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法官那些事
弹指一挥间,辞职离开法院已经一年。去年此时,挥手作别二十多年的审判台,心中并无忐忑,更多的是对朝夕相处二十多年的同事的不舍。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 文 | 江建辉,原安徽省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于2016年初辞职,现为安徽一飞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 四十而知天命,我却在四十有余的年龄选择了重新开始,这与勇气无关,更多的是对换一种活法的追求,还有对自己业务能力的自信,家人的支持。 从法院走到律所,从审判台上换到代理人席,从公务员转型为别人眼中的“无业游民”,要说心理上没有一点落差是不可能的。 从每个月固定的薪水,到每天要自寻收入,每个月都要去寻找新的案源、顾问单位,接触新的人、新类型的案件,每天都会面临新的挑战。 我感受到了从所未有的压力,但也同样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新鲜。虽然累,虽然辛苦,但挑战与激情并存。 辞职一周年,也意味着从事律师(实习)一年了,我要吐槽的是:说好的职业共同体呢?为啥律师上岸就能干高级法官,高级法官下来只能做实习生还要在无经济补偿的情形下竞业限制两年? 这一年里,遇到过各种性格的当事人,也遇到各种类型的案件。接触了之前在法院工作时不怎么遇到的行政、刑事、执行案件。 二十多年的民事审判工作,处理传统的民事案件对于我来说游刃有余,但刑事、行政、执行案件对于我来说却是较为陌生的领域,还有一些新型的民事案由,都需要我在适应律师工作之余努力去更新的知识范畴。 四十多岁的年纪,一切从头开始,难! 但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每天吃完晚饭后,我便与读高中的女儿一起,坐在台灯下学习,张明楷的《刑法学》我翻了一遍又一遍,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我一条一条研读,行政法规内容庞杂又有些散乱,初读起来确实有些不耐烦,我一边阅读一边做好读书笔记,执行程序更是杂而乱,我硬是耐着性子做起了框架图。 这一年,我如一名虔诚的学生,勤奋的把自己埋进书山卷海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的苦读和工作实践,让我在曾经陌生的领域都慢慢变成了行家里手。 感谢这一年的努力,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听惯了别人称呼自己“江法官”,一下子又变成了“江律师(实习)”,起初确实还有些不习惯。 昔日的审判台,如今是我仰视的方向。 我知道,坐在代理人席,我的心态要改变,这是转型所必须调整的心态。 我不再把自己当成一名法官,而是一名新手律师,跟着同仁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案件,认真接待每一位来咨询的当事人,细心研读案件信息,奔波于调查取证的路途中,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 不打无准备之仗是一名律师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我深知做一名优秀的律师,不仅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水平,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不论案件大小,都要一视同仁。 都说律师起步难,确实难,但真的投入进去,也并不是那么难,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把职业当作挑战来做,让它成为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赚钱的工具,也许我们会从中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一年来,经历了很多,去了很多地方,也学到了很多不曾学过的知识。 感谢一直支持着我的家人,你们是我坚强的后盾;感谢所里的同事,与我一起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感谢我的当事人和顾问单位,谢谢你们的信任,让我有了勇气和动力,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以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加专业的业务能力为你们提供法律服务! 这一年,感谢有你! 这一年,感慨万千! 这一年,快乐与挑战并存!获取更多法律行业精彩文章,请下载学法网APP或访问学法网(xuefa.com)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