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1、司法部改革司法考试模式的决心和改革的目标要清晰的认识到,绝不仅仅是换个名字而已!某些培训老师一直说没变,真的低估了从司考到法考的改变,它从根本上变了,而且这种变化会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与时俱进的发生改变; 2、18年的考试,可以理解成为了主观题这个水池里蓄水,当时听柏浪涛说客观题容易过,其实容易过也就元年容易,因为要先给准备一批人到次年的主观,所以通过率高点,要不然将来没有空间操作,今年大家都没有怀疑错,除了那种非常全面优秀的考生,今年客观题就是难,难在哪里,难在那些自以为法考能够抓重点应付的心态,囫囵吞枣,复习不全面,说白了就像我自己这样子的考生,19年题目考的很基础,也很偏,更有甚者考眼力,为什么我认为考的很基础,在这里举个栗子!!!31号下午考了一道商法题,关于著作权归属的问题,出来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很多考生都是懵的,这很显然有约定从约定,合同自治优先,为什么会这么多人觉得不知所措,所谓难点都会,反而最基本的都不懂?一来可能是考试紧张,二来可能真的是法理基础太差,想用过去考司法考试的办法应付法考,估计不是太聪明的同学要悠着点了; 3、将来命题的趋势,主观题必须围绕难点重点考,考综合素质和法律运用能力,至于客观题,再考可以在主观题里考察的知识运用能力再考一遍,那还有啥意义?所以,未来可能客观题会腾出了很多空间,考察新法和偏门知识点,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法律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失之毫厘的错误,可能定别人这辈子的生死,法律考试作为第一道把关的工具,他正在发挥他的作用,客观顾及大而全,主观负责重点难点,主客观相一致,没有谁简单谁难,未来需要综合人才; 3、18年改革,考试资格留下了一大部分对法律或者对法律影响生活有向往的非法本学生,我就是其中之一,让非法本的考生参加,一来考试前的复习就是一次法律普及宣传,符合法治需要,二来,说的高大上点,是对理想的尊重,但是,让非法本的考不一定代表着让你过,尤其越往后,综合运用能力考察的加强,真不是三十个月能应付的,那些凭着套路侥幸过的,恭喜了,但是往后我们这些非法本的一定得注意复习的方法了,主流是为了考那些法本的考生,人家大学里别说认真不认真,对于那些名校的教授,辛苦背了四年,被你培训机构几个老师押题就押中了?这岂不是一种嘲讽? 4、培训机构良莠不齐,老师也差别很大,很多套路,口诀,不注重基础的教学方式,我认为往后很难应付考试。 |
最新评论
老师肯定不会说他没讲过,但是老师说他讲过那就好比,考试内容都在四大本里一样,没意义,其实我认为就今年的考试而言,回归本质,基础很关键,要说什么人容易过,那种在大学里辛勤耕读三四年的大学生会过,基础要扎实,至于那种一百天突击班的模式,如果再往下,考试继续变化,我认为效果有,但是不大,每个人基础也不一样,有些人二战三战了,效果因人而异,回归本初,法律是什么,是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学科,严谨当头,不得半点马虎。
深度挖掘的事,可以就在主观题里,说白了,主观题能逻辑清晰的考生,客观题再出相类似的题目等于白送分,所以索性客观题考的很基础,很全面,囫囵吞枣的应对策略,不太吃得开了。
跟你一样,今晚值班,还把之前的书拿出来翻了翻译,法考的学习过程,不知不觉成了生活的一种习惯,但不知道这种习惯是好是坏。
这个,不同意。
一本的,确实是强的。
二本,就不好说了。
学得好的,有,靠个人。
和非法本,其实,没啥区别。
有一点说的很对,现在机构老师的思路和出题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之前花大量心血所谓“119”“精粹”真的有点感觉白瞎了,根本就是乱枪打鸟
谢谢。
说都没用也不对,可能适合基础好的,但是19年很多很多机构出了应试客观题的突击背诵版,就有点歪了。
谢谢。
其实如果有一定基础,抱着所谓的四大本,不失为一种策略。
期待他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