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评论
  • 收藏

2个月440过司考的一些启发

法考经验 xuefa2015-07-16 收藏 : 18 查看 : 18928 评论 : 53

原创作者: rye1028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当初查到司考分数时惊恐之极,未曾想到自己能拿到这样的分数。回首自己的司考之路,个中滋味似乎难以言表,我尝试着将自己在司考过程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分享,可能提供某种启发,或者某种共鸣。

一、个人情况

1、分数构成:440=117+110+100+113

2、知识储备

大三法本,平时基础课还算学得不错,复习司考不完全是从零开始。

3、复习地点以及作息情况

(1)7.10~9.5在家,后一段时间在学校复习,没有报辅导班

(2)作息

7:00起床

7:30~12:00:学习

13:30~18:00:学习

19:00~23:30:学习

(中途会零碎休息每天总计两个小时左右,每次休息十分钟,看万万没想到以及刷微信、看风景囧囧)

启发.png


二、复习情况

(一)资料

1、首先给大家推荐好用的网站,上面有很多信息和资料:

a、学法网

b、各种微盘、网盘(这个超好,你去大家分享的网盘下载资料的时候,看看他们还分享了什么资料,会发现很多惊喜的,当然,要感谢这些默默奉献的大神…)

(3)教材及用书

各科老师的讲义见后文老师选择里会说

其他资料:

a、分类真题

b、商经、刑诉的法条(其实根本没看)

c、主观题攻略

d、卷一卷四高分突破(卷一119在后期很有帮助,但是需要自己在做题的时候往上补错题的知识点)

(二)复习顺序

(仅适用于第一轮)刑法——民法——刑诉——民诉——行政法、行政诉——三国法——经济法——法理、法史、宪法

三、各位老师的选择

老师的风格迥异,大家喜好不一,所以下面写的内容仅供参考。

(一)【刑法:柏浪涛《刑法攻略》、刘凤科】

1、推荐顺序:先通读柏浪涛的《刑法攻略》,然后跟着刘凤科的音频走,最后做刘凤科的168题。

2、我的顺序:我先跟着刘凤科的音频和讲义走了一遍,感觉很多内容仍然不是很清楚,于是又在8月初左右看了一遍《刑法攻略》,顿时感觉茅塞顿开,再听凤科大帝的音频终于有了“在一个频道”的感觉……

3、使用方法

(1)关于《刑法攻略》:

我没有听太多小柏的音频,主要是因为时间不够,所以主要是干看《刑法攻略》,自己觉得这本书已经讲的比较清晰,没有太大必要再跟着音频走。并且有听过的同学表示很多书中的内容没有讲。因此结论是,小白的《刑法攻略》这本书可以作为打下新刑法理论基础的必读书,音频可以利用闲碎的时间来刺激自己的知识点。

(2)关于凤科大帝

不得不说,凤科大帝绝对是司考刑法界神一般的存在。无论是讲课的一脉相承还是最后的168题,称之为“帝”是怎么都不为过的。但是,重点在于,理解高人的观点和思想还是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理论基础。因此,《刑法攻略》也就显现出其必要性。凤科大帝讲课的风格比较跳跃,一连串的案例可能会让我们只陷于精彩的案情中而忽略了凤科大帝要表达的意涵,所以我们在听凤科大帝的音频之后,一定要自己整理其案例背后的法理观点和凤科大帝如此设计案例的目的。

另外一点,凤科大帝的授课体例可能和其讲义内容不一致,所以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最好自己用电脑记,然后再回归到讲义中进行整理。这样才能跟上刘大帝的思考速度。

(3)我复习刑法的过程

下面仅仅是我自己复习刑法过程的回顾,不一定最好,仅供参考:

第一轮:首先跟着刘凤科老师的讲义和音频走了一遍,每次听完讲义之后会做学法网题库里面配套的分类真题。

第二轮:看小柏的《刑法攻略》,并按照小柏的书整理了各个章节的脉络,对刑法终于有了整体的认识(看到光的感觉。。。);整理错题,看每一章的错题(第二轮的重点在于总则)

第三轮:开始注重分则的内容,看刘凤科的讲义以及自己做的笔记,自己再对每章的内容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梳理,尤其在于法条竞合的类型、各个罪名之间的关系等等;此外继续做真题。

第四轮:开始做模拟题(刘凤科168题),听音频,整理自己的错题点,知识的回顾更多侧重总则的量刑和分则部分。(总则主要是侧重理解的内容,后期再看总则已经没有太大进步的空间了)

第五轮(接近尾声):来回翻看自己的易混点、易错点,做套题等等,留了一套小柏的80题在最后练手。

(二)【民法:钟秀勇——讲义】

1、民法从头到尾,不管是入门还是模拟题,只跟着老钟。老钟绝对是我作为男神的存在!

