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说明:因为《五月份懒虫攻略》上了头条,我决定把我过去对司考的感悟,整合成系列文章写出来。这些文章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你在整个司考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我尽量去掉了所有个人的东西,确保系列文章有实操性。这是第二篇。懒人直接看底部的思维导图。![]() 介绍三大工具,这三大工具是切切实实在起作用,是我自去年思考到现在的结晶。我相信再来一次,我一定会考得更好: 1.目标管理系统(制定真正行之有效的计划,核心思想是:计划一直在变动,但我一直在去往目标的路上。) 2.学习状态(25min+5min是表面,深层次是“计划——M1执行——反馈——修正——M2执行”的思路,核心思想是:优化自己,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3.复习计划app(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在手机APP中,每天3min安排今天的复习计划。核心思想:谁说遗忘不可对抗。) ![]() 一、目标管理系统 1.建立目标:20天啃下指南针的600页民法攻略(2015版本由目录、具体内容、疑难点总结三部分构成,合计708页,目标是中间的600页。) 2.分解目标:20天600页,即一天30页,预计一页3min,则一天花90min。以每4天为一个阶段,分别设置M1,M2,M3,M4,M5. 3.建立系统:A.地点是图书馆,资料是《指南针民法攻略》,工具是 草稿本、铅笔一支、橡皮一个。B.执行过程,深呼吸促使自己迅速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然后边听音频边用铅笔划出有疑惑或者认为需要加强记忆的地方。不要拖拉,在前几页的时候注意一下时间,有时间观念。听不懂的时候,为了不影响效率,做个星号标记,表示对自己来说是难点。然后进行下一页的学习。记得记录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4.执行计划: (1)M1执行阶段(2016/05/07-05/10合计4天,A、B、C、D代表第一天到第四天) A反馈,08:00-11:00,花费120min。由于是第一次学习,碰到的难点比较多,第一天执行精神不集中。 B反馈,08:00-12:00,花费180min。老师点名,必须回去上课。 C反馈, ..........................今天只完成了 10页。 D反馈,...........................今天只完成了 10页。 (2)修正计划:M1阶段完成30+30+10+10=80页。接下来每天要完成(600-80)/16=33页。需要注意的是,M2阶段一定要加强提高效率,即加强时间观念。很多暂时不能理解的,也许看到后面有相关联系的内容就懂了,也许在刷第二遍的时候就懂了。再次坚定目标是完成第一遍复习。 M2执行阶段 A. B. C. 二、学习状态——高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做题能力 25min+5min如何使用。注意两个关键点,第一,一定要休息(没有注意力,你看再久也没用,效率极低);第二,“计划——执行——反馈——修正计划——更好地执行M2”的思想怎么落实?我的意思是,上一个25min,一定是为下一个25min更好的服务。 例子1:你在第一个25min中因为喜欢玩手机刷网页浪费了大量时间,那么你在反馈起来修正到第二个25min中,你是不是就取得了进步。提高了效率。 例子2:在优化做题流程上的应用。大家都做题,但是你和别人不同。你可以用几个25min的时间来刻意练习做题流程。提高准确率。 注:这是番茄工作法在司法考试中的应用。大家可以在手机上下个番茄工作法,用几天养成习惯了,就把它删了。记住,工具只是手段,领会这个高效思路才是目的。 三、复习计划——对抗遗忘 复习计划是一个app,原理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在学法网上看见很多人安排复习计划,做一堆乱七八糟的表格。好浪费精力。我建议大家在看完整本书后,将书划区(比如将民法分为20个部分,或者按章分,按照你喜欢的来)。制定一个计划,很简单:给书本划区——复习完一次登记一下——每天早上打开“复习计划”,会自动安排复习任务给你——把它抄到笔记本上(不要过度使用手机)复习计划app界面如下: ![]() 1.我看完民法了,划分为20个区。每完成一个区的复习就登记一次,共登记20次。 2.每天早上打开 复习计划app(安卓版本有,ios寻找其它类似的软件即可),采集今天的复习任务。 3.完成任务。 注:这是我现在使用的记忆解决方案。记忆的原理是什么,就是从无序到有序,从碎片到体系化,这就是第一遍踏踏实实复习的目的。剩下的就是抗遗忘的过程和在做题中修正“过去理解错误”和“忽略”的部分。我提供的 复习计划app安排任务+每天早晨笔记本采集 方案之外,个人还应该根据自己对某些课程的抓大放小、对某些已经理解得很透的知识点,及时去掉。减轻记忆负担。 |
最新评论
根据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的,对,自动安排。
这是第一篇。
https://bbs.xuefa.com/forum.php? ... ertype=1#pid3860029
这是我写的第二篇。当然,在[系列深度]里是第二篇。关系上来说《懒虫攻略》是核心,其他都是细化解析。
https://bbs.xuefa.com/thread-528844-1-1.html
软件是工具,不是目的。试试,如果用不了,就果断不用。别浪费时间。有问题可以找我 网易云音乐 luzr666@163.com
学法网可以搜到这个作者所有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