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本人是三战司考,2015年侥幸通过。作为重点大学的法本生,考了三次才过其实挺差的,我没想写什么经验贴、高分贴,只是2015年复习司考的时候一直用的学法网上的资料,无以为报,只是想把自己失败的、过关的经历和心得分享给你们,甘愿为360分俯首努力的童鞋们。![]() 一、简单介绍下自己的情况。 三年都是自己自学。 2013年大三暑假,第一次复习司考。当时的心态是满分600考360过关?so easy。2013年4月份买了一本李建伟的《民法60讲》开始看,其他科目一直没动,看到6月份才看完,可想而知当时的效率和认真程度。7月初开始在学法网上看一看经验贴,再从舍友那拷了一份资料买了两份真题,每天10点多起床全天复习4-5个小时,一直持续到考试前都是这样的状态,结果可想而知,340+。而同样是第一次司考,就我知道的班里至少一半人过了,对我而言确实是个打击,但我明白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所以打算来年再战。 2014年,记得很清楚从6月20号开始看书,7月初的时候因为毕业的事情耽误过几天,但不影响大局。每天复习时间在8小时左右,听音频背讲义刷真题,每周安排一天休息。因为13年复习过,感觉刑法部分没有什么太大变化而且学的还可以,没准备音频和讲义,想着刷题就能应付。当时自我感觉准备的特别充分,进考场时感觉没有我不会的题,但是出考场时没有我能确定的题。结果卷一120+,卷二70分,总分359。。。当时看到成绩时,真心有种想砸键盘的冲动但又心若死灰,像一头被围困的愤怒的野兽般无能为力,然后关掉网页去打了20多小时的DOTA。没经历过得人永远不会感同身受。 2015年6月,跟单位领导请了3个月的假,全脱产在家复习。制定了详细的分阶段的复习计划,每天复习时间在10小时左右,基本一月只休息一天,每天都能完成自己订的计划完全不觉得累,前两次都是跟着别人一起复习,好像特别关心别人复习的进度深度,这次感觉和打DOTA一样,有了自己的节奏,这局一定能翻。(可能有的同学是和人一起抱团学的更快,因人而异。)当然考完之后心里也没底,前两天查成绩的时候,硬是在电脑前坐了半个多小时平复心情才点开网页。很幸运390+。 二、以上是一些个人经历,下面来谈谈这场考试吧。 司考,真的是一场拼运气的考试,成绩并不能真实的反应一个人的法律功底和素养,300道选择题450分,手抖一下就是359跟360之间的差距。其实我挺赞同老钟说的,考340分的人和440分的人都是一个水平,上了考场背的再多也是蒙,只不过平时下了功夫的蒙的准一些。我身边的考过420+的同学,没出成绩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过。我想你随便问一个高分通过的人,没看到成绩时谁心里有底?谁敢说我100%能过?如果有我也觉得是在装X。所以有时候看到那些1月过司考的经验贴或是喷司考特别简单的人,在我看来真的是运气使然。那一场考验运气的考试,投入那么多心血和精力还有意义么?越努力,越幸运,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本段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请点右上角的X) 三、分享一下我的复习计划和方法,给大家做个参考。(再次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别人说的只是参考,最好能根据自己的习惯去调整。)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个好用的播放器和一副好耳机。推荐Diceplayer,可以调语速而且声音基本不变,挺好用的,因为有些老师讲课确实语速比较慢,加速可以节省时间且不容易走神。耳机自选但是一定要戴着舒服,因为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都要用到。 2、其次,最低标准要准备各科的强化班讲义+分科真题+分年真题各一套,突破100分,新旧法条对比等等各人看情况准备(我是买了卷1卷4突破100分+新增法条),法条和三大本不推荐,没时间看也看不进去。。。 3、需要找到一个稳定的资源,能更新各科老师出的最新的讲义和音频,学法网的司考资料交流版上有很多。 (二)推荐老师: 民法,钟秀勇。很有意思的老师,特别爱自黑。以前还爱讲一些反**的言论听着挺来劲,不过现在不太说了。他的讲义真的特别多,民法的课时也很长,但是听老钟讲课不太会累,非常喜欢的老师。坊间还有传言,老钟觉得听他课的人民法能考6、70分,不上课的也能考50,心太累准备不讲了,不管真假,同学们还是抓住机会的好。 刑法,柏浪涛。