2、从老钟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比司考更为广阔的民法知识,还有为人做学的品质与态度。学法网微信号(xuefa5)司考必备!尤其在看老钟真题解析的时候,娓娓道来的剖析背后能看出作者的诚恳与认真,互动之间,我们复习司考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呢?

3、我的民法复习顺序

(1)第一轮:听老钟,看讲义,做学法网题库里面分类的真题

(2)第二轮:看讲义,自己整理知识树,继续做分类的真题(因为第一轮没有做完)

(3)第三轮:继续看书,查漏补缺,主要针对自己不太熟悉的民法制度和规则,做分年的题、老钟的164题

(4)第四轮:看错题,看书,做分年真题

4、虽然民商卷是四卷里分数最低的,但是我在考场上答题的时候感觉却最好(这样说虽然很打脸),因为在做民法题的时候法律思维更为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我也更为自信的运用所谓的规则去解决每个法律问题,尽管这种技巧并不娴熟(因为题目还是做错了),但至少已经慢慢褪去最开始做题的那种普遍法感情,在老钟的耳濡目染下,似乎也开始了解何谓规则意识、法律人的思维方式。这些都在民法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关于这一点,在后文还会详说)

5、关于做民法题

正如前面所说的,民法是法律最初产生的源头,也最能体现法律最基本的价值和精神。做民法题的时候,也最需要我们掌握各种相似却非常不同的制度,并且学会在面对案情的时候将这些制度归入到法条之中,所以在做民法题的时候,不能仅仅追求正确的答案,还要注重得到这个答案的过程。因此非常建议大家在做民法题的时候给每个题画一个关系图,这个可能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然后将案情中所涉及的法律关系进行定性,然后锁定相应的法律制度,这样再得出答案,而不是根据答案倒推(考场上可能可以这样)。如果和答案不对,一定要仔细揣摩老钟的解析,老钟条分缕析的说明,就是民法思维最好的展示。

(三)民诉【郭翔的讲义、音频;戴鹏的表格以及讲义】

1、民诉的复习顺序暂时略过,大致的思路和前面一致。(都是音频——真题——错题——模拟题——真题的顺序,其中讲义穿插始终)

2、我最开始是跟着郭翔走,后来发现郭翔讲的太简单,做题的时候总感觉不够用,并且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郭翔真题讲义的解析说服不了我,因此就去找了戴鹏的讲义,虽然时间比较紧张,再去完整的看戴鹏的讲义不太现实,但是我把郭翔讲的比较模糊的点都在戴鹏讲义里找到了答案。

举一个例子来说,有很多真题都考到了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但是郭翔在考到类似题目的时候解析并没有把这两个原则的关键区别讲清楚,后来看了戴鹏的解释之后才恍然大悟,处分原则针对的是诉讼请求,而辩论原则针对的是案件事实,以后再做类似题目的时候屡试不爽。因此推荐大家可以一直听戴鹏,或者先听郭翔再用戴鹏补充。

对于韩心怡,我也听了一些,讲的很有理论深度,适合更深入的理解民诉问题,不过没有听她的系统强化班。

3、讲义问题

诉讼法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因此需要一份清晰的讲义用于背诵。郭翔的讲义虽然简洁,但体系性不强并且内容太少,可以用戴鹏的表格然后自己再填充一些平时做错的知识点上去。到时候就拿着这个背,民诉就没有问题了。

