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2000入学的野鸡本二法学,2004年毕业,一直从事其他不相关工作。 买了2次书,报了2次名。 第一次报名估计是2008年-2009年,看了半个月书,弃考了。 第一是在职,而且我们公司很忌讳员工跳槽,不敢光明正大看书。 第二是工作内容特殊,没有休息天,基本直接对老大负责,随叫随到,偶尔出差。 一晃工作了15个整年。2019年买了书,每天下班看书,1个月后放弃了。没有报。。 还有就是这一次。今年6月份,听说延期考试了,感觉还有几个月,开始准备看书,真正完全进入看书状态是8月份。 上有老,下有小。辞职是不可能的。 好在最近几年混到公司二把手了,自己独立办公室。买了个电纸书,看PDF,没人知道。 客观题207过了,有点出乎意料,当时感觉自己可能低分飘过,预估成绩是103-104。 后面开始准备主观题,生死未卜,估计扑街的可能性80%。 第一,过于激动,不理性。 第一题我狗屎运背到了求是杂志原文,xxx的发言。有点激动,反而用了一个小时。 第二,知识点生疏,法律有点细微差别情节就是不一样的结果。 自己临时突击3个月,掌握知识点不系统。反应判断速度慢。 第三,没有看题量,时间分配不均。 导致最后选做题只剩5分钟。没有去看行政法,直接商经。看了一个问题,瞄了一下题干第一个情节,写了20个字。电脑自动交卷。 总体来说,客观题试卷我觉得没有什么水平,出的乱七八糟的。我的207肯定是加权取值的,我没有那个能力。主观题,除了刑诉不谈。其他试题其实很有水平,不难,但是很容易混淆。尤其民商大综合,出题水平很高。 总结这次考试,主观上来讲,最关键的是全面基础要抓好。我觉得很多培训机构讲课都带偏了节奏。还是基础点要抓好,要大脑有体系,理解每一个制度的法理。客观上来说,年纪大了,打字也慢。最关键的是无锡太湖学院那个考场,我的桌面是那种组合的开启式电脑桌,键盘放不平,趴上去之后感觉就要碰到隔壁人了,桌子太小。怎么打字都不舒服。 休息休息,明年再战了。年轻的朋友,还是趁早要参加考试。人到中年,各种压力,一言难尽。趁着年轻,还是真的要多学点。虽然我20-30岁的时候也常有人这么和我说,都不当事。只要自己真正体会,感觉到各种压力,才一次次后悔。尤其男人,男怕入错行,尤其法学就业面狭窄,一定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过来人的肺腑之言,啰啰嗦嗦,就当自己留了个日记在学法网。 更多:法考攻略,让在法考路上的你少走更多弯路! |
最新评论
确实是!
其实法考并不是像讲法考的教授讲的那样,如果是那样的话,都不是法考了!!
加油!
还是因人而异吧!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按照你的复习计划复习吧!加油!
还是因人而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