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司法考试成绩公布已经好几个月了,因为工作忙,一直未动笔写写总结。现在终于腾出时间,在学法网上写点我考试之路上的粗浅心得感受,希望能给学法网上正在司考路上的战友们一点帮助。 我是一个毕业近10年的在职考生,大学专业也并非法律,但在大学时心里就一直有这么一个法律梦,梦想着能通过当时的律考,但被号称“天下第一考”的阵势给吓住了,再说当时在校生也不允许报考,此事就此搁置了。 2013年5月,因为家人官司问题,与几个律师有了比较深入的沟通,对如今的司法考试也有了基本的了解,由此又重新燃起参加考试的信心和勇气。于是立马行动,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一套《名师讲义》,网上下载打印了几份重点法律法条,借业余时间开始看书学习。当时自己明白,9月份就要考试了,仅凭这几个月从零学起,还得挤出工作之余时间来学,一次性通过的概率很小,于是也没有很大的压力,抱着通过是走运、通不过属正常的心态去学,就当练兵吧。由于从未买看过司考的教材资料,开始第一遍进度非常慢,八本书看下来就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一看时间已经快八月份了,不免也有些心慌,于是又计划了下时间,保证一周看一本书,第二遍草草看完基本就到9月了。当年考试是9月中旬,比往年靠前一周,我就是这样在匆匆看过两遍、明显感觉消化不良的情况下参加的考试。 当年的首次考试,考场上只有一种感觉:题怎么这么多!一个词形容;煎熬!从考场出来,脑子里混混沌沌,自己明白:想通过百分百没希望,就当练兵测测自己的差距吧!11月份成绩出来,332分,当时自己竟然还有一点小惊喜!因为分数的差距没自己想象的大,已超出自己预期了,这为自己第二次参加考试并通过树立是极大的信心! 从2013年成绩公布之日起,我开始了2014年的备战。首先总结了第一次考试的教训:一是时间仓促,教材知识掌握不足,二是缺少真题的研究,不了解真题套路,三是缺乏老师指点,也就是辅导班或者辅导课件的学习,以至于重点知识没成体系,不掌握真题特点,学习没有针对性。 于是,准备之初,我做了学习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2月(基本是两节期间),重点听音频课件,听听名师对重点的点拨; 第二阶段2014年3月—5月:细致学习研究教材,力争全面掌握教材涉及的每个重点,并对相似的科目比如三大诉讼法进行比较学习、记忆、理解; 第三阶段2014年6月—8月:对教材进行第二遍、第三遍复习,速度逐步加快,看两遍重要法律中的核心法条,例如宪法、刑法、三大诉讼法、公司法等,同时跟进真题的研究,此阶段把学法网题库内近6年真题仔细研究两遍; 第四阶段2014年9月,对教材知识查漏补缺,也就是挑选自己掌握薄弱的和估计有可能在卷四考到的知识点再重点掌握,同时继续研究一遍真题。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阶段基本就是听课件,没翻看书本教材。从网上搜索免费的课件,基本都是2013年的课程录音,刑法听刘凤科,民法听钟秀勇,行政法听徐金桂,民诉听杨秀清,商经听鄢梦萱,三国听扬帆等等,再此不一一列举,总体感觉老师讲的都很不错,听一遍下来,比自己看一遍书理解的更深入,更有利于下阶段的看书学习。学法网微信号(xuefa5)司考必备!我把课件下载到手机,基本都是利用空间时间听,上班路上,睡觉之前,在单位中午休息时等等,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听,利用一切时间空隙。主要课程都听下来,基本上就用完了第一阶段的三个月时间,当然此过程中也打印了一些重点法律法规,找空也看了看。 第二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打基础阶段,首先也对八本书的学习顺序和进度进行了计划,我做如下计划:法理—三国—商经—民法—民诉—刑法—刑诉—行政法,我详细的研读讲义教材的每个知识点,用的还是2013年那套老教材,对于2014年修订的内容,我自己去学法网上搜集整理,这个过程中也对修订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第三阶段,是加深理解阶段,保证把教材再复习两遍,顺序如下:三国—商经—民法—民诉—刑法—刑诉—行政法—民法—民诉—刑法—刑诉—行政法—商经—三国—法理(连续两遍),注意把商经、三国、法理这三部分记忆为主的内容放在最后。同时,在此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看看重点法条和进行历年真题的研究,注意,学法网题库内的真题是用来研究,不是仅用来测试,第一遍做题时可以自己测试一下,但重点是看答案解析部分,做到真正理解每道题所考察的知识点和所设的陷阱。除了学法网题库,我还买了一本法律出版社的历年真题解析,在此阶段把此书从头研究到尾,又从尾往回看到开头,两遍下来,每页上都被我标注满了每道题需注意的知识点和事项,就算加深印象吧! 进入最后的第四阶段,也就是9月份临考前的日子,对教材各科的重点进行查漏补缺,总体挑选着再走一遍(也可勉强算为第四遍吧),同时对学法网题库内近六年真题再从头到尾研究一遍,临考前再看一两遍《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及解释,授课老师也多次强调,此法律规定内容虽少,但性价比非常高,卷一考的知识点很多。总之,整个计划,全部要靠自己周末和晚上熬夜来保证进度,每个寂静的午夜,独自站在窗边,看着对面已经漆黑的居民楼,总是吸一支烟再休息,祈祷老天,莫要我的努力白费! 四个阶段下来,也就到了考试的日子,2014年第二次参加考试,心情就完全不一样了,虽不能保证自己能通过,但最起码自认为准备工作已经比2013年充分了许多,于是信心增便加了许多。考场上的感觉也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几个月来一直在研究真题,熟悉了题目的脉络,基本能提前30分钟做完全部题目,再花20分钟涂卡,时间刚好。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苦等两个月,也就是在这煎熬般的等待中,天天来刷学法网跟大家交流,也是学法网的战友们伴我度过了煎熬的时光。11月22凌晨五点,通后电话终于查到了自己成绩,电话里传来声音—科目一:121,科目二:96,科目三102,当听到这里,我整颗心跳成一团,那是激动的心跳,我明白,一年的工夫没白费!接着,电话里报出科目四:109,总分428,这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踏实! 战友们,用心、用功,加上正确的方法,我们一定会成功!祝福你我!点击查看更多司考过关经验,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
最新评论
祝你好运!
经验不错,学习
我从没看过三大本,传说那个会把人看晕,可作为工具书用~我理解,看三大本会效率很低。合众教材也没看过,我就是看的13年的三校名师讲义、听13年课件通过的14年考试,但用什么教材还是因人而异吧。如果找不到今年的课件,14年课件也可以用的,但要注意自己搜集修改部分的内容。祝你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