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30多岁了,事业编制遇到天花板,单位核心骨干、业务能手,但却升迁无望,这些就是我在开始法考之前面临的困镜。我曾无数次幻想,如果万一政府部门裁员,我是否会成为被裁的对象。这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我没有任何关系,也不会溜须怕马。是的,我参加法考并不是为了一份工作,而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份备选的后路。 6月初,听到同事提起法考,突然发现不是法律专业也能参加法考,于是就报了名,开启了一段让自己骄傲一生的法考之旅。客观200+主观111,算是给这段旅程的一个交代。现在就谈谈我的经验,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1、坚定信心。 我相信很多人报名法考后不久就开始逐渐放弃了。我也动摇过,看到厚厚的一大堆书,听了几节大神的课,深奥难懂,简直要命,顿时打起退堂鼓。但是想起周围几位通过法考的朋友,信心就无比坚定。用他人来比较从而激发自己信心与斗志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他们毕业的学校和我差不多,工作能力也差不多,思维和表达甚至都不如我,他们能考出来,为什么我不行?每次动摇的时候,我都给自己提出这个问题。 2、执行计划。 我以前并不是一位执行力很强的人,所以在开始法考的时候,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我认为行之有效的办法:考试之前,按照自己购买的学习包统计了下,精讲和精粹大概有600节视频课程,每天一定要完成6节课以上。我是在职参加法考的,每天晚上6点到家,7点之前我妈和我老婆带着我小孩出去散步,我开始听课,这个规律基本雷打不动。晚上10点左右喝瓶红牛,直到坚持到6节课程看完,一般晚上12点左右睡觉。这个计划每天都要完成,不允许破例。因为你一旦破例一次,就很容易有第二次、第三次。 3、高效学习。 我曾经有过一次很失败的考研经历,备考1年多,最终却因为英语差1分没考上(这里必须谴责下安徽大学,不限制数量的让A区考生调剂进入复试,导致我最终无缘读研)。如今想来,当初1年多准备考研还不如3个月准备法考那么有效。这次法考,手机卸载了今日头条、微博、各类视频软件,戒了小说、游戏,平时除了看了微信消息及刷新几遍凤凰网、学法网,再无其他休闲。我知道有的朋友虽然早早的开始准备法考,但中途依然追剧,依然看看小说、电影,甚至聚餐。对于我这种容易分心的人来说,这些都是致命的行为:心如果散了,就难收回来了。 4、精挑细选。 对于60分万岁的职业资格考试,并不需要你有非常牢固的专业知识。所以怎么样选择法考老师很重要。有的老师把课程讲的很深,有的老师把课程讲的很全面,这些都是很好的老师。但于我而言,时间很宝贵,必须找到能吸引我的、能给我总结提炼的老师。于是,我试听了很多老师的课程,听不懂的换、不幽默的换、啰嗦的换,一定要找到适合的自己。通过这次考试,终于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因为不喜欢老师而不愿意学习。 虽然通过了法考,但是我并没有真正入门。没有法律专业基础,没有系统的全面学习,法考结束到现在很多知识已经忘的差不多了。我现在报名了电大法律本科,也许最近还会开始准备考法律硕士,希望有一天能真正成为一名法律人。 最后再提醒下,主观题考试历年真题非常重要,很多题目重复考!!! |
最新评论
瑞达
你好,去年法考180180,也就360,你考了400分?
他说的是司考年代,360及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