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的背脊微微有些发凉,害怕因为标题被学法网上的网友喷...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把自己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不期待很多,希望能带给大家哪怕一点点的回馈和思考,那么码下这些字的一晚上就很值得了。![]() 一、2015年的成绩 2015年:368分,卷一87,卷二72,卷三94,卷四115。总分不高,在过与不过的边缘,但对比起复习的时间和目标来说,已是超过预期很多。我没有考后对答案估分的习惯,但最终每卷成绩的高低总体与做题的感觉差的不多。今年的成绩怕是回避不了卷四的问题,虽然楼主没有120,130+的高分,但说实话,我觉得115的成绩比我预期的100左右确实要好一些,不排除有提分的现象。看了很多对卷四的质疑,我也期待能够看到司法部的公开回复,和大家一起坐等。 二、短时间复习策略 我和我同学说,没有卷四成绩我是过不了司考的,我同学回答我,你这个成绩缺了哪卷都不可能过司考。想想也有点道理。短时间复习不等于裸考。虽然只有19天,但是我制定了复习计划,按照计划看了材料做了真题。在整个过程中,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合理高效的复习策略,并主要可以从学习背景、复习方法和复习时间等方面入手。 1.学习背景:注重积累 楼主是法本+美国法硕+一年美国律所工作经验。大四考过一次司考,最终因为复习效率低下以及准备出国三心二意,最终只考了330+。虽然说离上次复习已经过去了3年,虽然说美国法律与中国法律不同,但绝对不属于零基础考生。这么说来19天过司考也真的有些标题党嫌疑。毕竟这么多年的法律学习并且在法律行业工作,不说对法律法规具体条文的了解,至少对法学理论、法律常识、言语逻辑还是有些敏感度。因此建议无论是否有法律背景,平时有空,多关心与法律相关的时事热点新闻,逛逛学法网论坛,看看法律热点问题等等,对司法考试多多少少有些帮助。 2.复习方法:适合自己 复习的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我学习的时候很难专心,容易走神,所以尽量让自己的复习变得“单一”。如何单一呢?一是只看讲义。如果一边听视频一边看讲义做笔记就肯定会走神,所以不考虑所有的音频学习资料。二是一段时间内只复习一门法律。看完一门讲义之后,马上在学法网题库做题、对答案,在做题或者对答案的同时也会再次翻看讲义,巩固记忆不清晰、运用不熟练的知识点。三是把密集复习时间放在晚上。因为我复习时住在家里,白天总会因为各种原因打断复习计划,比如一会儿吃了饭再吃会儿水果,一会儿又从房间溜出去喝水顺便跟爸妈一起看会儿电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我复习效率最高、最专心的时候。因此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不用完全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3.复习时间:把握整体,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性放弃知识点,随时调整策略 这一点才真正点了题。梳理今年准备开始考试的时间线:今年7月初在同学的怂恿下压着截止日期报了司考,报名费都是人帮忙付的。之后因为工作、搬家等一系列的原因整个7月都忽略了司考这件事。8月初突然醒悟,注册了学法网账号,还下载了一些音频资料(感恩~),头一天打开民法听了30分钟就再也听不下去了(对不起老钟,是我自己的问题)。之后旅游购物、整理行李,一直到回国,复习没有任何进展。8月28日回国,倒了两天时差,打算放弃2015年司考。爸妈说,好久不回家,你就在家复习着,也当陪陪我们,过不过无所谓。于是没有了任何逃避的借口。8月31日上淘宝买了司考教材119、真题、题库三套资料,等待书寄到的两天里在学法网题库做起了民法真题。9月2号书送到了,正式开始了复习。(很感谢客服,在我告知某一本书漏发之后,得知我准备参加今年的考试,主动补发了顺丰。虽然中途遇到了阅兵,但在阅兵结束后第一时间拿到了书。)在9月19、20日考试之前,一共复习了19天,平均每天能保证在6-8小时,复习时间不敢说长,但比较专注。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楼主有一个神奇的同学(以下简称神奇同学),11天复习过了纽约州律师考试(不知道楼主能不能说服她来学法网写个11天过NYBar的经验)。这次我能过司考,真的要谢谢她。一方面她给了我复习的信心,让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教会了我如何选择复习材料。神奇同学跟我说,虽然她不能说对所有考试十分了解,但是每次大考之前,她都会在学法网看很多经验贴,做到对这一门考试有个整体性的把握,了解什么材料最适合自己。购买的119和真题都是神奇同学跟我推荐的,事实上也的确适合我这种没什么复习时间的考生,让我能在最短时间内对司考的知识点和出题策略有所把握。神奇同学今年也参加了司考,她的复习时间充裕一些,看了讲义,听了音频,400+过了。 客观的说,19天的复习时间,即使在只用一套材料,一套真题的情况下,也是不够的。模拟题基本没用上,只做了民法一本,最后卷三的成绩最好,不知道有没有关系。 我复习的顺序是卷三-卷二-卷四-卷一。卷二和卷三是卷四的基础,所以先看。