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很适合也很想回答这个问题,去年备考之初在学法网学习过一些经验贴,赶在末代司考通过,希望把自己的心得分享出来,能给后来的小伙伴们一些帮助。 司考改革的草案出来了,主要在三个方面:报名的门槛、主客观分开考、机考形式。感觉正式方案也就这样了。考试范围和重点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且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司考考试的精神,是通过的终极法宝。(没有耐心的同学可以直接跳到:冲刺篇:终极法宝) 先说一下个人背景,给大家制定复习计划时对比参考:资深上班族,非法本零基础,独自自学备考10个月,没上辅导班,没老师,没小战友,坐标北京。本科计算机,研究生社会学,一直从事市场方面的工作。今年3月底拿了资格证,目前已在律所实习。 ![]() 备考时间:平均每天4小时,总共1200小时左右。个人认为对于没有看过任何一本法律书的人来说,1200是个基本数。如果有一定基础(指了解三大本内容,并至少把5年的真题轮了两遍的同学)可以参考我最后一个月冲刺阶段的时间数,200小时左右。 我的方法是:“反复真题法”。就是:反反复复的做真题,这里指的反复不要以遍数作为衡量。反复到忘记做过了多少遍,看见题知道考点,知道答案就到位了。 一、资料和使用方法: ①10年真题: 反复做,平均一天30-40题,通关利器。实在有困难做最近5年的也可以,起跑是它,冲刺还是它。到临考前还做不懂的同学,全文背下来也有点帮助。 ②试卷突破100分(1-4): 放松的时候反复看,每天看一小时,平均1本用10天看完。相当于三大本的图表版,帮助把考试范围在脑海中视图化。 ③司考法条词典一本: 做完题核对答案用 ④电子版三大本: 放松的时候看,每天时间和遍数没有要求,主要为了熟悉考试内容,我看了四遍。 ![]() 二、冲刺篇:私人定制终极法宝 时间:考前一个月,不宜过长,避免疲劳驾驶。每天6小时以上。 步骤:将真题中,凡是做错或不能立刻反应出答案的题目全部按试卷一、二、三、四分类,写下来!写下来!有些题会在不同年份都考。 这四份(如下图)专属于私人定制的法宝,平均每本20页左右,在1个月中反复看,轮至少两遍。 ![]() 一些提示: 1. 涉外法,基本每年会考2-4个单选题,纯靠法条记忆,没什么技术含量,投入产出比很低。我是花了一些时间来专门背,我是考虑到应战的势气,如果只是因为没记住就失分,类似不战而退,影响情绪。但实战的时候,还是有一题漏背法条(好像是信托)。这个大家看个人情况自己选择是否放弃。 2. 不要忘了考前按提示选考点。早选的话,机选会安排离你报名时填写住址较近的地点。 3. 考前1天不要再看书了。进考场前也不用再看了。 4. 按照平时训练的节奏做题,已经适应了考试节奏,时间完全够。 5. 心态上,零基础的同学是反向操作,是在建没有地基的大楼,一边盖一边塌,很可能在最后一个月都没有能考过的迹象。一定要认识到,这很正常!进步就在每天的塌楼的过程中,靠着一块块留下来的砖头累积,慢慢的把地基补起来。坚持下去。(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大家循序渐进,从头学起,心态崩塌再重建是很痛苦的,没必要去刻意体验) 6. 注意身体锻练,这是考试最根本的保证。我在备考期间平均40分钟运动,或者跑步或者举举哑铃,就算这样,考完也觉得体力透支了。后面调养了一个多月才恢复过来。 我会把自己总结冲刺的考点和历年真题的题目讲解,陆续录成短视频放在B站上(beibei-ye),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在单凭一己之力准备的过程中,有很多困惑又找不到解答的时刻,很希望能有这种关于真题的讲解,现在我的所学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后来的同学有所帮助。 |
最新评论
你会发现考完瘦了,衣服都瘦了
方法吗?
可以减脂,不要单纯减重!体力是最重要的保证。
照片还看不出来吗?!资深工作党
晚上起码有2小时以上是整块的,一小时左右要休息一会,不要堆砌时间或者熬夜感动自己。备考最忌感动自己,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早上早起一小时,用来记忆。白天尽量找一些零碎时间,上班空隙时间看十来分钟也好,或者在飞机上。中午午睡20分钟。这样一天的精力是够用的。
40分钟锻练没有条件也可以隔天进行,太累就不要勉强。时间安排在晚上复习时的休息空隙。或者改成上下班多走一站地也行。原则就是要注意锻练保持体力
身体是储蓄卡,不是信用卡,不能透支。
一定要把题目做透!不要纠结于遍数,有的题目做了十遍以上还有新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