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标题借用单位一领导离职前的朋友圈配字。 其12年前来到所属央企任办公室负责人,如今年近50,悻悻离开未提半格,非能力不足为人不佳,实属体制内有太多自身无能为力之事。人生有几个十二年,曾经又有多少抱负和梦想,如今即便感悟人生是否也有遗憾。 本人大学毕业后来此工作,晃晃悠悠已有8年,这份工作,离家近、年收目前有18,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每日无非推诿扯皮、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能说从没努力也绝不认为学到许多,曾经内心也会恐慌逐渐也慢慢变的麻木。 体制内工作越久,越能知晓自己能任职位的上限,而这个上限也一直在下调,曾经一直瞧不上的领导,有一天发现自己可也许还做不到他的位置,可悲。 今年学习法考,付出了很多,却也不知有何用处。一直都认为自己大学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核工程),因此荒废了学业。有时瞎想,如果高考填报志愿那天能重来过,我愿报考法学院,而后大城市留律所,拼他一把,不知是否比如今更好一点?是否仍不满足于当下? 如今一个选择横亘面前,主观成绩出来后如侥幸通过,是辞职做一名年薪3万的实习律师去冲一把,还是继续躺在体制内,初步判断走律师这条路想拿到目前的收入待遇,怎么也得十年八年,也不知真正干了 自己到底喜不喜欢。 患得患失,真是没出息了 ![]() ![]() |
最新评论
核工程专业,央企。开这个专业的学校屈指可数,就那几所传统名校,作者能考进去本身就说明很有实力。单位大概率中电投,中核,广核那几家吧。以你的专业,生产部门可能性更大一点吧,设计院?现场?不知道作者工程师一类的资质是否都考出来了,比如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等等。还有,你的年限应该可以评高工了吧。
言归正传,说说周边的情况,因为活多钱少压力大(加班多,没有晋升空间)这两年周围工作十年上下的资深设计人员跳槽的不少,还有做不下去转职能部门行政管理位的,亦或是轮岗借调去其他地方甚至能源局的,流失率很高,颇为感慨。这几年大环境如此,其实核电已经算好的了,前阵子听土建那边说,最近被约谈的某集团,与之相关的几家设计院没法干下去了,人员纷纷跳槽,所以一下子收到了海量的简历,民用项目也吃力啊。
听到有其他部门工程师考出法考后去做法务的,当然这么多年只听到过一例。也有默默考法考的设计人员,算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曾听说有做工程方面的专业人士转行做了律师,因为有专业优势,所以混的很好。
作者是理工类专业,知识产权类的证书考虑一下吗,毕竟科研重大专项类的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每年大量专利申请什么还是需要用到的。
考出证后,如果想执业,必须找律所交金,跟社保挂钩,那就意味着需要辞职,破釜沉舟了。现在不是十年前了,严打那种挂证的。曾经咨询过,说是需要自己抉择,是不是真想做律师,真想做就老老实实去律所实习一年去。实际得一年半左右。毕竟这段时间也很有用的,学习东西就在做实务的时候,最后考核需要十个案子。
作者估计差不多30了吧,如果是男生,那拼一下也挺好。女生的话,困难会更多一点,如果有决心毅力,也能办到。看你选择了。
还有你真的想读法学院的话,考虑考研吗,前阵子咨询过某政的老师,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含金量是一样的,搞得我也挺心动的,哈哈。
央企,个人觉得不算体制内,我知道我们这有人考到公安局去当公务员的。
总之,考了法考总是好的,说明还有追求,祝主观题通过,未来可期。
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的且期望值太高的人最好算了,混不太好的(下不了决心的原因也可能是对律师行业不熟悉所致)。
学法网的评论有温度。
厉害了,跟你分析的差不多,我在离家80km的核电站,今年正好30,技术处,提科级目测还得好几年,科级也就是30+ 而且再想往上走不去别的项目就很难了。主要是这种工作离开家,多赚十万八万也是没啥意思。
所以目前短期想法是成绩出来后找律所看看能不能做个兼职的律师助理,不要钱都行,了解下这个行业,时机成熟就辞职了
同时今年开始也在帮媳妇备战明年法考,边走边看吧
期望值就是能赚的跟体制内差不多就行,我不太了解律师这个行业,知道压力大、工作忙,所以不太清楚赚体制内同样的钱要付出多少
阁下应该是在设计院,也考了法考?
有道理,辞职也许会后悔,但不辞职等老了肯定会遗憾
我过了再店拨吧
是的 一毕业就在核电站了
核安工没考虑,注册公用设备类的尝试过,学的难受,大学学的就不好,没法考学的舒服;明年计划考个专代证,法硕从19年就报考了家这边非全日山大,340分不高,但法硕背诵压力大,也不知道非全日制有没有用,所有动力不足,如果真的有用就当作明年的目标了。
阁下应该是在设计院,也考了法考?
公务员严重不考虑了,现在就看看非全日制法硕吧,权当扩充交际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