有自编的刑法攻略,讲义卷+真题卷,书编的非常好用,讲课条理清晰幽默风趣,各类案例也是信手拈来,特点是包教包会,足以应付司考。相比于刘凤科,讲课比较跳,没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碰到复杂的地方基本听的云里雾里,需要反复听几遍才行。而且个人听刘凤科的课,也不知道是大家吹大帝吹的太厉害还是怎么的,感觉他自己也挺自满的,记得上课说有学生听了7、8遍他的课卷二考了138,我就呵呵,卷二只靠刑法?还是喜欢老钟这样风格的老师。 民诉,郭翔。之所以选郭翔,因为他的讲义只有40页(东方法泽的那个),我比较懒,相比于民刑4、500页的讲义,我更愿意把40页讲义的每句话都背下来。戴鹏也非常不错,讲的比较细,而且每讲到一个点,都会告诉你怎么考,陷阱怎么设置,非常实用。 刑诉,向高甲。没别的原因,讲义少。当然不放心的同学,可以听杨雄,讲义很全,考点覆盖广,就是有点背不过来,记了后门忘前面。 行政法,徐金桂。其他人的我没听过,但是感觉听徐的课足够了。 商经,鄢梦萱。商法是性价比很高的科目,经济法却是性价比最低的,鄢的讲义比较全面,讲课也能做到讲透,挺好的老师。 三国法,女杨帆。今年比较坑,三国是冲着满分去复习的,但题目占得比例确实少,不过杨帆的课个人感觉是学习三国法最省时省力且有效的,讲义只有40页左右(海天的)。 理论法,淳于闻。讲义少,重点突出,好背诵。白斌太罗嗦课时太长,杜洪波的听不下去。听说宋光明还可以,大家可以选择性的听一下。 老师的推荐就是这些,建议每一科从头到尾认准一位老师就行了,换老师非常浪费时间,而且个人有个人的风格和特点,你需要花时间去适应,很影响进度。我的做法就是找讲义少的学,感觉听课认真一点笔记做好一点,差别都不大。司考本来就是在为难我们这些考生,我们又何苦难为自己。 (三)复习计划: 要记得东西实在太多,唯一能做的就是重复,不停的重复。不建议战线拖的太长,容易疲劳反感。我有同学从年前12月复习到9月考试还是没过。 1、6月初--7月10号左右,完成第一轮的复习。 因为5月底的时候学法网上基本已经有各个老师的强化班的音频+讲义了,下载打印好,六月初开始复习,主要内容是8大科目的音频+讲义+分科真题 从头到尾过一遍。具体时间分布,民法8--10天,刑法8--10天,民诉5天,刑诉5天,行政5--7天,商经5天,三国2--3天,理论2--3天。每听完一科的音频,必须完成学法网题库内该科的分科真题。第一轮共40--45天,打基础的过程不能着急,根据个人不同情况进行调整。 第一轮复习结束后,所有的考试内容基本都过了一遍,然后用3--4天的时间,重点看做分科真题时候的错题,不懂的翻讲义看解析,对第一轮是一个回顾的过程,在7月15日之前完成。 2、第二轮复习,7月16日--7月31日。 这个时候对考试内容心里会有印象,但不建议立即碰分年的真题。楼主因为之前考过两次,基础还是有一点,这16天里把八大科目的讲义从头到尾背了两遍,这个过程比较枯燥,但并不是说讲义全背下来,能背多少算多少,最好的做法是第二天把前一天背诵的内容拿出来翻一下。当然个人情况不同,也可以2天一科背认真点,差别应该不大。 这个时候楼主讲义已经过了3遍,真题1遍,之后的复习都是以8--10天为一个周期,因为总共8大科目,一科一天,预留1--2天的缓冲时间,可能因为内容太多或者特殊情况耽误了时间。个人觉得不能把时间定的太死,容易变成为了赶进度而学。 3、第三轮复习,8月1日--8月10日。 每天起床后翻上2、30分钟的讲义,然后分年的真题拿出来做,楼主是做近8年的。前三卷每卷做题1.5--2小时,1个小时对答案+看错题解析,把做错的知识点在解析中划出来方便之后翻看。一套卷子前三卷做下来7--8小时,晚上睡觉前翻一翻背过的讲义,或者看一看卷四的案例题。这个时间段是最爽的,只要每天能做到翻讲义+做一套题,感觉每天都很充实,有一种进入自己节奏的感觉。 4、第四轮复习,8月11日--8月18日 这8天,我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按照一天一科的进度,把每科讲义的内容,重要的、疑难的、常考的点都抄在笔记本上,边抄边背。这个过程除了手比较酸,大脑反而比较轻松,不像第二轮那样拿着讲义干背很辛苦,民法4、500页的讲义,我摘抄到笔记本上也就12页吧,每天完成一科其实是一件挺有成就感的事。一定记得睡觉前背诵今天摘抄的重点。这个做法具体效果如何真不好说,我只是相信眼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 5、第五轮复习,8月19日--8月26日 这八天又回到老套路,一天一科+该科错题+摘抄的重点,这时候背诵的速度应该会比之前快很多,像楼主三国法43页的讲义2、3小时就能背一轮。而且从这个阶段开始,必须要练卷四!!!注意不是放弃卷四,不是看卷四,是练。