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一直默默在学法网静静地看大家的帖子3年有多,常幻想有一天我也可以、也愿意来发个贴。 一、关于我 在职、法律专业本科自考生。2009年第一次报名,未考;2009年第二次报名,裸考,286;2014年第三次报名,350,2016年第四次报名,363。前前后后的报名费及购买各类资料花费¥3000↑。整个考试一路跌跌撞撞、惨惨淡淡。很明显,我的成绩毫无可供大家借鉴的价值和意义,再说学法网上经验一大把,因此今天不发经验贴,只发心声。 ![]() 二、关于高手 学法网上常见很多“三月一次通过”、“非法本100天过关”、“在职妈妈400+通过”的朋友,我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和羡慕,真心羡慕你们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以及,学习天赋。而我在这类拙笨的人,除了时间堆砌,别无其他。 三、关于分数 363和350在知识的掌握上有本质或太多的区别吗?我认为没有,甚至340、330也没有太大区别。当然,如果300以下,那么朋友确实需要总结。 我亲爱的“战友”,也许你欠缺的只是那么一点好运,以及临门的那轻轻一脚,如果你尚未放弃、不愿放弃、不甘放弃,那建议歇斯底里坚持下去,也许成功便会属于你。 四、关于纠结 学法网上很多帖子说过关率什么50%、60%的都有,你信吗?这种都还要思考、还要去纠结,那只有呵呵了。有的朋友说自己下来估分很高,但实际分数奇低。我只想问,考试时那么紧张、那么多答案,你居然能记清楚?那么你的法条岂不是记得更清楚?说实话,除了个别印象十分深刻的题外,我对其他所有题目是过目即忘。所以,怀疑不公,毫无意义。 六、关于改革 一直流传2017“非法本”、“非全日制”、“无学位”等不能考的各种消息只能算“小道消息”,至少目前我没看到正式发布的通知。若高层真有此意,我吐槽于此,算一位公民向他的zf表达一点真实心声。 去年便有很多自考生同全日制大学生的口水战。谁优谁劣,谁说得清?哪能绝对。自考生不见得都优秀,全日制也不会都渣渣。只是想恳请高层,多给自己的子民一个机会、一点希望、一种可能。 一个自信而强大的政府应当是开放、包容、大器的,显示强大的方式不应当是通过闭和锁来实现。 要提高司考过关考生的素质水平有很多方式,你可以提高考试的广度、深度,甚至再转变考试方式,增加实践考核等等都可以,恳请不要采纳“教授”、“砖家”限制考生门槛的“贱议”——例如即使我们这批曾因若干原因未读大学的人自考生、函授生、党校生未通过最终考试,至少你曾给予你的公民予希望,至少你提高了你的公民的法律水平。 2016年备战过程中,听到两位老师的课件曾落泪。 一是老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感谢你们为中国的法制事业做出的贡献。” 二是韩心怡,全课程最后一句话:“同学们,我们明年不约。”点击查看更多司考通关攻略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