(四)刑诉【陈少文!刘玫?杨雄?左宁X】

1、刑诉是我复习的最纠结的一门学科。系统强化听的是左宁,虽然感觉自己的确掌握了一些知识,但是对刑诉仍然没有全局性的认识,刑诉本身又杂又碎庞然大物,需要一些规则背后的理念作为记忆的支撑,但是听完左宁之后尽管题目可以做对,但仍然没有固定的思维进路,因此在最后很偶然的机会开始听陈少文(第一轮没有听少文纯粹是因为音效太差),这又是一位让我打开天眼的老师,听完少文之后感觉遥远的刑诉顿时变得亲切可爱,总结的规律、背后的法理,我终于能够在学法网题库做刑诉题的时候不是运用僵硬的记忆而是鲜活的思考,这种感觉很好。

2、结合我的教训,推荐大家一开始就跟着少文。虽然少文有不少争议(不知道争议从何而来),但作为亲历者,我觉得少文可能不会给你灌输太多的机械性知识,而是授之以渔,告诉你刑诉是什么,如何学习刑诉。对于灵活多变的司法考试,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求生之道。

3、其他老师没有详细听过,只做过相应的模拟题。感觉差异不大。最后一点,左大大的模拟题真的好细好细。

4、刑诉:证据和四大特别程序是始终不变的重点。关于其所有知识点都要牢记。关于热点,要留意,不过不要过于依赖。

(五)行政【徐金桂】

徐金桂老师也是我从头到尾跟的一位老师。感觉学行政法的时候很神奇,只是第一轮听完了一遍音频之后在学法网题库做题感觉很容易,知识点也能记住,所以在行政法上没有花太多时间。

对于行政法,我觉得就像徐金桂老师说的那样,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只要把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把握清楚,行政法的重点很明显,法律级别、诉讼法中的特殊情形等一般重点掌握就没有太大问题, 今年新的行政诉讼法出台,想必也会出现新的重点,因此某种意义上反而降低了难度。

(六)其他

1、三国法,亘古不变的杨帆;

2、商经:没有找到很好的老师,我听的是鄢梦萱,觉得讲的一般,都在赶进度,走了一些弯路,到了考场上很多问题还是拿不准,就不误人子弟了。

后来听了一些李文涛的经济法,觉得讲的不错,大家可以试试他的系统强化班。王小龙的商经讲义做的也很好,表格形式,方便记忆。不过会漏掉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自己下载word版本进行补充。

3、法理、法制史:听得杜洪波。讲的很枯燥,虽然重点鲜明。大概是因为自己性格的关系,不喜欢这种一上来直奔主题的讲法,可能多讲一些外围的东西反而会促进理解和消化,可惜的是后来没有时间再尝试其他的老师,只是自己在做题里探索出题的内在理路和思考方式。

法史,考试之前我只做了几套真题,背诵了一些一般性的知识点,之前一直以为法史不会出重复的考题,但结果在考试的时候不仅出到了自己认为比较通常的知识点,而且全是我看过但记得不太清的知识点,因此大家在背诵的时候一定要追求准确而不是数量,这样才有正确率。

4、宪法:推荐白斌。听过他的宪法,讲的比杜洪波好,属于我喜欢的讲外围知识的老师,很有趣。所以也可以试试他的法理。

对于宪法还想多说几句。宪法是一门非常重要但是复习起来也非常枯燥的学科,很多国家机构的设置、职能以及各种数字背诵起来非常繁琐,但可以通过口诀等方式进行弥补,宪法千万不要放弃。

四、复习方法

(一)时间安排

时间段7.10~9.20

1、第一轮:7.10~7.29(各科音频听完,三法三诉分册练习题做完大半)

2、第二轮:7.30~8.15(整理之前音频的笔记,听部分音频,开始卷一)

3、第三轮:8.16~8.30(开始有意识准备卷四,做模拟题)

4、第四轮:8.31~9.20

P.S.这只是简单的复习情况的勾勒,大概是每科普遍的复习情况,但是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以及自己的复习程度,会有所调整,具体的在前文也已经提到。

(二)关于听音频

我觉得音频是一定要听的,但不能把音频作为复习司考的全部。我想,如果整个复习司考的过程都是在音频的浸淫之下,在考场上很难考出好成绩。

音频的作用在于像平时上课一样为我们讲解每科的脉络体系、重点问题,同时在刚开始复习司考的时候听音频可以让我们很快的投入复习司考的状态。但是,我们仍然要有自己思考、整理、背诵的时间,把音频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有的时候可能会陷入这样的错觉,以为自己听了多少音频就掌握了多少知识,其实只是逃避自己独面问题的借口。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在听音频的时候,最好把桌子上可能吸引自己注意力的东西拿开,专注地听老师讲课,跟着老师的问题意识往下走,在没有听明白的地方重复听,我觉得这才是最好的利用音频的方式。

