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 本周交作业晚了一天,各位见谅。 前几天微博上出的案例,法院的判决已经上图,大家先看,我再发表下愚见。 首先,科普下消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安法(食品安全保护法)以及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假货的相关的规定。 1.消法,具体法条我不罗列。消费者如果买到假货可以请求退款(专业术语叫解除合同),然后主张原标的额2倍的赔偿。一共是3倍,民间常笼统的说3倍赔偿,其实不准确。 2.食安法。消费者购买到假冒的食品、药品后可以要求退款,同时主张原标的额10倍的赔偿。一共11倍。 3.侵权责任法。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因商品质量问题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向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请求赔偿。 因此,从上面的法条来看判赔偿应该是必然的,而实践中并不一致。再者,被告的辩解也真是不专业到极点了,生产者与销售者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消费者向谁追偿都可以。 其次,谈谈几部法律的宗旨精神与相互关系。 1.消法的宗旨是反欺诈,因此适用赔偿的前提是消费者遭受欺诈,要认定为欺诈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因为欺诈很容易被辩解为重大误解,具体说下去就太长了。 2.食安法的宗旨是保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因此并不以受欺诈为索赔前提,因食品、药品的安全太过重要,甚至可能触犯刑法中的销售假药罪,销售劣药罪,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相关罪名。 3.消法和食安法的认定前提都是违约,而侵权责任法是侵权,在我国主流观点认为二者为法条竞合关系,只能择一而选,虽然也有较为前卫的看法认为二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想象竞合甚至并用,但是要走到立法甚至司法实践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4.对于一些特殊商品,例如购房受欺诈时应该如何适用消法的规定?消法,食安法中的赔偿是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的特殊性使得其可与违约赔偿并用。预知详情,欢迎私信,这里不展开。 然后,关于判决结果的解决方案。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法官的水平参差不齐,好多司法人员忙于公务,学习进步的速度跟不上修法立法的速度也很正常。本案已经过二审,二审的判决理由我也就不吐槽了。如果真要求个结果,那就找检察院吧,希望渺茫。 最后,想说说,职业打假人当然是越多对普通百姓越好,为什么会有这类人生存的空间,只因天朝假货横行。还有茅台酒厂,遇到一个这样的案子就要坚决维权,商誉多么重要啊,顺便也创收下,不声不响的态度也只能说明公司法务水平,领导的法律意识,若干不赘。 |
最新评论
上周微博推的啊
????????退1赔3变成退1赔2了?
666
最高人民法院第23号指导案例——消费者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要求销售者或者生产者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支付价款十倍赔偿金或者依照法律规定的其他赔偿标准赔偿的,不论其购买时是否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人民法院都应予支持。
民意?还是官意?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