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 收藏

律师年入百万以后的困惑

律师路上 xuefa2016-10-11 收藏 : 2 查看 : 9038 评论 : 91

原创作者: 律师梦飞翔

文章来源: 学法网

没想到几年没回来学法网发帖,昨天发了一篇帖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竟然还能看到这么多老朋友,也没想到还有很多人记得我,这使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感慨,我其实是想非常平和的和大家聊聊天,谈不上兜售经验,也谈不上卖弄学识,更谈不上表现文采或炫耀财富,该说的我已经说了很多,至于不该说的,我也确实说不了,其实律师这个行业真的很孤独,且不说律师和别人不能推心置腹,即便律师同行之间,也不能毫无保留,也许最高的境界,只是繁华落尽,饱经风霜后,两个同行会心的一笑,也许这一笑有万般苦涩,也许这一笑有千般无奈,我必须说,律师,真的很难,很多说我总发心灵鸡汤,其实我的内心深处绝不光明,非但不光明,而且荆棘丛生,灰暗无底,其实那,所有的童话都是悲剧的另一种呈现形式,而所有的希望和激情,也都是别无选择的挣扎和无所逃避的抗争,你们以为我很勇敢,你们错了,一路走来,我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你们以为我很励志,你们又错了,我是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一直以来甚至有抑郁症的先兆,我是个这样的人,如果我注定失败,我考虑的是如何悲壮的失败,如果我注定死亡,我考虑的是如何美丽的死亡。

说我自信,可是我的很多自信都是自卑的逆向反应,说我高傲,可是我的高傲都是无奈的必然结果,在塔尖上的人看来,我还是小人物,在真正的高手眼里,我也只是可怜的蝼蚁,我经历的失败和尝过的屈辱比我享受的成绩和微不足道的财富多一万倍,只不过,我这人就属于典型的死撑着,哪怕明天去讨饭,也会把衣服整理的干干净净,你可以说这是虚伪,我则称之为尊严,除了尊严,我曾经一无所有。

如果我家庭优越,如果我出身名校,如果我受过系统的法律教育,如果我有贵人扶持,高人相助,我想我一定是个非常平和的人,我会温和的看着自己的成败,也会淡然的看着别人的起落,可惜我没有,我的生存环境极度恶劣,最难的时候,我居无定所,举目无亲,身无分文,除了影子没人陪伴我,除了未卜的命运和不堪的现状,我一无所有。

所以,我是学法网难得一见的奇葩,很多人没感受过我的处境,你们很多人所谓的艰难,和我过去都无法相比,你再难也没在公园住过一周吧?你再难也没为了省一块钱走六七公里吧?你再难也没欠人家三十块钱还不起吧?我佩服的是,我曾经在那样苦逼的岁月里,仍然自以为牛逼的活着,你说是自我欺骗,可是我确成功的骗了自己,直到骗到自己不再贫穷为止。我现在午夜醒来,都觉得后怕,我当年坚持的自信和对自己引以为豪的可以改变命运的理由,都脆弱的一塌糊涂,愚蠢的无以复加,如果我没有走过去怎么办?走过去的到底是万丈深渊还是天堑雷池?如果我沉沦了,那真的不是偶然,相反,我现在这样才是异数,其实凭心而论,我失败的几率比你们一般人大多了。我有时候会心疼自己过去的幼稚,也会感动自己过去的激情,或者这不仅仅是幼稚和激情,我相信那时候的我,是为了相信而相信,这是希望,也是我活下去的动力,你可以理解我,如果不成功就得死,然后你就觉得,我一定成功,无论你论证可能成功的理据是什么。

往事不堪回首,自己都说腻了,但我还是要说。相信自己是好事,哪怕只是为了温暖。

再说说今年想在学法网发帖的想法和目的。

我发现很多朋友做的很成功,当然他们很多人潜水或者不会说很多这种比较深入的感悟。其实我一直想邀请老朋友们说说自己的想法,我曾经和学法网上的“如是我见”兄谈了很多,我们虽然很多问题上看法一致,但是却高低有别,当然是如是我见兄更高屋建瓴了,我珍惜每一个和贤者或者高手交流的机会,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和人家学习的机会,人只有在比较的过程中,才认识到自己的丑陋,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认识到自己的浅薄。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今年的风格变了,其实很正常,因为,我现在不需要过于自信或者说狂妄了,这些自信和狂妄伴随我走过了艰苦的岁月,我现在需要的沉淀和反省,需要的是超越和进步。人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自己残酷无情的批评和对过去歇斯底里的谴责,很多过去岁月我因为特定目标而养成的心性,都需要我重新的厘清或者说重构。希望很多老朋友在这里多分享些自己的所思所感,职业经历,大家彼此学习,取长补短,一个人唱独角戏不好。

