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法网网友“未未未”提问: 即将毕业,签了南方二线城市的企业法务,转正后月薪6K,但之后又过了北方二线城市基层法院民庭笔试,排名靠前,报了面试班。男生,硕士,92年。家境一般,个人向往奋斗之后有收获且相对自由的生活,无论干什么,之后都是要回归律所的,求大家帮我分析分析选择二者的利弊,万分感谢! 二、学法网网友精彩回复: 1、学法网会员“就这一次” 男的宁可去搬砖,女的宁可去站街;也绝不去法院,几点理由,如下: (1)好多学法网网友会说先做法官再出来做律师资源会多一点,其实未必!这次司法改革是场不彻底的改革,法官只有义务,暂时没发现有什么权利;许多根本性的制度问题没有触及。外人看起来是资源,可如果你不是庭长、副院长,这资源你敢动用吗?对方当事人、律师可不是吃素的。你秉承庭长的旨意,或者帮朋友办了一点事情,你怎么知道对方当事人的眼镜、扣子、车钥匙不是高清摄像机?你敢和当事人吃一顿饭,另一方当事人就可能动用私人侦探把你给拍了,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当然,你会说,我不贪总没事吧,可是庭长交待的事你敢不办?甚至于,你办案程序和结果完全正确;碰到会闹的当事人,完全可以把你闹到监狱里去!为了几千大洋的工资,干这种高风险的职业实在不划算。学法网微信号(xuefa5)法律人必备! (2)还有,你进去可不是法官。你进去先一年试用期,然后转正;转正之后两年书记员,书记员之后你们院长给你上报,参加省高院的培训,才能任命成助审。这中间有两点你要注意: A、每个时间节点你不一定能够衔接上,每个节点一耽误就是一年; B、我说的这个流程是原来的流程,现在准备实行员额制;什么叫作员额制呢?就是一个院里的法官数是有指标的,换句话说叫作定岗定编:院长、副院长、庭长虽然不审案,肯定得有法官员额吧;现在干活的都是80后,人家服务七八年了,也不能亏待吧;你90后就好好等等吧。七八年后,同学聚会,你会发现别人都已经是副科甚至正科了,没从政的也是开着奔驰宝马,你拿着几千块钱的工资说不定连个审判资格还没混上。 (3)法官也是学不到任何业务。现在庭分得很细,比如说你在民几,就是专管交通事故的,或者另一个庭是专管合同纠纷的;面非常窄。 2、学法网会员“franklysr” 其实企业法务和法官,如果与律师相比,前两者就差不多了。都是坐班、领工资,没激情。企业法务目前的工资稍高点,法官今后的可利用的资源会多一些。看你今后想在那里发展了吧。 3、 学法网会员“liusage” 法官嘛。。多年以后说不定哪天就突然被抓了,,说是当面干了个啥事。。脑袋别裤腰带的事情也不是不能干,关键是钱也不咋地啊。还有,我当年差点干法院的合同制书记员。。。你才25岁,还年轻,,可以多看看。。。我现在比较后悔的就是当时还是太谨慎了。。如果毕业那会铁了心出个国啥的,,现在不知道咋样呢。。 4、学法网会员“只争一年” 离开法院已4年,没有后悔过。。。点击查看更多律师路上精彩文章,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法律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
最新评论
感同身受,离开法院已4年,没有后悔过。。。
都是坐班、领工资,没激情。企业法务目前的工资稍高点,法官今后的可利用的资源会多一些。
看你今后想在那里发展了吧
法官资源多一点?未必!这次司法改革是场不彻底的改革,法官只有义务,暂时没发现有什么权利;许多根本性的制度问题没有触及。外人看起来是资源,可如果你不是庭长、副院长,这资源你敢动用吗?对方当事人、律师可不是吃素的。你秉承庭长的旨意,或者帮朋友办了一点事情,你怎么知道对方当事人的眼镜、扣子、车钥匙不是高清摄像机?你敢和当事人吃一顿饭,另一方当事人就可能动用私人侦探把你给拍了,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当然,你会说,我不贪总没事吧,可是庭长交待的事你敢不办?
甚至于,你办案程序和结果完全正确;碰到会闹的当事人,完全可以把你闹到监狱里去!为了几千大洋的工资,干这种高风险的职业实在不划算。
所谓的资源,不仅限于你认为“能办成事的资源”,也包括“能吸引当事人的资源”。
毕竟你也承认,当事人有时宁可相信法院门口的保安
在现实中很多当事人看来,“做过法官的律师”,就比“做过公司法务的律师”有优势。
这个口会越收越紧的。从香港政改方案被否决来看,ZG近期无搞民主宪政的意思,甚至连在一个七百万人口的小岛上试试都绝不让步。既然在自下而上的民主上不让步,就只能加强自上而下的监察统治了。你说的先作法官再作律师,这几年确实有优势,可随着统治的强化,以后连退休法官出门买菜先迈哪只脚都会规定,何况你一个作过法官的律师。
我年纪还小,也没有那自律性,要是不上班的话,时间久了,就废了。
北方那个城市是母校,比较熟悉,还是希望能进法院,锻炼几年吧,之前找了几家律所,工资低也学不到什么,被人晾着滋味不好受。法院能好点,各种类型的案子都能接触、锻炼。不过这也只是我现在的想法,正好碰上法院改革了,不知道对不对。
就这一次哥,您的观点还是比较激进的,小弟也非常感谢您的指点。现在看来,为了进法院的民庭,自己也付出了不少努力,还是希望能进去,不为别的,也为人生多了一次很好的体验。
虽然您从法院出来了,但是我觉得在法院的这几年,为实践以及人脉都打下了一些基础吧?毕竟在北方,我的同学很多都考进法检,民众里官本位思想也很重。
同学很多都进了法检,而且自己的社会关系也都在北方,还是希望能去法院锻炼自己的,这几年这个基层法院阴盛阳衰,法院流失严重,再这么下去,真的玩完儿了。
刘哥好,
呵呵,你进去可不是法官。你进去先一年试用期,然后转正;转正之后两年书记员,书记员之后你们院长给你上报,参加省高院的培训,才能任命成助审。这中间有两点你要注意:1、每个时间节点你不一定能够衔接上,每个节点一耽误就是一年;2、我说的这个流程是原来的流程,现在准备实行员额制;什么叫作员额制呢?就是一个院里的法官数是有指标的,换句话说叫作定岗定编:院长、副院长、庭长虽然不审案,肯定得有法官员额吧;现在干活的都是80后,人家服务七八年了,也不能亏待吧;你90后就好好等等吧。七八年后,同学聚会,你会发现别人都已经是副科甚至正科了,没从政的也是开着奔驰宝马,你拿着几千块钱的工资说不定连个审判资格还没混上。
我当年差点干合同制书记员。。。
25岁还年轻,,可以多看看。。。
我现在比较后悔的就是当时还是太谨慎了。。如果毕业那会铁了心出个国啥的,,现在不知道咋样呢。。
之前也想去律所,但是好的大所没有回复,小所去了之后也是打杂,有的甚至没工资,我感觉我去这种律所,三年之内几乎没啥发展,热情与动力也会消磨没了。企业法务也挺好,但就怕去了之后审合同,能干的太少。总之,确实很纠结。