊的做着个小桂圆。 我先生一直说,我的人生太过安逸,永远在“有的选择”这条道路上闲逛。可能是因为生完孩子更有担当了,可能是被产后抑郁萦绕着,也可能是嫉妒先生事业上的风光,最后我决定重拾本专业。 一战备考的路,和大多考生一样,普通、辛苦。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带娃,娃睡了之后开始听课、刷题,一点一点把专业课捡拾起来。好在我是个幸运又勤奋的人,法考改革的这一年,我“意料之外”的以192分通过了客观题考试,又“意料之内”以105分败北主观题考试。放榜那天我哭了一个上午。现在想想真是蠢,仅仅3个多月的复习可以通过第一难考的法考,你不是智商超群,你也不是天选之子,凭什么呢? 于是,是否二战成为了一个问题。不战,可惜了已经通过的客观题,再战,又要开始1年打怪通关了。最后在家人的支持下,给自己2019年定了2个目标,生个二胎和通过主观题考试。 接着,2018年底开始做时间计划,选择备孕时间,为考试预留着时间,以便在七个月孕期妈妈最舒服的状态去考场。受孕如期,“意外”却不期而至、接踵而来,直接将游戏难度调到了地狱模式:我怀了个双胞胎,同时先生工作调动去深圳。不同于一胎的轻松,双胎双倍的孕反、腰痛、水肿让我在复习期间非常煎熬。双胞胎的容易“早到”,迫使我5个月开始就要边保胎边复习,坚持3个月后双胞胎果然早到。剖腹产后第13天,我依然决定去考试,出于一种坚持或者是一种执拗。人生真的很奇妙,有的事情,开始于漫不经心,却谢幕于精疲力尽。完成四个小时的考试后是持续一周的39度高烧。个中艰辛现在只能记录点滴。 我只是平凡法考生中的一员,感恩我有一帮全力支持我的家人,也想给备孕的、怀孕的或者奶娃的妈妈们一丝丝鼓励。 微博上有网友说,预产期离考试时间很近不知道还要不要报名?还有网友说,预产期前几天报名了一个考试,怕生了就没缴费。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想引用杜洪波老师的名言:干就完了。 ![]() 最后,愿每一个奋斗着的你们都能收获想要的结果!! ![]() |
最新评论
我选的是机考,我们地区是电子法条配纸质法条,我没背法条或者法条序号,我是先做完一遍,然后剩余时间开始翻书找法条依据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