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我在参加司法考试时,想着如果到了通过的那一天一定要发一个朋友圈说“请称呼我为律师”,等到了通过的时候才知道还要经过一年的实习期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律师。而后在结束十九年的军旅生涯后,我迫不及待地来到厦门四处寻找实习单位。年近不惑,重新进入职场,与小我超过十几岁年轻人共同竞聘实习律所,内心的不安与尴尬只有自己清楚。 在面试超过八家律所后,我最终找到了最适合我的律所——福建重宇合众律师事务所,实习手续在行政负责人的指导下,我很快就办下来了,这一点让和我相同经历的转业军人很惊诧,因为在全国的其他省份由于转业军人的特殊性,办理相关实习手续是十分麻烦的。我宁愿相信这是命中注定,注定让我尽快地开启全新的生活了。 准备实习证申请材料的情形恍如昨日,可是我现在已经开始总结申请执业证的材料了,这一年好快啊,可仔细回想这一年经历了很多,成长的很多,实现了很多,又期许着更多。 一、律师行业不仅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 我在准备司法考试之前对法律完全是一窍不同,对于律师行业的印象完全是看美剧里的故事得来的,西装笔挺、高档写字楼、唇枪舌剑,最后为当事人力挽狂澜,救大厦于将倾。在中国的律师形象更有些侠义的色彩,“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完全是一副文武双全,行侠仗义的模样。但当你在法院门口迎着七点钟的太阳排队等候立案时、当你迎着亚热带盛夏时节午后的烈日去市政服务大厅调取被告信息时、当你加班至凌晨头如实木,眼睛昏花时你就明白律师行业绝不仅仅是在法庭上如诸葛孔明东吴舌战群儒那样挥洒自如的形象,或者说很多的是强度巨大的幕后艰苦工作。也绝不仅仅是会见当事人时的温文尔雅、谈笑风声和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的从容淡定。更多的是奔走于各个司法机关,与各色人等的斗智斗勇。甚至有的律师为了开拓案源,每天都奔走于各大医院之间,向受伤的患者分发名片,说服他们申请交通事故人身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或工伤赔偿。所有的这些并没有使我心生退意,而是帮我认清了这世上所有的工作都是如此,想要阳春白雪就要先下里巴人,想要有所成就,就先要付出艰辛劳动。有句话说的好,不要用虚假的勤奋来欺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可以看得见的。 二、律师行业不是高枕无忧,而是枕戈待旦。 通过司法考试后,我就把三大本束之高阁了,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后,我就以专业法律人自居了。可是实习开始的第一个任务书写起诉状,我就默默地上网买了一本《律师文书样式、制作与范例》,这个基本的法律文书就把我打回原形了。后来我查阅了数据统计,全国有三十多万的律师,厦门市有三千多名律师,而且每年都有新的律师进入这个行业。这些新入行的人有的是法学院的高材生,有的是国外境外的海归人士,有的是公检法领域怀揣律师梦的精英人才。他们在律师行业所拥有的优势近乎先天取得,这还没有包括早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入行的资深大咖级律师,如何在这个小小鹭岛与他们竞争并成功生存下来,我想唯一的办法只有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另一方面,在国家层面,现存上百部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民法、刑法、商法、合同法等等,每年最高法还会颁布各类指导性案例,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具体案件的审判结果。学不学?不学的话连当事人的电话咨询都回答不了,更不要说期待他能办理委托手续了。因此,我在通过司法考试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想法在实习期间显得如此的愚蠢和缺乏前瞻性。 三、律师行业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群狼战术。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充分暴露出一个人智力能力精力的局限性。海量的法条、海量的信息使得大部份案件都不相易与。我看过最少的一个刑事卷宗是四卷,每卷一百多页。卷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存在帮助委托人减轻甚至无罪的程序错误与实体错误。这些细节每看到一处就要结合头脑中对法条的基础认识进行判断,记不清楚的,立刻就要打开网页检索。这个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其次,新入行的律师资历尚浅,办案经验和与当事人沟通经验都不足以说服当事人,案源问题是律师行业的生命线问题,也就是对于新入行的律师来说,不是人挑案件,而是案件挑人。