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法本,2008年毕业后进入银行工作,感觉离法律越来越远,仅靠着一个法律毕业生的执念参加着法考,08年、12年、16年、17年均报名参加了考试,但都没有认真复习,用爱人的话说“只买书,不看书“,考试成绩可想而知。18年,因为工作原因,想重新拾起法律,遂准备法考,一战客观182,主观107;19年继续主观,124。毕业11年后,作为法学生的我总算是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具体的经验和教训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1.充足的学习时间是保证。 我在学法网上看到很多的什么全职非法本自学三个月即通过司考或者法考等等,我想说的是,说这些话的人是疯子,而相信这些话的人是傻子。对于外行来说,学法律或者考法律就是背背法条、默写默写发条,但对于身在其中的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法考是事实的认识、分析、判断及法条的重现、组合、舍取等一系列的综合考察。不可否认,世界上有这么一类人,任何知识看一眼就能记住,记住了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运用,这些人被称为“天才”,但是我想,“天才”应该会在“天才”的领域发光发热,而法律属于人间,属于我们这些凡人。所以说,要想过法考,必须保证自己充足的学习时间,用来记忆知识点以及训练对知识点的使用。我微信群中通过的人,学习时间都在1500+小时以上,对于我而言,从2018年、2019年都是3月份开始学习,尽可能的克服工作、家庭的事情,保证周内每天3小时,周末每天6小时,当然可能是因为上了年龄,精力不济,可能学习效果比较差,年轻的考友们可以适当缩短一下每天的时间。 2.一往无前,不要被外界所打断。 说句实话,我感觉法考最难的地方应该是知识点多,备考的时间较长,很多人被磨损了锐气,在最后虽然人在学,但是在思想上其实已经放弃。我的经验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备考的过程一定要克服外部的干扰,至少要一直保持思想上的紧张感,否则,一旦松懈,将会很难再次进入到紧张状态。2018年,因肺炎入院半个月,2019年,因岳父家有事基本停止学习一个半月,两次都是基本上又花了近半个月才调整好状态,而且明显不如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所以大家一定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家事和开始的时间,保证能够一鼓作气,一口气一直冲到考试。 3.专业的培训班一定要参加。 很多法学生都想自学,在这里我套用老钟的一句话,法考,重者恒重,但那些是重点?需要从历届的考试中去总结、分析和提炼,对于我们考生而言,肯定是时间不够、资料不够、经验不够,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参加专业的培训班,听视频,看讲义。由于人各有不同,在这里我不推荐培训机构,只是简单的说说我的经历。 2018年和2019年我都参加的是同一个培训班,最崇拜的是韩心怡和杨帆老师,能够把人带入到课堂中去,能够吸引你按照老师的思路去记忆和思考,所以效果最好,且押题较准,2019年的主观题考试怡宝宝完全猜中,老钟讲课是啰嗦,但也正因为对重点知识点的重复,所以记忆可能比较牢固,徐金桂老师主管题的答题方法非常有用,光明教主不用说,知识点全面,答题方法其实可以使用于各类型的公文写作,且2019年主观题押中,李晗老师的公司法也是深入浅出,最后说一下杨雄老师,说句老实话,两年,我都没有听懂杨雄老师的刑诉在讲什么,但是讲义确实好,我利用上学时打下的一些基础(还算个好学生,没有忘完),自己讲他的讲义梳理了一个体系,并把他的讲义背诵了一遍....。应该说,我能通过法考,多亏了培训机构给力。最后再吐槽一下,培训机构的淘宝店客服服务态度真的需要进一步改进,实在是受不了他们的回复速度。 就说以上三点吧。文末感谢一下爱人、父母和孩子,有了他们的支持,我才能够有时间去学习,不管怎么说,证多不压身吗,哈哈! |
最新评论
说的太到位了!
越到临考感觉情绪越崩溃
我也是,战线拉太长也不太好
因为只听了瑞达的。感觉其他老师还好,杨雄老师确实不适合我,不知所云,最后被逼只能背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