我不知道我在学法网的帖子给了多少人以力量,他们有的已经成功,有的还是举步维艰,我真的不想说做律师一定能成功,并在多久之后成功,这玩意真的是天方夜谭,这个行业的确没有天才,但绝对有的人天赋异禀,我去年遇见过一个比我还小的南方律师,86年的,年入两百万左右,但是如果不深入了解,很多人会误以为他得有三十七八岁了,倒不是说面相问题,主要是待人接物,极为老练,业务更是精湛细致,让我自叹弗如,但是,也有的律师四五十岁还蒙混度日,空负于年,个中道理,只有自己体悟吧。

但律师需要反省和总结,需要不断修正自己,这样才能进步,如果你回忆自己的去年,觉得自己无懈可击,那就绝对不是说明你一直正确,而说明是这一年白过了,你如果恨不得掐死去年的自己或者抽自己两耳光,那说明你真的明白了,当然,想明白了和做明白了也是两码事。

我觉得我已经无力告诉大家什么,对于老朋友,我们的信息资源和行业经验基本同步,无非是我的表达方式可能更有趣一点,或者仅仅是因为我愿意表达而已,对于新人,我在学法网上之前的帖子里已经说很多了,当然,错误的观点和不合时宜的内容也很多,各位可以取个别精华,弃大部分糟粕。请大家别再叫我大神或者大牛,每每大家这么说,我都如坐针毡,主要是我脸皮比过去薄了,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见识比过去多了,因为见识多了,才发现自己其实毫无见识。

我上一篇帖子,说了很多自己目前的困境和一些想法,其实本质上,我希望这是一个开发性的帖子,希望大家说说有没有同感或者大家的解决之道,请个别同志别再质疑我的收入,那只是为了说明我的情况,或者说只相当于细枝末节,其实也怪我,我就不该提这些,我以后注意。

我最近真的遇见了一个大问题,而且是我也没想好的问题,很想听听大家的高见,我现在的瓶颈和天花板出现了,三年没有大的突破,我想了很多办法,也真的实施了,可还是没用,这绝不是说,我成为本地的第一号人物,已经独孤求败,而是我已经在我所处的位置很难进步,我不想说是城市的问题,这明显是在逃避责任,问题是,优质的资源的确已经被老律师占据一空,并且未来很长时间里,我都很难进入,这是很头疼的事情,因为这个地方就这么大,就那么几块肉,无数恶狼在摩拳擦掌。

业务的问题也有,就是太单一了,我现在有八家顾问单位,涉及房地产,建设工程,网络技术,金融借贷和餐饮娱乐,一年的顾问费和案件代理费大约在三十万左右,另外每年都有几个赚到钱的风险代理或者对我来说比较大的案件,这些大约三四十万左右,剩下的三十来万,就是我用很多杂七杂八的案件拼凑起来的,我不知道大家的业务收入和组成是什么样子的,但在当地,我这种案件类型比较典型,至于说国际法诉讼,涉外,破产,股权,知识产权等的业务,我虽有涉及,却非常浅薄,另外,这类案件我们当地也没有几个律师在做,即使有这类业务,当地企业也都在北上广或者最次也是省会寻找律师,这是非常困扰我的问题。

我算是比较努力,也算是比较会处理社会关系,虽然没有背景,可我绝对有贵人相助,这是真的,我有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朋友和老大哥,把我带进了一个比较好的社会圈子,我的只是对我来说比较优质的资源大部分来自于此,可是有些合作我觉得并不深入。

说的很乱,也许我真的应该调整一段时间,我快速发展的时期,也就是每年翻倍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现在归于平缓,这让我非常焦虑,因为负担的也越来越多,所里的行政事务,还有几个助理的日常,以及自己虽然并不广泛但是却需要花很多时间经验维系的社会资源。

