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俩娃娘,三十后半。俩儿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主妇,非法本,做过一些基础的理论研究工作,但司法考试的内容完全没有接触过。自己带孩子,孩子白天去幼儿园,每天五点到十点是雷打不动的家务时间。原以为周末老公可以替个手,但老公从六月初开始外地出差,一个月回来过个周末的节奏,所以周末基本毁了,只能趁孩子睡觉看个三四个小时。学习时间是平日早上九点到晚上五点,都是一边听课件一边干家务,去买菜也带个耳机子。晚上十点孩子睡了之后还能看两个小时。二考,2014年看了三个月,报名后开始看的,考了327。实在没有办法,去年孩子更小,也没有老人帮忙。 2015年司考分数是402,复习了四个半月,每天八小时。周末要一个人带孩子,时间减半。分数和我的理想基本吻合。我最初的目标就是司考要过,但也不能过分耽误了家庭生活。这个付出和时间算起来刚刚好。唯一算漏了老公的出差,要不可以更从容一些。 ![]() 卷一我2014年看了一个星期,93分。2014年是实在没时间了,但我意外地发现效果还挺好,所以2015年卷一也只看了一个星期,96分。就是考前一周背卷一。大家今年都说法治理论突袭了,怎么怎么的。其实你得感谢法治理论,这就是白给分的呀。我2015年法治理论没背,职业道德没背。职业道德没看有些后悔,哪怕用两个小时看一下好了。法治理论你凭着正常的思维也能得一半分呀。我一点儿不后悔没背这个,我觉得我大概得了60%的分。宪法考前一天背了背,得了一半的分吧,其实就是放弃。没背这些因为我觉得这些实在没啥知识含量,也是真记不住。三国法用三天听一遍课,过一遍题,能得80%的分。经济法花了两三天听了两遍课件。因为就前一天听的,所以考试时还记得住。法理学其实很简单,就是你思维的过程它理论化了,起了一些名字。你把过程理解了,概念记住了,得70%的分是没问题的。这样卷一混个及格是没问题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经验,不推荐冒险试用。毕竟每个人的大脑构筑、擅长领域是不同的。 我卷二卷三都不好,都刚及格。卷二刑法主要抓了总则,刘凤科的课听了一遍,《刑法攻略》看了两遍,我敢保证我是真弄明白了。2015年最大的失误在刑法分则上,本来考前应该再看一遍的,否则不管你当时看得多明白都会想不起来。但考试的前一个周末我还得带孩子去公园玩,所以只能仓促上场了。结果很多多选题就错在了这细节上。刑诉我背了四遍125表,真是记不住。所以最后我决定放弃了。行政法不难,只要弄明白一层层的上下级关系,也就是行政主体部分,其余的都好说了。其实每个法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原则,找到那个法感很重要。 卷三一定要抓住民诉,其次是商法,民法你就随遇而安吧。民诉听听戴鹏的课,背背郭翔的讲义,拿分还是挺容易的。司法考试,理解为王。这点戴鹏教得挺好,可以借鉴。 卷四我126分。我觉得也算正常,我基本是每个题错一小问的感觉。刑法全对,当时我觉得我就是柏浪涛附体的感觉。因为做他的题时,就是每题顺着他的思路走两遍。民诉基本全对。三撤,案外人异议的重要性是个民诉老师都强调了好几遍。考前头天晚上,我特意听了一遍课件。其实第一第七题反倒不那么重要,临时编的只要别太过分,和特意背的不会拉开太大差距的。2015年前三卷都没加分,分都加在卷四的感觉。 最后一句话,司考量太大了,光靠死记硬背真是太难了。所以大家一定得理清头绪,找准得分点。学法网APP,司考必备(点击进入下载)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