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菠菜笔记
4月7日,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上“和颐酒店女生遇袭”达到18.6亿次,引来各方关注。事情缘为:4月5日晚,名为@弯弯_2016的网友在微博爆料称,4月3日她在北京某知名连锁酒店的房间门口,遭遇陌生男子袭击,险被劫持。她向服务员求救,服务员以为是两口子在吵架。幸好有路过房客出手相救才脱险,陌生男子看人多便逃走了。整个过程持续5、6分钟左右。 事件曝光后,引来各方关注和热烈讨论。而我想说的是: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更是一次赤裸裸的全频、无差别打脸。 一、打了法律的脸。 作为一个法律人,看了视频截图和整个事件后,感觉脸火辣辣的疼。在这起事件中,酒店服务员、围观的路人等误认为“这是情侣吵架”,所以只是观望,却没有人上前制止暴行!看到这,只想说:我们民众的法律意识,我们国家的法治宣传和教育真的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关于反家暴法的宣传推广,微博,微信等主流媒体铺天盖地。 《反家暴法》里面明确了一个最基本的一个概念: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因此,就算是“情侣或夫妻”在实施暴力行为,任何人都可以上前制止或报警。难道我们一定要等到自己或朋友受到伤害才想起法律的作用?才去学习、了解法律吗? 重要的事情说3遍:家庭暴力属于违法行为,家庭暴力属于违法行为,家庭暴力属于违法行为。而制止正在发生的暴力伤害行为,你拿个砖头狠狠拍过去,属于正当防卫,不需要负法律责任! 二、打了酒店的脸。 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和颐酒店是如家酒店集团所推出的一个高端产品。定位是高端商务客人,企业白领、中产消费群体,居于较高的文化水准。然而就是在这家号称高档、出入电梯要靠刷房卡、全是监控摄像头的酒店,结果却连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都做不到。当长达5、6分钟的施暴过程中,没有任何安保人员,酒店管理人员出现搭救。当日值班经理在事情结束之后才姗姗露面。 在4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中:和颐品牌北方城区总经理刘红妮在发布简短声明后便匆匆离场,面对记者围堵和提问时,刘红妮回应:看微博。难道看微博可以让顾客获得安全感?难道看微博可以安抚顾客受惊吓的心情?难道看微博可以提高酒店的安保管理?不知道和硕酒店是否还有何脸面称自己是高档酒店,是人性化服务?是否还有脸说能让消费者领略通体舒泰的全方位感官享受?这一巴掌,请收好! 三、打了顾客的脸。 都说顾客是上帝,在酒店方看来,那可能是在入住前,入住后,您是上当。事发后,冷漠的处理,公式化的通告,全然看不到和硕酒店的反思。根据当事人@弯弯_2016微博反映:在事件发生33个小时后,和硕酒店方没有一个人来电关心她是否安全,当晚住宿怎么解决,情绪是否稳定等问题。而在引来舆论关注后,根据当事人@弯弯_2016反映:和颐酒店和她取得了联系,但是一上来没有任何解释、道歉、安抚,只问她有什么要求。 这样一副“出了事我满足你”的无耻嘴脸,硬生生的扇了顾客的脸。似乎在酒店方看来,出了问题,由公关出面,花点钱就可以消除影响,也许和硕酒店是财大气粗,但顾客并不是傻子,在人身安全这样重要、敏感的信息面前,顾客会用脚投票,不再给你们“打脸”的机会。 四、打了男人的脸。 在这起女孩遇袭事件中,表现最好的是那位女房客,正是因为她的勇敢和善良才让悲剧没有发生。而反观路过的男人,我从内心深处感到一种耻辱。男人的血性和侠义精神到哪里去了?你们的保护欲到哪里去了?路见不平,不需要你拔刀相助,你只需要握紧你的双手,狠狠的给那些坏人来一记拳头就好。男人们,记住!你们的双手,不只是用来撩妹的,它更应该是在看到邪恶发生时,毅然伸出来撑起保护的天空。 五、打了全社会的脸。 女孩遇袭后,媒体上各种保护,自救的文章、言论都出来了,一方面,还是建议大家看一看,学一学,了解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毕竟预防比事后补救更好,避免发生伤害这是成本最小的。但是不能每次一出事,就让女孩子学会自救,正如一篇文章说的一样:“上个公共场所,还要带上防身器械,练一套防身术”,这安全感是有多低? 任何国家和政府,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给他的国民提供最基本的人身安全保障,社会平安的治理,需要政府花更多心思来保障。长治久安,衣食无忧,不是一句口号,得让人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这起女孩遇袭事件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其外,我们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或是冷漠的路人,而我们任何一次冷漠、不作为的选择,都等于给全社会签署了一张以后需要“付出更大代价”的期票。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若要法律咨询,关注若法网微信号(ruofawang)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