尤其是希望和我年限差不多的律师都来谈谈,这几天有时间,我也非常想去杭州或上海看看,和几个神交的老朋友取取经,不知道大家有否这样的想法,多交流。

但我要说,迷茫和彷徨总会过去,大家只要认真的做业务,诚实的做人,即便不能登峰造极,也远远不会一无所获。就这些吧。点击查看律师梦飞翔的更多文章
13

赞一个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已有91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yxr86 2016-10-6 22:18
呵呵,我刚还写一篇和你有关的帖子   
引用 jxtrqly 2016-10-6 22:20
说的很好
引用 苦战2013 2016-10-6 22:20
个人认为律师业务本身就有瓶颈,就算换到更大的城市以后,比如收入从百万增加到千万,但到了这个时候,注定又是一个瓶颈,这是行业性质决定
引用 那片海蓝 2016-10-6 23:24
楼主棒棒哒!加油加油
引用 feitianwugong 2016-10-7 00:06
我把整篇挨字句读的,一段段读给我老婆听,为了让自己体会。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写出如何实在并指导性文章,帮助不坚定的我们。多谢了。
引用 huayecaihylhzy 2016-10-7 08:11
拜读,假如有一天我也执业了,我一定跟飞翔兄一样定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引用 aifaxueo 2016-10-7 08:19
飞翔的每篇文章都要看。至于瓶颈,我觉得的确与行业性质有关,律师可以小富,但不能大富
引用 玉露秋水 2016-10-7 09:13
律师和工薪族都是左边象限的人。但律师属自由职业者比工薪族自由能挣到更多钱。但要真正实现财务自由,就要成为右边象限的两种人:企业主或投资者。企业主不一定有一个企业,但要有一个为自己工作的系统。所以突破瓶颈首先突破思维,变我为钱工作为让钱为我工作!
引用 hblmcdh 2016-10-7 09:28
比较正能量的,加油!
引用 topone 2016-10-7 11:00
       律师是靠个人智慧吃饭的行业,这就决定了:一,智慧有个体的鲜明印记,无法继承,也不能短时间内传承给别人,因此律师办案主要是亲力亲为的形式,在大的所,在高明的律师,当事人冲着你去的,你不亲自办案,终究会失去信任和委托,除非你不在乎的小case;二,律师业不同于企业,可以“剥削”他人的剩余价值,不可以只做管理不参与劳动就获得很好的收益。
        至于坛里很多大侠提及的实习阶段或执业初期就能实现三五十万,甚至百万的收益,对本人来说只能膜拜,当然也可能是自己出身寒门,量及自身及目光所及均是要通过多年打拼,才能实现收入的飞跃的缘故。身边有位律师,办了十多年的案子,今年年入近30万,我已经觉得他很牛B了,他自己也很满意,谈起办案经验来,可以说眉飞色舞。大多数律师年入三五十万之时,就已经遭遇瓶颈和天花板了,就已经很累了。高端些的资源,好些的企业的顾问,已经被改制后第一波做律师的占据,很难分一杯羹。
        因此,对于已经通过司法考试,准备进入律师业的,以及欲转行做律师的,切不可看到大侠的言论,立刻象打了鸡血一样。在我看来,初入行做律师,第一年收入在个位数,能解决温饱;到了第2-3年,能实现年入十万以上,就已经不错了,已经入行或转行成功了。往后状况,因人而异。“先定赚一个亿的小目标”要看是谁说的,与“何不食肉糜”是同一个道理啊。
        至于我,只愿低头勤耕耘,不问收益。只有工作的目标,没有赚钱的目标。只相信赚钱是努力工作的结果,不是努力工作的目标(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怕实现不了上段文字提及目标的借口 )。
引用 夏之叶 2016-10-7 12:19
我觉得飞翔可以考虑下你的神来之笔做营销。
易胜华律师就曾经说过,他写了一篇文章,不过千把字,就是关于在国外怎么狙击红色通缉令的,然后打电话给他的各路人马络绎不绝。甚至有人愿意出高价买断他一年的时间。以飞翔兄的文笔,足以完胜之。有时候,你写些专业的文章,就会散播出可能你都不知道的名气与运气。
而且,时刻牢记着,核心竞争力,就是你所有的但是别人没有或者很难有的东西。别人有背景,有沉淀,你没有,你短时间内,赶不上,可是,你有惊世绝伦的文笔,人家也很难有。互联网使得这个世界变得那样开放,每个人都有成名的机会,至于你在哪里,重要吗?
许多人法律做到一定的程度,都会有一种绝望之感,因为,越往后做,越觉得某些事情不是自己的实力所能够达到的,某些案子单纯凭借技术是接不到的或者不能赢的。所以,你要出名,出名后,是他人慕名而来,而不是你求人而去。这两者的差别,相当巨大。

