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 收藏

美女生化博士在美国转型做律师的生活

律师路上 不顾一切爱上2014-12-26 收藏 : 2 查看 : 36475 评论 : 7

原创作者: 陈苏

文章来源: 嘉兴日报



  作为诉讼律师,都想庭辩,出头露面,但在美国,律师竞争激烈,律界历来是白人尤其是白人男人的领域。一次潇怡和上司上庭,结束后,他脱口而出:“打官司是男人的游戏。”看到潇怡,他连忙改口,“也是女人的游戏。”

  潇怡知道,作为一个外国人,庭辩确实不是她的强项。“我虽然也很想做庭辩,但不能说这是歧视或是排挤,我觉得是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能力来的,所以,我也做得很安心。”不过,并不是只有庭辩律师,才能获得业界认可和声望。美国很多案子都不上庭,庭外和解,尤其是专利案子,因其专业性,和解居多。

  律师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周一到周五,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潇怡几乎没有空暇,一周一般最多休息一天。

  潇怡最苦恼的是时间被工作束缚,无法兼顾工作和家庭,无法给家庭、孩子更多时间,“父母年纪渐大,也无法常常回国看他们。”

  潇怡也想多陪陪孩子,但身不由己。女儿她基本不管,小儿子也只是睡前和他说说话。家里都是先生照顾。她只能在假期、周末时,多花些时间陪家人。“虽然总体时间不多,但希望尽量多些有质量的时间,大家一起做点事情,去度假。”可是,“儿子出生以来,坐飞机的全家旅行一次都没有过,都是开车可到,说走就走,不需订机票和酒店的旅行,这是没办法的事。”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累,有难度,有遗憾,但潇怡乐在其中。“对我而言,从法律思维到法律写作到口辩能力,这些专门的技巧原来都没有,进法学院之后才开始培养。作为第二语言,作为理科生,这些我都不擅长,现在我依然不能很快就写个非常好的稿子,直接呈递到法院,但看到自己一天天在进步,特别欣慰。”

  【对话】

  潇怡成长七问

  记者:你生化博士毕业时考虑过回国吗?

  潇怡:到美国之后,读博士,又做博士后研究,挺适应美国生活,况且我先生也在美国,生活基本安定。我不能冒险做个未知的选择。

  记者:你出国后,有何变化?

  潇怡:我变化不大。出国时,我已经25岁,三观都形成了。在美国,生活和工作比较单纯。基本上能坚持做自己,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几年可能年纪大了,经历多了,也可能与生活单纯有关,心态更平和,不会大喜大悲,斤斤计较。

  记者:已经形成的三观,和美国文化有没有割裂感?能融入主流社会吗?

  潇怡:我的想法、个性,比较西化,和这边比较吻合,是平稳转折。美国人际关系很远,很客气,不会侵占你的生活。这种距离挺好的,但确实没有中国朋友的亲情感。这两种生活观,可以并存,各有利弊。我的美国朋友,大多数是工作学习时认识的,“相敬如宾”。我和华人朋友一起活动多些,知己多是华人。

  主流社会很难定义。我在美国公司上班,我绝大部分时间是和美国人打交道,你说我融入了吗?算吧。但他们看比赛,去教堂,我不信教,也不大喜欢体育。我很喜欢登山野营,会和美国朋友去玩,和他们没有割裂感。毕竟我的生活是分几块的。

  记者:你工作这么忙,为什么还做一中北美校友会副会长?你们都有什么活动?

  潇怡:校友会成立一年多,通过微信,由几个热心校友发起,主要为新来校友提供帮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把大家联系在一起,生活、工作上多交流,也可以交些朋友,互相帮助。

  我负责洛杉矶。其实我也只是挑个头,主动些,搞点活动。我在这边时间长,几个比较谈得来的校友一起做,我当然要支持。大家一起玩,这不是压力,是开心的事。

  况且,我初来美国时,得到很多师兄师姐的帮助。一路走来,遇到很多热心人,你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回馈人家。要不要关心人、帮助人,是将心比心,大家对这段留学经历感同身受,尤其还有家乡人的亲情在里面。

  我们组织登山、聚餐等,除此,我们还在微信上开了十几个群:职场指导、诗词欣赏、吃喝玩乐等。把大家联系在一起,也提供些资源,对新来的校友,很有帮助。

  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北美,也包括在家乡的校友。我们在报纸上看到嘉兴有个校友的女儿得了脑肌瘤,在上海开刀没有除尽,就在北美咨询专家,找专家会诊,包括筹款,正在进行。

  记者:你们成立的美嘉国际咨询公司是公益的吗?

  潇怡:校友会会长回母校嘉兴一中访问,发现出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有需求。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法律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我们校友中有些在北美大学任教,或者有留学咨询经验,经师长提议,今年五六月,我们几个校友成立了这个公司。主要利用我们的留学经验和资源,提供些实在的服务,为要留学的校友,量身打造最适合的留学规划以及生活、学习、求职的后续服务,但不是公益的。

  记者:在国外最重要的是什么?

  潇怡:做想做的事,这一点最重要。

  不光是工作,生活上也是。别人的生活也许看着很精彩,但不一定是你想要的。问自己的内心,你到底想要什么,就会做得很安心,活得很实在。

  记者:做想做的,其实不容易,留学生毫无根基,很多人会选择更容易生存的路。

  潇怡:找更容易生存的路,并不一定就不是他想要的,毕竟还是会找到热情和激情。若你只是工作,而不是事业,那没关系,但你在一个工作上花很多时间,如果不喜欢是走不远的。我确实很幸运,能够转一下。做科研我很喜欢,但人的兴趣会变化,我能追寻我的兴趣,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转一下需要勇气)对,我对自己挺有信心。点击查看更多律师路上精彩文章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律师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12
12

赞一个

刚表态过的朋友 (12 人)

已有7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323305227 2014-12-26 11:50
总的来说,法律环境相对还是比国内要好一些吧,个人感觉。
引用 lfl5901 2014-12-26 13:47
有勇气兼具头脑聪明
引用 lovezhengjie 2014-12-26 14:11
为了我爱的人,我也要加油  !
引用 nj666 2014-12-28 20:10
好厉害   

乌镇美女  


引用 lilyzeng825 2014-12-30 10:59
学习的榜样。为自己加油,只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引用 lilyzeng825 2014-12-30 11:04
学法网真的很好,每次松懈了,想放弃了,来这逛逛总能找到新的能量让自己支撑下去。
引用 shan441059395 2015-1-4 16:56
·参考别人的人生,走出自己的旅程!

相关阅读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签名!
  • 449文章
  • 0收听
  • 2099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