这种情势下不可能从自身的好恶或者专长来挑选案件,有案件就有继续下去的可能,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抱团取暖,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有擅长的方向,每一个成员都进行知识共享、案源共享、劳动共享,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生存下来。 四、律师行业不是一鸣惊人,而是厚积薄发。 美剧中经常有一位平时默默无闻的律师因为一个案件甚至是在案件中的一个观点、一个发现就一鸣惊人,从此走上了大咖之路,这只是一种戏剧性的表达。实习一年来,我体悟最深的就是对于整个律师生涯来说,司法考试只是开端,一种法律人生的开始。业界人士经常在谈的“二八定律”绝不是无病呻吟或危言耸听,而是律师生态的真实写照。百分之二十的律师把律师界百分之八十的业务量垄断了,而剩余的百分之八十的律师分享着律师界百分之二十的业务量。我经常看到律所的资深律师每天加班至深夜,甚至没有时间去楼下吃饭,都是由助理打饭上来吃。同时也经常看到年轻的律师来到律所就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地打起手机游戏,这就是真实的律师生态现状。据说实习期结束后,也会有一个三年说或者五年说,年轻律师必须忍受三年或者五年的蛰伏期,之后因为在这期间积累的经验和人脉才会使得业务量有所好转。而许多年轻律师都经受不住这种煎熬而纷纷转行做法务或者其他工作。因此,想要终身从事律师职业就要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虚心学习,安心工作,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认真做好每一个委托人的案件,即使是法律援助案件,也要全身心的投入,使每一个当事人感受到律师的热情负责与专业,最终得出不负所托的结果。 说过了上述的种种困难,并不是想知难而退,而是总结实习期间的种种感悟。在另一方面律师职业也是回报率很高的行业,不谈不菲的劳动报酬,在做法律援助案件中,我经常看到孤苦无助的当事人那感激涕零的眼神。还有在不幸婚姻中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当事人能够在失败的婚姻中争取一点经济补偿,这些都增强了作为一名律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还有在看守所会见委托人时,律师是他们与外界的唯一联系,失去自由的他们有时是罪有应得,但也有罪不至此的无辜者。律师就是这种游走在社会矛盾冲突最前线的孤胆英雄,他们有些像美剧中的赏金猎人,既为了自己的一日三餐,也为了行侠仗义,除奸扶弱。身后没有强大的行政强制力,也没有厚实的经济实力。拥有的是对正义法制的信仰以及自身积累的法律素养。我喜欢这个职业,也愿意为此付出终身的努力。 实习期就要满了,感觉时间过的很快,又感觉过的很慢。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从开始的领材料文书到立案再到开庭代理答辩。一点点的学习一点点的进步。这一年中也彷徨过,迷茫过,但是看所里的资深律师后,就告诉自己开始的前几年是最艰难的,需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诱惑。虽然现在的工资刚好够养活自己,但是不能只局限于眼前,应该放眼未来。坚持自己的梦想,即使失败了也不后悔,不要因为不敢去做或者害怕失败而放弃,人要有梦想,或许哪天就实现了。 这一年来,我接触了各类的案件,民事、刑事,诉讼、非诉,这些都扩大了我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对律师业务也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也因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明确的认知。诉讼业务是法律运用的基础,在未来的执业生涯中,我将加强诉讼业务的锻炼,主动参与诉讼业务的办理,以期更全面的发展。 实习期满只是一个开始,是对律师职业的向往帮助我坚持向前,很感谢在过去的一年中给我帮助的所有律师,我希望用我自己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律师。 |
最新评论
就是
就是
没有,不好意思
退伍军人里也有不自学法律成功的
退伍军人里的军官如果高考不选择军校,随便哪一个考的院校都不是你这辈子能考上的,羡慕嫉妒恨吧!
另外,军队不收脑残——你这辈子是没机会了。
客气了,就是实习总结
财税牛逼,牛逼财税。你觉得丑老钟的水平咋样
不怎么样,自学就可以达到。法律看几遍书就行了,不需要教。理工科你自学试。。。
幼稚。最简单的证书,初中生就能自学。。
忍你很久了。觉得律师难做就赶紧转行,天天说初中生就能考,觉得理科难。做了这些年还是你这个熊样真给律师丢人,天天像个搅屎棍搞来搞去,恶心不?
忍你很久了。觉得律师难做就赶紧转行,天天说初中生就能考,觉得理科难。做了这些年还是你这个熊样真给律师丢人,天天像个搅屎棍搞来搞去,恶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