因为当时下载了一个老师的课件专门讲卷四,他说了一句话,大意是:“同学们卷四一定得练,我这几小时的课你只要记住一个字练,其他的不听也值了”,我当时直接就把音频关了去做卷四去了。这时候离考试大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每天1小时的时间练2道卷四的题,30天能做60道卷四的题。到考试前每一科能做8道不同类型的案例题,足以应付卷四了。恩,还要背8--10句的法律名言,卷四一定用得上,像“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等等。不知道今年高喊卷四不公的人又有几个在复习时真正做到了重视一下卷四呢? 到八月底的时候,讲义背的也差不多了,知识也基本学到位了,学法网上会有网友分享各科老师的预测题、模拟题都出来了,推荐几个必做的,钟秀勇158题,刘凤科168题,徐金桂的行政法模拟题,三国杨帆出的A/B卷,其他科目的挑着下载一些做一下,正确率可能会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都白学了,没关系,做错了才叫查漏补缺,才有效果。楼主做刘凤科168题也是惨不忍睹。。。。。 做完预测题+预测题讲解的音频,冲刺班可以挑着听几个,挑自己感觉掌握不到位的科目听。9月10日左右结束这一过程。再有一周多的时间就要考试了,适当放松是必要的,但建议每天还是要保证8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这一点时间千万千万不能松懈。调整作息时间,把已经翻烂的讲义,错题,笔记拿出来背一背,卷四案例题要坚持练习。也可以买成套的预测题做一下练练手,楼主当时下载的预测题,前三卷平均分还不到80。。。。预测题的分数不要当真,心态放好就好。最后就是不要多想,相信自己,完成考试,万事大吉。 四、关于司考的感悟 楼主前后考了三次,曾经倒在安全线上现在总算爬了过去。觉得有几个因素无形中非常影响最终的考试。 1、最重要的就是心态。 在复习中总是患得患失,考试时总是瞻前顾后,自然是很难考出真实水平的。我觉得只要能完成每天定的计划,考试的时候相信自己就足够了。我当时考试的那两天,给自己定的唯一的目标就是答完题走出考场,其他的真没多想。 2、第二重要的是规律的作息时间。 当然不是让你每天6点起床,11点必须睡觉。你要找到符合你自己的作息规律。楼主是每天早上9点多起,学3小时到12点半,吃完饭午休到3点,3--6点学习,8--凌晨1点睡觉,因为感觉自己晚上看书效率比较高。每个人情况不同,但是好的作息规律一定能帮你通过司考。还有一点挺重要的,紧张的3--4个月的复习时间,偶尔的休息也是必不可少的,打球、看电影、打游戏都可以,但楼主强烈建议,每天都不能中断看书,哪怕1、2个小时也好。这样会持续在学习的状态中,否则人的惰性真的是很可怕的。 以上所言都是楼主自己的方法、体验、和感悟,就算仅对一两个人有帮助,我也觉得自己这几个小时的字没白打了。。。如果有同学有疑问,可以在学法网私信我,看到都会回答的,也真心希望学法网上那些为2016司考奋战的战友们,届时都能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学法网APP,法律人必备(进入下载) |
最新评论
有自己的节奏,保证复习时间就好,我也有同学是看书到凌晨,然后白天睡觉的,他也过了,还是看个人习惯
厚的讲义就是案例很多,钟秀勇的民法可能6、7百页,但是需要背的重点加起来也没100页,你听课件的时候划出来,后期复习不用全看,只看自己划的重点就好了,理解不深再去看附的案例,很好用的
我是自学的,但是三次才过,我也没有在职复习的经验,但是觉得一定得保证复习时间和效率,如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是很难通过这个考试的,如果和我一样自律性不强,还得在职复习,建议报个班跟着班里的节奏复习更好。
我当时复习用的讲义都是下载打印的免费的,也很厚,虽然很不方便但是谁让咱没掏钱呢,别怕书厚,钟秀勇的民法就700多页,但是学完划下的重点,感觉也不到100页,其他都是案例帮助理解的。民法主要背关键词+理解,刑法总论理解为主,分论需要好好背的,其他各学科都是背诵为主,理解为辅。现在六月中,完全有时间给自己列一份至少4轮的复习计划,第1轮进度慢没关系,民、刑就得20天复习,诉讼法5天左右,其他就在2-4天能完成,但是第一轮复习的扎实,后面几轮会很快。建议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一定每天抽1-2小时,翻一翻前几天背的内容,不然很容易忘。
主要是百度云+学法网+向同学要的
百度云里面怎么搞?学法网的软件我也下载了,还是没找到讲义音频?能再以说说吗?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