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看到学法网上的好多小伙伴今年都通过了法考,欢喜雀跃的样子让我想起自己刚通过司法考试时的心情,一样激动不已,一样对律师行业充满信心和憧憬,然后毅然决然的踏进律师领域,殊不知,万里长征刚刚开启第一步。 距离上次在学法网发帖有一年了,翻了下自己的老帖,数量不多,从校园实习到实习律师再到执业律师,基本每年都会总结一下感悟。2021年的第一个月,也是我拿律师执业证的第二年,仍然是行业新人的我对于律师职业似乎又有了不同的认识,来学法网回顾一下执业一年多的经历,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也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互勉,交流学习。 说实话,这几年在北京吃了不少的苦,生活的苦、迷茫的苦,不多赘述,北漂的人都懂,除非家里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我自认为自己是幸运的,遇到一个非常好的团队,有一个特别优秀的老师,团队里其他律师也很优秀,为人也很好,这一年多来得到了充分的成长和锻炼。这一年也算有一点点小小的成绩,翻了一个再审案件,成功了一个不起诉,摘掉了一个涉黑案的帽子,成功调解了几个民事案件,大案、小案、刑案、民案,都有参与,都是经验的累积。从最初独立开庭战战兢兢到后来开庭逐渐渐入状态,从最初接待当事人无所适从,到后来镇定自若,这些看得见的成长是背后无数的汗水换来的。由于我们好多案件(特别是刑案)都是外地的,这一年会见、阅卷、开庭,跑了二三十个城市,一次,为了赶行程,早上4点多起床飞外地会见,凌晨三点返京,准备下午开庭...这样的工作节奏并不算例外,也基本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团队里其他律师也一样很拼,师父更是如此,所以自己也尽量不去喊累。但我很幸运自己能在这样一个团队,不想拼,不能吃苦,就没必要来北京。 这一年的收入相比工作量其实并不算特别高,到手有三十多点,因为有一些案件还未结算,也做了一些分文未收的案件,因为觉得案件空间比较大,比如那个去掉了涉黑帽子的案件。但对于这个收入,自己还算满足,起码比之前实习律师的时候好太多了,有自己的案子,也有团队的案子,这其中的成长带来的满足感远超过取得不错收入的喜悦。老师反复跟我讲过,做律师初期,不要太计较收入,只要你认认真真做案子,积累几年,收入会有质的飞跃。你会发现,第四五年的收入可能会比你前几年加起来都要多。我非常赞同,律师行业是一个非常注重经营和不断学习的行业,如果你能跟得上脚步,那么未来一定不会差,如果跟不上,那么可能一辈子碌碌无为,勉强温饱。所以做律师,毅力和耐力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有很多刚律师执业的小伙伴找我聊天,和我刚执业时一样的迷茫,不知道是该独立还是该跟着团队做授薪。授薪律师,觉得薪水不太高,一年下来可能到手收入也就十几万(北京的行情如此),做独立律师又会担心自己的案源不够,这是每一个刚执业的小伙伴会面临的问题。我当时也一样,面试了二十几家律所,把每一种类型的律所全部分析利弊,最后选择了现在的团队,我现在认为当初的选择非常正确。我在团队里属于半独立的律师吧,团队的案件有一定的费用,自己的案子扣除律所管理费剩下的全归自己,当然,还是要以团队的案子为主,我这一年也推掉了一些自己的小案子。我个人认为,执业初期,最好能跟着一个比较厉害的师父,技能是律师的武器,能跟着团队做一些大案要案,有一些拿得出手的业绩,这些业绩未来的价值远高于眼下一些小案子带来的利益。 先写到这,继续工作去了,随笔分享,大家不要介意文笔混乱,欢迎小伙伴留言交流,大家一起分享执业心得,希望我们在律师这条路上都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
最新评论
所大所小无所谓,重点是团队,带教老师,当然,大所遇到好师父的概率可能大些,但不绝对
没有任何资源背景,只是运气好一些,执业初期遇到了特别好的律师老师,愿意带着自己学习,师父在全国都算知名,所以自己学习成长的起点会比较高
就是自己投简历,各种渠道了解招聘信息,前期功课要做足
民事案子
没有没有,过奖了,地域也有关系,北京各方面压力也更大些
嗯,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模式,分人,我说的是针对大多数迷茫的小伙伴,不迷茫的早就想好自己适合什么了
北京那种大地方要什么学历啊
过奖了,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