从卷三开始,是因为觉得民法比较好理解,上手快。卷三、卷二都是先看119,再做相应部分的真题。卷三、卷二看完了发现时间可能来不及,发现卷四材料比卷一的薄很多,就紧接着看了卷四,也顺便巩固下卷二、卷三。卷四的真题做起来比较浪费时间,看完题干我就直接看答案,以此了解答题的格式和要点。 最后轮到卷一时,就真的来不及了。这时我的策略就变成了,看分值>看能否很快记忆>看能否大致理解。首先看历年真题的考点统计,哪一部分每年分值高,我就先看哪部分(虽然今年好像不适用)。再看能否记忆,比如看到法制史,自己记不住,看了也白看,于是就跳过了。又比如三国法我觉得国公的内容比较容易记住,领土领海之类的,可以在脑海中想象立体图像,以此加深印象;国经的贸易术语之类的,我就通过英文全称来理解那些缩写,不靠死记硬背;国私的冲突法选择,就靠理解各个连接点的选择原则来记忆。因为觉得卷一考查记忆的内容多一些,并非一定要放在题目中理解,于是放弃了卷一真题,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时间来不及。 复习到后期脑海里都是“来不及来不及来不及“,但这个过程还是让我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面对整个司法考试的知识点有了比较整体的了解。 三、总结 考试策略我就没设么好分享的了,没什么特别的,考前至少吃一些睡一会儿。复习这一步基本已经决定了考试的结果,可是考试的心态也很重要。坐在考场倒数第二排的我,每场考试开始前都能看到考场多了几个空位。我自知可能不比那些弃考的考生复习的好,但去考场时心里想的是至少得把所有题目都做完,万一运气好过了呢。于是就过了。 我没有说自己是靠实力过司考的底气,说白了真的是运气特别好。身边所有考了司考的小伙伴跟我交流,都说2015年难且偏,例如原本卷一的必考的法制史的内容少了很多(我刚好没背),卷四的刑法、刑诉之类又比较简单(我是个刑法渣,看我卷二72就知道了,但最擅长的就是因果关系,复习的时候自己还画了张表,考卷四看到题目心里简直乐开了花,用上了各种理论把答题纸写满了还有点没写过瘾的感觉...),外加可能蒙对了一些选择题,或者卷四有加分。总之,缺了哪一卷我都没法过司考,真是个超级幸运儿。我也明白即使我低分过了司考,我也没资格在学法网写经验给那些比我努力的多得多的小伙伴们。但是我希望我的体会能够告诉大家几点: 1、早日开始踏踏实实复习,会少很多纠结和忐忑,考还是不考的矛盾,复习来不及的火烧眉毛都可以避免; 2、万一真的没有太长的复习时间,也不要完全放弃希望,要把握复习的策略,至少要坚持能复习一点是一点,并参加完四场考试,不要半途而废。 3、只有运气恐怕是过不了司考的,但是如果你坚持了,偶尔的运气也许就能帮上你一把。 最后的最后,想要感谢学法网和所有一起拼搏的小伙伴。在备考和等成绩的过程中,我在学法网看了不少帖子,感谢大家分享资料、经验和心情,陪我一起度过了这又短又长的几个月。司考,再见了!学法网APP,司考必备(进入下载) |
最新评论
我把自己背景贴出来就是希望能够尽量做到客观一些。我确实基础不差,但是在本科最熟悉各科法律的时候,不认真地复习了两个月依然没有过司考。时隔三年把知识几乎都忘的差不多了,再次复习时间短,也更吃力。分享经验是希望对跟我差不多情况的考生(我相信有)能够有所帮助。
二战。两次考试之间的两年在美国,都没有回国考试
诶这样吗?主要是觉得第一次复习的时候还在准备托福文书之类的没很认真,差不多三年没碰国内法,第二次复习时候的感觉基本就是从零开始的,甚至更吃力一点。不过毕竟是法本,对法学概念理解起来还是很快的这样。
我发现我的考试经验跟楼主基本差不多,重点放在基础性的东西的理解上,以及考试中性价比高的记忆内容
不过我是看的三大本+真题详解
我认识不少法硕都是20来天过的,这说明司考基础性的东西才是过关的根本,貌似司考几乎没人考500分以上,这说明考试内容太多,闭卷考试纯扯淡
想想去年看完三大本后,大家都说卷4难啊之类的,我还琢磨前3卷过关呢,然后一做真题,发现那是痴人说梦呢。。。考试完,发现卷14才是最容易拿分的,过司考的关键在于14卷过200
由于去年卷1考的很高,今年大意了,就看了3天,分数不太理想。不过23卷的重点我放在卷四考的那些内容上了,最后117分,我没觉得有加分,比答案公布后我估的是论述题高分130低分120,而我论述题不拿高分几乎没可能,只能是根据评分标准有些地方我写的太简单扣分了
我身边很多美硕因为5月毕业,7月底考bar,8月回国,没有太多时间,一般复习一个月左右参加司法考试。我写这篇文章是希望能够给跟我情况差不多的同学一个参考。还有如果你如果看完全文的话,就会发现我最终给出的论点是希望大家早点开始复习,如果真的时间不够的话也要掌握学习的方法,至少不要放弃考试。
感谢分享! 非法律专业,没法律工作经验这样真的很厉害了。我的着重点也放在基础知识+真题,并且按照知识的性价比顺序复习。三大本跟119的区别在于119已经把知识点给精简梳理了,所以后者比较适合时间更短的考生,真题里面一般都有历年分值,我做的真题也是有详解的,可以帮助理解知识点。卷一卷四今年确实容易拿分,卷一今年考偏了,卷四我没对答案但是答的比较顺利。因为想把自己短时间复习的策略和知识点取舍的经验分享给和我情况差不多的同学才来发帖,写的时候尽量想要做到客观,把我的基本情况和复习时的状态也尽数告知,既没有想把自己说成天才,也不想诉苦让人同情。有人一进来就开始骂,我不生气,但表示很无奈。说句实话,我身边法硕1个月左右过司考的人很多,分数还比我高,在我看来远轮不到我装逼。
也许我在考前20天左右发的话,可能和我情况差不多来不及复习的人可以有所借鉴。在刚出分时发帖这一点上我确实欠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