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前天,我35岁生日,35岁,在体制内是个要命的年龄,还是个副科,想想过往,内心一片苍凉! 去年的法考,已经判了死立执,自己判的,无需司法部再去复核! 在职大龄理工硕士男,两娃爸爸,以前也算半个学霸,可去年主观题上愣是有种让人摁在地上摩擦的感觉。 太多不会,下不了笔,感觉过了客观,主观仍旧是那么大一窟窿。 痛定思痛,中年人的世界容不得沉浸在那种痛苦之中,既然失败,就一定要尽快投入二次战斗,这里也对一战失败做下反思。总体来说,个人感觉我主观题失败有下面几个方面原因: 一、考试时带有赌徒心理。 考完客观,留给主观题时间不到20天。以前朋友就告诫过我,商法跟行政法要选好(行政法更容易些),我傻傻的认为我商法学的还可以(其实客观我的行政更好)所以索性放弃行政直接一页没看,直接导致我在考场上6道商法一半没法下手(出题人逮着一个公司决议往死里考),反观再看行政,我明显能感觉到几道题都有做出来的希望,无奈后期一点没看,导致有种等死的感觉。 二、法条不熟悉 快考试了,我连高检规则全称都不是很清楚,所有的法条基本都没翻过,诉讼法简单看了看,直接导致很多题能在法条上找到的,时间原因找不到,说到底还是法条不熟,所以现在出题人也在考查法条检索能力。 三、动手下笔太少 那时以为客观不能过,真到了主观时却发现,时间严重不够,而且两者策略完全不同,就是把冲刺版课程听了一遍,背也没记住多少,真题基本就是没有正规写几道更别说批改及模考了,上了考场基本就只能回到“是”还是“不是”,后面说理就像便秘一样,怎么都出不来。 四、历年真题还有官方指导案例没系统做完 没做真题、没做完官方指导案例通过主观题的估计也有,但是作为一个非法本,大龄理工男,本身掌握的就不够全面系统,又缺乏练习,上了考场既没有技战术,有没有早期储备,大概率还是不行的。 五、效率低下,没有系统的计划 在职的,都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我开始的也不晚,但是总体来说效率不高,虽然后面还离职两个月,这两个月每天的有效时间也不多,连续战斗力学历记忆力还是差了很多,法考本身就是个磨人的事,后续很多杂念,没用的焦虑等。 中年男人,为什么要考法考,好好的世界500强待着不香吗?这个年龄的人,无需向别人诉苦,输了就是输了,说明咱的法律体系法律知识基础还是不够扎实,还需要一年再来夯实。 二战主观题,压力自不言说,什么也不要想了,跌倒了再爬起来,再拼他个1000小时。 1、行政与商法,我不敢再赌了,二者都恒重,考试时再去选择吧。 2、现在的主观题越来越琢磨不透,你不知道会考什么你不重视的点,所以,还是需要再次全面复习。 (1)法条2-3遍,考试永远有你没听闻过的题,虽然后面不会再这么肆无忌惮的考法条原文,但是,法考对法条检索能力也是一个考察角度,不翻熟翻烂,你怎么心里有底? (2)往年真题2-3遍,官方指导案例2-3遍,都得自己写,戴老师都说过,不写够2-3本白纸,你怎么上考场? (3)要减少听课看视频了,要重点看教材理解了,还是要把精讲课程再看2-3遍,柏老师都说,我希望你把我的书看2-3遍,而不是听2-3遍。 3、减少应酬,保持运动。客观考完就有种被点燃耗干的感觉。 4、都已经有客观基础了,所以,一定要加强总结对比,比如三诉对比,刑法罪名的对比,刑诉里的程序对比。 最后,自我安慰一下,法律这碗饭本身就不好端,这也是老天让我再继续把基础夯实,以免有朝一日跟别的律师对簿公堂被捏的粉碎。 今年注定走不了,因为年底我的副研究员职称也下来了,再坚持一年吧。 加油吧,中年准法律人,希望再冲够1000小时,作出自己最好的准备。 一级建造师+副研究员+法律资格+500强公司10年工作经历,出来会怎么样? 我的法考,我的梦。 更多:法考攻略,让法考路上的你少走更多弯路! |
最新评论
我也是一战,我为2021年二战总结
某油田单位
嗯,要重视
明年一起努力
某油田
机构不重要,欢迎交流,咱们也可以建一个群,督促学习
太差了,没有生还的可能!
厉害了,大哥!你考过了还是在备考?
与你一样,一战法考过了客观,主观期待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