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写于去年11月)到43岁,人生已有许多不能忘却,也不愿忘却的事。司法考试肯定是其中之一。在经历几天的兴奋之后,在得知成绩之后的第五天,我终于想到给这件事做一个小结,告别过往,重新出发。![]() 我的本科学的是法语和英语,毕业后一直在企业打工,现在在一家外企从事采购工作,每天都在繁忙中度过。我在1993年毕业,在1996年第一次动了考律师资格的念头,当时买了一大本法条,但也只是翻翻就束之高阁。再次动起法律学习的念头,已是2006年年中。那时候,工作稳定了,儿子四岁了,房子也还完贷款了,每天晚上总有个把小时空闲,看着书就想起法律来。 从2006年8月23日开始,我开始学习三大本。儿子晚上九点半上床了,我就坐在他床边,就着台灯看书。他在床上滚来滚去,看到爸爸在学习,手上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过,看过的部分越来越厚。他今天这么爱学习,与我当年的身教绝脱不了关系。 我每天只看十页书。如果今天有应酬,没看这十页,那么我明天就看十五页,后天再看十五页,把那一天补回来。如果某一天我时间多一点,或者心情好一些,我可能就直接多看三五页,这样,我花了大半年,把那2300页全部看完了。 我不准备看一遍就记住这些法律。我只是把心思用在“为什么要这样规定”之上。我试图在每一个规定上,找到立法者这样制定的原因。比如,我会想,为什么没有过错的司机在高速上撞了行人还要承担责任?这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大部分时候,我是想不出来的。但慢慢地,想通的地方越来越多。只要想通了,我就不太会忘记了,因为那是自己揣摩出来的,是经过思考的。也正是这样,我一天只能看十页,从九点半到十点半左右,然后洗澡睡觉,准备明天繁忙的工作。 完第一遍三大本,我找了本历年试题,做了一部分,想要了解一下出题的风格。当然,我做错了许多题。于是,我又迅速地再看了一遍三大本,由于时间关系,我看得飞快,然后,考试日期也就近了。 我早知道考不过。我自问,如果我这样就考过,我能做律师吗?我觉得不能,我无法为我的客户条分缕析,所以考不过也没有任何失落。我唯一失去的,只是这一年几乎没看过电视。而得到的,不仅是法律知识,还有儿子的教育。那一年,100+66+66+87=319分。 事情也就这么过了。我继续工作,也继续带孩子,我也继续记录我带孩子的心得,慢慢也写成了一本二十万字的书。2012年年初,我再次动了再考一次的念头。我一直不能忘却之前法律学习时的享受。每次弄明白一点知识,我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社会如此纷繁复杂,得有多少智慧的人,才可以用最简单的规则为人们规制游戏的方式!我们生活中有多少民事活动,一部合同法,就基本能把人们的交易规定下来,这都是些多么聪明的人,历经多少年的总结研究才做到的啊!我在自学中,每次贯通(或者自觉贯通)都欣喜若狂,此中享受,是催促我继续上路的最大动力。 我认为第一年考不过,最大的原因是习题做得不多。于是,我又重看了一遍三大本,然后就开始在学法题库做题。我总是只能做到一半左右的成功率。有些部门法成功率高些,有些低一些。大约七个月后,我又去考了一次。 我是这么的不在乎过与不过,以致于今天我只记得当时总分是348,至于每科多少分已然忘却。我依然不太有把握能否做得律师。所以这次失败我也没怎么往心里去。我依然是一天一小时左右自学,一分钟法律课都没上过,一分钟音频也没听过,也从未和人讨论过法律学习。儿子依然在床上看着我读书。他也奇怪我为什么又考不过。于是,我告诉他,我要学点别的,成功考个试给儿子看,让他了解,当年老爸是很会读书的,现在之所以失败两次,原因就是司考太变态。 于是2013年2月,我报名考心理咨询师,5月份考试,我通过了。就当这个考试为司考祭旗吧。 2014年2月17日,我重新上路。这回我放弃了三大本,找了一套教材,我真是没有夸张,我现在已经不确定它是不是万国的教材了。我想,谁出的教材都差不多,选定一套就坚持下去就是了。还是一天一小时,我仔仔细细地看,认真地揣摩。要么揣摩不通,要么揣摩不透,要么揣摩明白了。只要明白了,一般我就忘不了了。反正,司考只是资格考试,你只要360分就万事大吉,我没有必要全部弄懂,不必要考600分,我只需要尽可能多地弄懂,多到足以超过360分,就行了。 看完那套书,我还有两个半月时间。我拿两个月的时间来在学法网题库做题。还是一天一小时,所以一天也做不了几题。只要做满十题,我就去对答案,两个月满时,我就终止做习题了。最后两周,我又拿起书来迅速地翻一遍,只看纲要,不看细节。像我这种非专业人士,看了几遍书,就像积攒了一堆水泥、土、沙子,却没有框架支撑起来,就会感觉很茫然。所以我需要看纲要,把框架架起来,如果考试时遇到没学过的,我就拿这个框架来框,比如我会去领会刑诉法的原则,如若遇上不会答的,我就回忆这些原则,看哪个选项和原则不冲突,或更接近这些原则,我就选它。 考试的两天,我自己开车去了考场。进入考场之前,我抽了两颗烟。我要再次亮剑了,过与不过,我都得把这七个月磨的剑亮出来。第一场下来,我又有了晕眩的感觉。中午吃了个快餐,边吃还边看框架,然后在车里睡了一会儿,然后又考。第二天还是如此。卷四考完时,我看了一下考场,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没有来考。我想起第二次考试时的场景,我的前面是一位台湾老头,快六十岁了至少,坐在那里,小心翼翼地填涂,我还想起当时坐我左前方的小伙子,卷二考完他还有十来题没答,第二天就消失了。我还想起,我高中的时候还不流行这种填涂答题的方式,三次考试,我都涂得非常小心,生怕没涂满,或涂超过格子。前两次考试,我都是选一题涂一题,第三次,我在试卷上写上我选的选项,做完两面就填涂一次,这样效率就高了很多。 我答完了卷四,颓然坐在最后一排,心想,四十岁后再上考场的人,定然要受到尊敬的,尤其这样高强度的考试。前后这三年复习考试,我每一次出差都带着法律书。我带着书去到了北极边的阿拉斯加,去到了挪威,去到了南半球的马达加斯加,去到了美国,也曾在青岛到烟台的大巴上看书,无数次在候机楼里低头学习,我只是为了确保,每天一定看十页。 考试结束铃声响起时,我又最后一次环顾了四周。那些比我年轻二十岁的孩子们,也一个个像是被抽了筋似的,垮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等着老师来收东西。 走出考场时,我心中只有八个字:我尽力了,此事已了。我不会再来考司考了,无论如何,我证明了自己能坚持下来,我不仅坚持了学习,我还坚持每天游泳,坚持了六年多了,我也得到了许多法律知识,我甚至为儿子树立了一个身教的榜样,他现在已经是六年级了,学习上面没让我操过一天心。夫复何求? 11月22日,我用手机打开了网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卷一107分。那一瞬间,我感觉“不错!”,我用手指缩小界面,这样我看到了卷二88,那一瞬间又反应出“好!”,再缩小界面,卷三85,我马上意识到我过了,我知道我的卷四不会太差,过去两次都在90分上下。卷四是94分。总分374分。 我回头对老婆说:我真的过了也! 这一天,是我们结婚14周年纪念日。 儿子中午画完画回来,我对他说:This time, I really made it!学法网APP,司考必备(点击进入下载)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