我在复习司考的时候,第一轮以音频为主,第二轮结合自己的复习情况,把不太熟悉的科目听了一遍冲刺班(刑诉),第三轮主要是听解析,音频和自己看书、做题的时间大概是4:6的比例,虽然自己看书做题可能没有听音频时那么认真,但是能有充分自己反思的空间,对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也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

对于自己并没有准备认认真真听得材料,比如考前的预测分析,比如其他老师的系统强化,可以在吃饭走路的时候见缝插针,随时刺激自己的记忆兴奋点。

(三)关于记笔记

我觉得在复习司考之前,要想好自己要以怎样的方式记笔记。比如是记在书上,还是用笔记本,或者用电脑记。如果一门科目用不同的方式记在不同的地方,在最后可能会比较混乱。(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当然,在复习过程中如有必要也肯定是要调整的)

我的推荐是,如果听刘凤科老师的音频可以选择电脑记笔记。电脑记笔记有一个好处是可以随时增删修改,自己的错题点也可以放在相应的位置,关键是要坚持下来。但另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铅字没有手写的字体有生气,比如不能按照自己在这一点的感悟做一些特别的记号或者感悟,打印出来之后会感觉是一份崭新的笔记而没有自己的耕耘,不过如果没有这种感觉的话,我当然觉得用电脑做笔记是最效率的方式。

另一种是记在书上。在书上做笔记的好处是比较及时,并且和老师的讲义对照,有的点不用重写一遍,劣势是不容易形成体系,因此如果在书上做笔记,需要自己另外用一个笔记本整理书的框架,最后根据这个框架来读讲义。

第三种是用笔记本。这种方式适合于自己不太熟悉的知识点,可以单独摘下来做成一个专题。

最后一种也比较推荐,可以用思维导图的软件自己画知识树,最后复习的时候就看知识树,非常有用。网上有很多比较好的思维导图可以用,当然还是推荐大家自己画,毕竟每个人的思维导图都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自己做的话也是复习的过程。(软件:freemind)

(四)关于做真题

复习司考的主线一是讲义,二是真题。可以在一、二轮的时候做分类真题,在第三轮开始做套题。

在做题的时候我觉得要有这样的意识,努力摆脱自己的普通法感情,站在一个法律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法律人的角度就是规则意识,慢慢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案情,给案件中有效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定性,然后联系具体的法律制度,确定相应的法律后果,最后得出结果。有时候我们做题,可能只是简单的记住了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或者题目的答案,或者根据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可能会得出正确的答案,但是面对灵活多变的司法考试,是绝对不能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的。

记得以前高中的数学老师说过,对要对的清清楚楚,错也要错的明明白白。在做司考真题的时候,首先不要追求正确率,而是要努力使自己完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完成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有了这种意识之后,再根据解析反思为什么自己这样出发思考不对,为什么自己这样定性不对,肯定是混淆了某几个相似的法律概念、法律制度。所以也可以说,其实在做题中追求的是对法律概念的精确认识和精确理解,也只有把握到一些微妙的差别,在面对更为复杂的现实时,我们才能做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

在真题项下还想说一下关于【卷四】的问题。因为我复习卷四的时间不长,也没有花太多时间准备,主要就是通过真题来训练。我觉得音频在卷四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题和最后一题上,可以让你在答题的时候有所头绪,但还是要通过自己练题来实战。卷四我听了任海涛、杜洪波、王旭的音频(只有王旭是完整听完了的,但今年王旭的押题完全打偏有木有,不过还是喜欢王旭的风格),但是到了最后答题的时候,更多的还是我通过做真题自己总结的套路。因此,我也推荐大家可以借鉴音频的内容,但是不用把音频奉为圭臬,还是自己一步一步从真题中汲取养分来得实在。一切都是自己分析思考的结果,谁也学不来,也不可能因为模板问题而被改卷老师枪毙。