引用 夏之叶 2016-10-7 12:28
关于出名,有很多策略。
关键,还是营销。
你所说的五线城市,我懂的。大部分的高端案源,都有固定的渠道,甚至有固定的套路,外人,轻易挤不进去。你若因文成名,咳咳,其实我是建议你直接著书立说的。那么,你就有了敲门砖。
然后,你可以选择一个专业化的方向,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我当然绝不是说你要放弃别的案子哈。写些文章,打些漂亮官司,让你在该专业的名气在同行圈里响起来。然后,如果他们有该专业的案子,就有推荐你的可能。
还有就是传统的事件营销了,逮着一个快播案一样的案子,想不出名,他也很难啊。
往上营销,是要有资本的,你的名气,你的技术,你的专业,比你的背景更算资本。
想一想就明白,法院院长的关系怎么的都比你硬,所以,不要和那些关系比我们硬的人比关系硬,人有你无,人无你有,才能皆大欢喜,各自发财。
引用 夏之叶 2016-10-7 12:34
某些时候,如果你确实足够专业,也不想换城市,没关系的。你足够有名,有需要的,自然会慕名而来,你不用换城市,总可以时不时出个差吧?
虽然北京会集了各大律所与名律,但是,名律也不尽然在北京吧。
一张高铁票而已,你足够专业,谁又在乎这些?
引用 夏之叶 2016-10-7 12:42
还有,我深深的觉得,我实在是被那个谁给洗脑了。
我觉得跻身高端圈未必要自身去打入高端圈,那终究是一个需要力量极大的,维持起来非常困难的圈子,能不能进,不好说。
你所应该进入的,应该是高端律师圈,如果你们本地的档次不够,就进市里的,省级的。
你可以反过来想想,大案子总归要人做,自然也有个圈子为他人做。
那谁打比方说的乐视老总进泰山会,赵本山长江商学院,都是高端同行圈。
何故?这些圈子因为志同道合而天生比较稳固,有消息也会第一时间知道,互相散播。
你想象一下,你无论和你们那边的达官贵人一起混多久,他们能把你当真朋友吗?他们心烦了喝酒能找你吗?
不会,应该不会的。
这是因为双方所处的圈子太不同,高攀终于是难以长久的。酒会一散,彼此连打电话寒暄两句,都觉得尴尬,对吧?
引用 夏之叶 2016-10-7 13:38
还有,其实很多时候,各种讲座是极好的学习与营销之所。
你可以看到与见识到甚至结交到最知名的律师。你可以传播你的名气与能力,在他们各种各样的QQ群,微信群里。
最关键的是,他们总是在传播最前沿的律师营销思维。还有些结社网络讲课的,如草原狼刑辩,都是各种花样。
我一朋友是某省会城市著名大所主任的亲传弟子,平时上班,周末各地追着跑。什么最高法院法官来讲课,什么天同学院开班,有些还费用不菲。人家是精着呢。
更何况,那里,离梦想的味道最是接近,真的,连会场的空气中都弥漫着梦想的味道。

引用 夏之叶 2016-10-7 13:42
以上所有要说的,都说完了。
向飞翔兄致敬,同时,我要说明,并非我觉得飞翔兄不善于营销,或者说我做得比你好很多,完全没有此义。
我只是觉得,你的文章照亮了我迷茫时的天空,我也希望能竭尽所能的为你提供微薄的帮助,如此,才是论坛互助精神不断的传承。

引用 夏之叶 2016-10-7 13:48
最后的最后,我要特意说明一点,喷子们。
我的收入远远低于梦飞翔,也远远低于如是我见,也远远低于法庭人生。本人现在既没有开所,也没有开所的打算。我没有与本地司法系统的领导们勾肩搭背,也不认识行业的大佬们。我只是呆在一个离家很近的小所混混日子,带带孩子。
这样,有些红眼睛就可以不会盯着我了,对吧?
引用 8961373 2016-10-7 14:14
topone 发表于 2016-10-7 11:00
律师是靠个人智慧吃饭的行业,这就决定了:一,智慧有个体的鲜明印记,无法继承,也不能短时间内传 ...

说的很理性啊,很欣赏你,成功不可复制,路还得自己去走
引用 liusage 2016-10-7 14:20
8961373 发表于 2016-10-7 14:14
说的很理性啊,很欣赏你,成功不可复制,路还得自己去走

剥削律师还是很好剥削的。。
比如那个盈科的梅老板。。

相关阅读

家园、论坛相册已恢复
  • 5726文章
  • 4收听
  • 93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