(五)关于报班

报班问题是每个人的选择,我觉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报班不一定会过,只是给自己提供一个比较纯粹的学习环境,但是报班的成本也是明显的。如果自己意志力不够,同时在复习司考时也没有头绪,不能有清晰的计划,报班也未尝不可,并且收获一群可爱的战友,也是司考之外的惊喜。

如果没有报班的同学,可以和同学结成司考小组,或者在学法网上加几个司考小组。复习司考是一个艰辛并且也很孤独的过程,遇到了很多问题不仅需要排解的渠道,而且要最终得到解决,能有这样志同道合有着同一个目标的朋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啰啰嗦嗦了这么多,大概回忆了一遍自己的司考经历。或许是往事不堪回首,但也并不如烟。祝学法网上的各位朋友:高分通过,前程似锦!点击查看更多司考经验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11

赞一个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已有53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95090416 2014-11-22 13:41
太厉害了。请问楼主在哪下的音频啊。给个链接。好吧。
引用 199374626 2014-11-22 13:43
偶觉得鄢梦萱之后除了一个背诵版的蛮不错的啊~
引用 rye1028 2014-11-22 14:22
95090416 发表于 2014-11-22 13:41
太厉害了。请问楼主在哪下的音频啊。给个链接。好吧。

主要就是在官网上。因为所有的资源都是免费的。
另外就是之前贴的那几个微博和网站。当然还有学法网。
引用 rye1028 2014-11-22 14:23
199374626 发表于 2014-11-22 13:43
偶觉得鄢梦萱之后除了一个背诵版的蛮不错的啊~

我觉得相对来说是不错。但是只能说没有看到更好的。
我用的卷一119,感觉里面经济法的略去了很多知识点。。。
引用 antigone 2014-11-22 14:33
请问楼主卷四怎么看的呢?好高
引用 199374626 2014-11-22 14:54
rye1028 发表于 2014-11-22 14:23
我觉得相对来说是不错。但是只能说没有看到更好的。
我用的卷一119,感觉里面经济法的略去了很多知识点 ...

经济法我是觉得其实内容很多,鄢梦萱感觉是把她觉得的重点还有就是今年可能会考的东西讲一下,其他的都略掉了
而且。。。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什么的。。。根本记不住
引用 圣法小斗士 2015-7-16 23:45
真是让人崇拜'短短时间,音频就听了同一门多位老师的,不光如此,真题也做了几遍',做了模拟,自己整理了笔记,而且4轮复习,呵呵,好像时间是一天48小时。
引用 xt_263 2015-7-17 09:37
很有价值!
引用 Casawolf 2015-7-17 16:22
20天的时间是怎么把音频给听完的…… 这也太快了吧
引用 chaidouwen1 2015-7-17 19:47
你这叫两个月?前面学的三年让狗吃了?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引用 ticonderoga 2015-7-17 20:44
"处分原则针对的是诉讼请求,而辩论原则针对的是案件事实"
要是考题出这么一个选项,你认为是对的吗?诉讼权利不是诉讼请求,但有些诉讼权利可以处分,比如上诉权、举证质证权,甚至辩论原则的具体体现——辩论权,都可以处分。后半句也不对,辩论可以针对案件事实,也可以针对法律适用。
引用 qz440302075 2015-7-17 22:41
值得我学习
引用 为梦 2015-7-17 23:06
看了楼主的文章,觉得时间把握的很充分,厉害
引用 奈何微微 2015-7-17 23:07
谢谢楼主分享~
引用 竹林七贤 2015-7-18 16:25
感觉根本不是2个月,明明就是3年2个月好吧?标题有哗众取宠之嫌!
引用 竹林七贤 2015-7-18 16:28
高分通过,前程似锦!
引用 敢爱敢当jjw 2015-7-18 16:44
请问哪里有比较全的音频  谢谢
引用 萌木头 2015-7-19 09:44
你规划的时间里听的是哪个阶段的音频?感觉不能全部听完,光民刑的视频课件就好几十个小时,不可能听完的。
引用 renrenjinbu 2015-7-19 11:31
我觉得楼主的这个帖子很好,很值得一看,而且有启发,谢谢分享。

相关阅读

家园、论坛相册已恢复
  • 5726文章
  • 4收听
  • 93听众

热门文章

    法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